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咏橘创作背景
《浣溪沙·咏橘》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者借咏橘之题材以抒发自己清新高洁之性情。上片借写菊与荷经受不住寒霜的摧残,写出橘树耐寒的品性和它在尾前屋后生长的繁盛景况。下片写出品尝新橘的情状和橘果的清香,一个‘“惊”字,一个“怯”字,用得十分巧妙精当,颇能传出品尝者的神态,结句更以“三日手犹香”来夸张、突出橘果之香。全词描绘细致,形神兼备,饱有余味。
这首《浣溪沙》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作者品尝香橘有感而作此词。
浣溪沙·咏橘: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341.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注释
⑴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双调,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⑵一夜霜:橘经霜之后,颜色开始变黄而味道也更美。白居易《拣贡橘书情》:“琼浆气味得霜成。”
⑶新苞:指新橘。
⑷青黄:指橘子,橘子成熟时,果皮由青色逐渐变成金黄色。屈原《橘颂》“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⑸“香雾”二句:宋韩彦直《橘录》卷上《真柑》:“真柑在品类中最贵可珍······始霜之旦,园丁采以献,风味照座,擘之则香雾噀人。”噀(xùn),喷。半破,指刚刚剥开橘皮。清泉,喻橘汁。
⑹吴姬:吴地美女。
白话译文
一夜霜冻过后,菊花凋残,荷花枯萎,而新橘和绿叶相映衬,光亮照眼,竹篱茅舍掩映在青黄相间的橘林之间。
刚刚剥开橘子,芳香的水雾喷洒出来让人惊喜不已;带着几分胆怯楞尝新橘,甜中带酸的汁水在齿颊间如清泉流过,使人格外欣喜。江南女子的手剥橘后三日还有香味。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和陶饮酒·二豪诋醉客》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皇太后阁·闵楚遗风万古情》 《与正辅游香积寺》 《皇太后阁·露簟琴书冷》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 《渔家傲·皎皎牵牛河汉女》 《归蜀·万里却来日》 《满庭芳·三十三年,飘流江海》
古诗《浣溪沙·咏橘》的名句翻译赏析
-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 - 苏轼 - - 《浣溪沙·咏橘》
-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 - 苏轼 - - 《浣溪沙·咏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