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赏析
此词上片前二句“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写离别前的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是谁吹起了优美的笛曲,将人从梦中惊醒。从“惊破”一词来看,对梦被惊醒似有怨恨之意。夜听名曲,本是赏心乐事,却引起了怨恨;而一旦梦醒,离愁就随之袭来,可见是个好梦。后二句“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描述了这样的情景:推开窗户,不知是要追寻那悠扬的笛声,还是要寻回梦中的欢愉,只见江天茫茫,空荡荡的天上,挂著一弯孤单的新月,凄冷地望著人间。江天之际,迷迷蒙蒙、混混沌沌,那是被愁闷化作的烟雾塞满了。
下片遥想“明日”分别的情景。“欲去又还不去”,道了千万声珍重,但迟迟没有成行。二月春深,将是“落花飞絮”的时节,景象凄迷,那时别情更使人黯然。“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设想离别的人终于走了,船儿离开江岸渐渐西去。送别的人站立江边,引颈远望,不愿离开,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着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有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结束全词,分外含蓄隽永。词所谓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谓作此词的第二日开船,须作稍微宽泛的理解。诗集送柳子玉诗称“先生官罢乘风去”之后,复数有游宴之事,子玉始成行,可参。
通观全词,没有写一句惜别的话,没有强烈激切的抒情。将情感融入景物,此词上片写送别情景,以景色作为笛声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氛围。下片运用叠句造境传情,想象次日分别的情景,大大扩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如此虚实结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使读者受到极强的艺术感染这是本词的艺术魅力所在。在众多的景物之中,又挑出一二件,直接赋予它们生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所有的自然物都生气勃勃,整个艺术画面都活跃起来,这是本词的艺术特色。上片用“愁”写烟,使新月也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下片用“送”状柳絮,使之与东去的流水对比而生情。而“愁烟”和“飞絮”在形态上又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飘忽不定、迷迷蒙蒙的自然物;它们轻虚空灵,似乎毫无重量,不可捕捉,但又能无限扩散,弥漫整个宇宙,用它们象征人世的漂泊不定,传达出迷蒙怅惘、拂之不去的眷恋之情,那是再妙不过的了。但作者似乎是随手占来,毫不费力,只道眼前所见,显得极其自然。这正是词人的高超之处。
此词上片写送别情景,以景色作为笛声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氛围;下片运用叠句造境传情,想象来日分别的情景,大大扩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全词虚实结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594.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对钱塘江风光和长官诗才的赞赏,下片借当前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送旧迎新时难堪的情绪。全词采用用典的写作手法,有对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物的评价,更有细致的心理刻画,言简而意长,表现出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杭州知州陈襄罢任,新任知州杨绘正在赴杭州途中,杭州官妓前往苏州迎接杨绘,苏轼作该词描绘迎接的场面。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鹿鸣宴·连骑匆匆画鼓喧》 《戏子由·宛丘先生长如丘》 《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 《初秋寄子由》 《甘露泉·阶下有龙潭》 《戏赠一绝·即聚伏波米》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 《题沈氏天隐楼》 《初入庐山·自昔怀清赏》 《次韵陈履常张公龙潭》
古诗《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的名句翻译赏析
-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 - 苏轼 - -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 - 苏轼 - -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 赏析 - - 苏轼
- 古诗《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西江月·梅花》-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鹧鸪天·佳人》-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赏析 - - 苏轼
- 古诗《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 -赏析 -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