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创作背景
《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送别词。该词上片写苏轼在送别宴会上与友人对饮的场景,下片写离别时的惆怅和依依不舍之情,该词采用拟人、用典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表达出了苏轼与友人真挚的友情。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杭州知州杨绘入为翰林学士,该词是苏轼在送别杨绘的宴会上时所作。
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353.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注释
⑴劝金船:词牌名,一作《泛金船》,杨绘自度曲。此调有不同渚格体,俱为双调。上、下片各八句,共八十八字。上下片第一、二、三、四、六、八句押韵,均用仄声韵。
⑵多情客:指苏轼自身及杨绘。
⑶杯行到手:古代有曲水流杯的习俗,宾主环绕水流而坐,杯随流水行到人的面前,则此人饮酒。
⑷公道:公平合理。
⑸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⑹小字更书年月:小字,小楷。更书年月,指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载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⑺茂林修竹: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出自《兰亭集序》中语。
⑻永和节:指王羲之永和年间在兰亭集会。永和,东晋穆帝年号。
⑼纤纤素手:源于《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这里形容“素手”。
⑽咽(yè):呜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⑾轻别:以离别为轻,意为不把离别当作一回事。
⑿玉堂金阙:玉堂,官署名,侍中有玉堂署,宋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这里专指翰林。金阙,帝王的宫阙。
⒀华发:花白的头发。
白话译文
流水多情,客人也多情,劝我饮酒,如同似曾相识一般。杯行到手可不要推辞,这样的公道事是很难得的。弯曲的水道上,用小楷书写年月。还面对着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像当年王羲之永和年间在兰亭集会一样。
歌女抬起那籍雪一般白净而又纤细柔嫩的双手,笑着将秋天的鲜花插入了花瓶。在宴会上可别责怪她唱出了呜呜咽咽的歌声,这还算是未把离别当作一回事呢。这次一去,要看一看所有辉煌的殿堂。要问哪一年再来相聚,怕是人都老了。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忆江南寄纯如·人在画屏中住》 《塔前古桧·当年双桧是双音》 《横池·明月入我池》 《蝶恋花·一颗樱桃樊素口》 《寄诗·今日江头天色恶》 《武昌西山》 《菩萨蛮·玉笙不受朱唇暖》 《南乡子·未倦长卿游》 《陈季常见过·送君四十里》 《好事近·黄州送君猷》
古诗《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的名句翻译赏析
- 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 - 苏轼 - - 《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
-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 - - 苏轼 - - 《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
- 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 - 苏轼 - - 《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
-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 - - 苏轼 - - 《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