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带酒冲山雨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出自:南歌子·带酒冲山雨 更新时间:2017-11-01

注释

①南歌子:词牌名,又名《南柯子》、《春宵曲》、《风蝶令》、《望秦川》、《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恨春宵》。《金奁集》入“仙吕宫”,廿六字,三平韵。例用对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谓之“双调”。首二句对偶,与平起五律颈联相同。

②冲:冒着。

③和(hé)衣:不脱衣服而睡。

④天明:天亮。

⑤栩(xǔ)然:欢乐畅快的样子。

⑥老去:引申为老年;晚年。

⑦求田问舍: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⑧自爱:自己喜爱。

⑨免泥:因沙路,故无泥。

白话译文

带着酒意冒着山雨,盖足外衣睡足晚晴。酣眠中,竟然不知钟鼓已报天明。我在梦里分明化作蝴蝶,感觉一身轻松。

年纪老大,才华消退,返乡之思,无法确定。置地买房的小家子气,必会受到豪杰、英雄的嘲讽。我还是喜爱在湖边无泥的沙路上,缓步徐行。

南歌子·带酒冲山雨: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102.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本诗作者描写自己老来一事无成,并无大志,只想求田问舍置产安居,即使被一般英雄豪杰所取笑也毫不在意,自己就是偏爱在那没有泥泞的湖边沙路上,随意地散步行走。湖边沙路无泥,信步漫游,轻松舒适。

上片描写旅途中冒雨赶路的辛劳以及归来后歇宿的情景。开头两句的叙述,除了写出天气变化,表示人已归来(由“钟鼓”所示)之外,主要是从侧面表现出旅途的极度疲劳。作者还写到他夜里或清晨做了一个梦:“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这显然是用典,而不是梦境的实录。其用意可能有两点:一是表示行旅生活(虽然是短暂的)结束后的一身轻松,二是表示自己具有源于老庄的淡泊功名的意识,因为庄周梦中化为蝴蝶,物我不分,是意味着超然物外的。

下片着重抒写归来后的牢骚情绪以及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情。“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这两句反用或借用前人诗意,集中抒发了内心的不平和牢骚。但接着笔锋一转:“求田问舍笑豪英”。“求田问舍”,这一典故用来比喻辞官归隐;“笑豪英”,是说为英雄豪杰所耻笑,因为退隐等于放弃自己早年立下的报国的壮志。所以这句写出了作者进退两难的心情,尔后苏轼在诗词中反复抒写这种情绪,表现了他对仕途和人生的一种文化思考,凤翔之作仅仅是初露端倪。末句说“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是因为凤翔有东湖的缘故,这是承上“归来”二字而言,又与开头写人、马在雨水泥泞中艰难跋涉的情景相呼应,表现出此次行役归来后轻松、欣慰的心情。

这首词有两个不同的特点:(一)有较多的叙事成分。如上片差不多都是叙事,与前两首重在描写与抒情不同。以现代的文学眼光来看,词体几乎是清一色的抒情诗,但这不是说不允许有叙事的成分,其实词中所谓的叙事也带有抒情性,借用古人的话来说,叫做“即事寓情”(见刘大槐《论文偶记》)。(二)较多地运用典故。词中用典,虽不自苏轼始,而用典频率较高,苏轼是始作俑者。这首令词语典、事典就用了四个。从总体上说,诗词作品中用典是一种艺术,如能运用得当,可以增加作品的思想容量,又可以使其显得典雅含蓄。

全词意境清朗空明,语言俊爽奇拔。不经意写来,意到语工,表现了作者归隐田园的志向。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 《万州太守高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 《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 《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 《东新桥·群鲸贯铁索》 《别子由·两翁归隐非难事》 《佳语·纤手搓来玉数寻》 《次韵僧潜见赠》 《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 《读孟郊诗·夜读孟郊诗

《南歌子·带酒冲山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