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江神河伯两醯鸡赏析
在第五首中,作者再次抒发观潮所得的感想,这首是组诗的最后一章,诗人纯从想象落笔。前两句:“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似霓。”是由观潮想到《庄子·秋水》所写河伯“望洋兴叹”这个故事。“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不见涯涘。”河伯自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等到他东行至海,着到汪洋浩瀚的大海涛澜,这才向海神表示自己的渺小。江神倘若东临大海,也会有同样的感受。长江大河也都有潮头。诗人表示如以江河的潮水,和这样雄伟的海潮威势相比,那么江神河伯就像小小醯鸡(即蛾蚋),是微不足道的。海若从东方驾潮而来,潮水喷吐,就像虹霓一样,映着中秋的月色,这怒潮就更为壮观。诗人这种来自看潮以后的观感,虽然是以神奇想象的笔思写出来的,但也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后两句:“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诗人感到如此威势巨大的潮水,要把它压低下来,使之为人民造福,是非常不易的。诗中说,倘若能得到当年夫差穿着水犀之甲的猛士,用上钱武肃王(钱镠)射潮的三千强弩,把它射服就范,兴许是个好事。
“安得”两字,表明诗人的愿望,也是诗人的想象。这两句把两个历史故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水犀手”的故事,出自《国语·越语》:“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因而战胜了越国,成为一时的霸主。射潮的故事,出自孙光宪《北梦琐言》的记载:吴越王钱镠,在建筑捍海塘的时候,为汹涌的怒潮所阻,版筑无成。后来钱王下令,造了三千劲箭,在叠雪楼命水犀军驾五百强弩,猛射潮头,迫使潮水趋向西陵而去,终于建成了海塘。这故事虽近神话,但说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诗人把夫差水犀军和钱王射潮两件事融为一体,虽然引用上稍有出入,但设想是颇为神奇的。诗人为官杭州,也曾在西湖中建成苏堤,拦阻湖西群山涧壑注入西湖之水,或使停蓄、或使宣泄,使之造福杭州民众。这说明诗人也重视兴修水利,只不过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好大喜功、害多利少罢了。
这组看潮绝句,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有意到笔随之妙。在运笔方面,有实写,有虚写;有感慨,有议论;有想象,有愿望。淋漓恣肆,不落常轨,体现出苏轼诗在风格上英爽豪迈的特色。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江神河伯两醯鸡: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648.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初到黄州》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作者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苏轼初到黄州时的复杂矛盾的心绪。有自嘲自伤,有对权势者的嘲笑,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发现美,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一贯的豁达、乐观。
苏轼因被御史中丞李定及舒亶、何正臣等人诬陷,于1079年(元丰二年)八月十八日被押赴台狱勘问(即“乌台诗案”),历时一百三十日,十二月二十八日获释出狱,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第二年正月初一离开京师,四日至陈州,二十日至岐亭,二月一日至黄州贬所,寓居定惠院,随僧蔬食。此诗作于初抵黄州时。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吊李台卿·我初未识君》 《占春芳·红杏了》 《游虎丘绝句·青盖红旗映玉山》 《菩萨蛮·天怜豪俊腰金晚》 《寄蕲簟与蒲传正》 《次韵王震·携文过我治平间》 《偶于龙井辨才处得歙砚甚奇作小诗》 《书双竹湛师房·我本江湖一钓舟》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
古诗《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江神河伯两醯鸡》的名句翻译赏析
-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 - 苏轼 - -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江神河伯两醯鸡》
-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 - 苏轼 - -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江神河伯两醯鸡》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江神河伯两醯鸡》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江神河伯两醯鸡》- - 赏析 - - 苏轼
- 古诗《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江神河伯两醯鸡》- -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江神河伯两醯鸡》- -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傅尧俞济源草堂》-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 -鉴赏 - - 苏轼
- 古诗《寒食雨·春江欲入户》- -注释译文 -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