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赏析
其时三人已来到了寺前,故第二首方始入题写游寺。一二联描写寺景。首联概写。众人驻足观赏,故曰“足未移”,而脚下之路却逶迤盘陀,早已绕过了西菩山腰,因说“路转山腰”。这时,对大自然的奇妙美景一向有敏锐观察力的诗人,于俯仰之间,已经发现了西菩寺内、外的奇景:“水清石瘦便能奇”。颔联便分写水、石奇境。《於潜图经》云:“寺前有东西两山,或有云晦,遥望如岭焉”,《咸淳临安志》曰:“明智寺中,有清凉池、明月池”,寺景所奇便在此二山、二池上。诗人如此描写:先承“石瘦”写两山:“白云自占东西岭”。两峰屹然,直插云霄,白云浪涌,时掩峰顶,其情景便仿佛是那白云自己占据了东、西二岭。又承“水清”写二池:“明月谁分上下池”。天已向晚,一轮明月早已钻出了云缝,它一视同仁,不分上下,使两池共婵娟,而池水清澈,漾出了一双月影。在这两联中,诗人将他诗家的眼光所捕捉到的景物特点,以奇特的想象和灵动的笔致,加以渲染,便使那客观景物染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情态逼真,奇趣横生,生动地展现了西菩寺的无限奇妙风光。
颈联的描写,又变换了手法。诗人在游目庭院、田野时,看见了累累秋实:初熟的小米、高粱,半熟的柑和桔,就重研丹青,为它们分别抹上了黑、黄、朱、绿四种较实物更为浓艳而鲜明的色彩,绘成了一幅色泽斑斓的秋色图。入胜境而观奇景、美景,诗人的游览之乐于此时便达到了极点,尾联便直说其乐:人生这种登山临水、探奇访胜之乐,是要由老天爷踢给的,可千万别让小儿辈们随随便便得知个中消息。方其时,诗人似乎已全然忘却了胸中深藏的许多烦恼了,实则非也。“天赋”已暗兜“天教”,分明有慨;而“莫遣”句,出自《晋书·王羲之传》诗人之意为:自己的探胜幽趣,如果让儿辈们知道,也会遭到非议,使人败兴。虽有这种言外之意在,又妙在比前首更为含蓄。
在艺术上,二诗于随意吐属、一气奔放之中,又属对精妙,格律精严,用毛、方二古人之典以切毛令、方尉之姓,毫无着力之痕,堪谓挥洒自如与意匠经营融合无迹的佳构。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679.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纵笔三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反映了苏轼晚年落荒艰苦的生活与乐观豁达的心境,从中亦可看出作者和儋州人民的密切关系。第一首诗以达观的态度自嘲衰老,第二首诗以恬淡的笔墨描写处境的寂寞,第三首诗反映诗人和儋州人民的深厚感情。组诗笔调恬适闲远,情韵俱佳,充分体现了作者超旷闲逸的心境与诗境。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大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贬所再贬儋州(治所在今广东儋县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时已64岁,且病魔缠身,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此年岁末,作《纵笔三首》。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宿致斋·江湖流落岂关天》 《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 《挽诗·挥手东门别》 《一斛珠·醉醒醒醉》 《梅花十绝·洗尽铅华见雪肌》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和陶杂诗·南荣晚闻道》 《柏石图诗·陈公弼家藏柏石图》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盘石石尽乃得泉》
古诗《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的名句翻译赏析
- 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 - - 苏轼 - -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
-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 - - 苏轼 - -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
-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 - 苏轼 - -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
-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 - 苏轼 - -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 - 赏析 - - 苏轼
- 古诗《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 -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 -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西江月·送别》-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南园·不种夭桃与绿杨》-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赏析 -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