谢池春·壮岁从戎创作背景
《谢池春·壮岁从戎》是南宋词人陆游的一首词。上片追昔,回忆年轻时驻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军旅生涯,洋溢着作者青年时代飞扬的意气和爱国的情怀;下片伤今,词人渴望收复被金人占领的中原故地,但空有满腔热血,却无处施展,只得寄情山水,为虚掷光阴而感叹,字里行间充满了失落。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失望。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词人任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的干办公事兼检法官。但到了十月,王炎被召还,幕府遭解散,词人转任成都。宣抚司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是当时西北前线的军事要地。在这里任职,词人有机会到前线参加一些军事活动,这符合他报效祖国、收复失地的的心愿。因而这不到一年的南郑生活,成了他一生中最为怀念的时光,这首词便是词人为追怀这段经历而作。
谢池春·壮岁从戎: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5837.html
陆游: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html
注释
①“谢池春”:词牌名,又名“风中柳”、“玉莲花”等。
②“虏”: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蔑视的称呼。
③“阵云”: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层。
④“狼烟”:烽火。古代边疆烧狼粪生烟以报警,所以称狼烟。
⑤“戍”:守边的意思。
⑥“儒冠”:儒生冠帽,后来指儒生。
⑦“流年”:流逝的岁月,年华。
白话译文
壮年从军,曾经有一口气吞下敌人的豪迈气魄。浓重的云层高挂在天上。原来是烽火狼烟点着了。红润的面庞、头发乌黑(的年轻人),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讥笑自古以来的儒生大多耽误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梦想已经破灭,却只能在吴楚大地上泛一叶扁舟。漫自悲歌,伤心地凭吊古人。烟波浩渺无际,边关到底在何处?感叹年华又被虚度了。
作者陆游资料

陆游的诗词全集_陆游的诗集大全,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 查看详情>>
陆游古诗词作品: 《雨夜排闷》 《示子聿·易传三圣至仲尼》 《山园·山园寂寂闭春风》 《贫甚戏·俸禄无余退即耕》 《哀郢·远接商周祚最长》 《熏蚊效宛陵先生体》 《遣兴·绿发凋零白发多》 《蔬圃绝句·瓦叠浮屠盆作池》 《舍西夕望》 《春夜·寂寂春将暮》
古诗《谢池春·壮岁从戎》的名句翻译赏析
-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 - 陆游 - - 《谢池春·壮岁从戎》
-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 - - 陆游 - - 《谢池春·壮岁从戎》
-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 - 陆游 - - 《谢池春·壮岁从戎》
-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 - - 陆游 - - 《谢池春·壮岁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