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引·感旧注释译文
注释
1、平时:年年或经常。
2、莲汤:亦名莲花汤。为明皇沐池;海棠汤为贵妃沐池,均在华清池内,统称为华清池。
3、玉甃:玉石砌成的井壁,指沐池。
4、琼梁:色泽晶莹的柱梁,指华丽的宫殿。
5、五家:指杨贵妃亲眷。
6、翠华:天子仪仗中以翠鸟羽毛为装饰的旗帜、车盖,代指明皇。
7、掩:覆盖、关闭。
8、烟树:云烟缭绕的树木。
9、缭墙:藤条盘绕的围墙。
白话译文
华清宫金碧辉煌华丽夺目,玉砌成的沐池晶莹剔透。(明皇与贵妃)年年来到这里洗沐享受,那场面真叫壮观:贵妃的亲眷前呼后拥如流水,用珠宝组成的陪行饰物铺天盖地。
可叹啊,翠华一去,繁华不再。华丽的宫殿已成为断瓦残桓,珠光宝气的双人床早已被灰尘覆盖。留下的只有苍翠的老树。清夜的明月高悬空中,依然照着藤条环绕的围墙。
华清引·感旧: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370.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华清引》词牌名为苏轼首创,因词赋华清旧事而得名。
方床有方正之义,故君主用方床也。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翠华是为天子之旗,象征天子车架的华盖,可是这翠华十里,至此华清池上,谁还记得起这方床之治呢?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雪后书北台壁·城头初日始翻鸦》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吴王池馆遍重城》 《七绝·三年京国厌藜蒿》 《次韵代留别》 《讲武台南有感此诗为黄庭坚作》 《食槟榔·月照无枝林》 《和吴安持使者迎驾》 《和张昌言喜雨》 《莘老葺天庆观小园有亭北向道士山宗说乞名与》 《千秋岁·次韵少游》
古诗《华清引·感旧》的名句翻译赏析
- 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 - - 苏轼 - - 《华清引·感旧》
- 平时十月幸兰汤。玉甃琼梁。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 - - 苏轼 - - 《华清引·感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