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焦山纶长老壁注释译文
①焦山:在今江苏镇江。
②长鬣人:长着长胡子的人。
书焦山纶长老壁: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685.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全诗起笔以介绍人物开始。“法师住焦山,而实末尝住”,以叙事的形式把诗人常去拜访的高僧指示给读者,但实际已提示了诗的主旨。“未尝住”的“住”取引申义,指执著。“应无所住”是大乘般若空观的核心观念,也是《金刚经》的中心思想之一。《五灯会元》卷三曾载:“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十年卖炭汉,不知秤畔星。’”这一个在禅宗里常被提到的话头,看来也被苏轼所重复,所以,事实上并非是法师无语,而是“不知所答故”。在禅家心目中,人们应该顺应自性,通脱无碍,发扬主体精神,不为外物所移。据说禅宗六祖慧能即因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成为禅宗衣钵传人。诗中首联两个“住”字,把法师在山中“住”持修心和诗人所要阐发的“无所住”的佛理巧妙地关联起来,表明法师居住在山林,而内心清净,无所执著。这是对法师人格的理解,也是赞扬。接下来的四句仍用隐喻笔法,表面是写作者和法师谈禅情景,实际是表扬法师的境界。“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辄” ,总是,写拜访法师频繁,也表明诗人求法的虔诚。“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故,原因,缘故。法师对作者提出的问题没有回答。并不是没有道理可讲,而是没有办法回答他,因为佛法是言语道断,无言无说的。法师的这种态度正显示了他佛法修养的高深。
法师既然无言无说,诗人只好对法师说出自己的想法。他用了一个很有风趣的故事。“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此句用《汉书》典,据说汉代辕固生与黄生在汉景帝面前争论,黄生说:“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诗中利用这个典故说明道理就像头戴帽子、脚穿鞋一样简单,不劳思索。对比之下,接着“譬如长鬓人”八句,将故事引出。兹,指胡子;这个人本来长着长胡子,自己并不感到不便,可是经旁人提醒,却觉得是个累赘,以至晚上睡觉不知道把它放在被里面还是被外面,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到第二天想干脆拔掉它。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包含的寓意却非常深远,表明有所执著则有烦恼,有烦恼则面临无所适从的困顿境界。也是启示人们应超越外物的羁绊,真正求得身心的解脱和自由。
诗写到这里,故事讲完,诗人所要阐发的道理也说清楚了。苏轼诗歌的一大特点是喜欢在篇末发议论,这也是宋人“以议论为诗”的风格的体现,所以诗人又评论道“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这种妥帖恰当的议论,不但没有破坏诗歌的完整性,反而强化了诗意的表达,使文笔跌宕起伏。但简短的两句议论,诗人立刻收笔,又转入开篇自己向长老问法的画面:“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法师的“笑”表面看是对诗人说法的肯定,其实还大有深意:一是法师佛法高深,深悟“非住”之理,二是法师确实做到对外界无所执著,一言一行处处体现了对任何事物都抱以淡泊寡欲的态度。诗人用“笑”字为世人句画出一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高僧形象,而且紧扣“未尝住”的论题,称得上语直意曲,语浅意深。
这首诗不只观念与禅相通,写法也深受禅的影响。晚唐五代以来,“绕路说禅”成为风气。禅门师弟子之间斗机锋、说公案,多用隐喻、暗示、联想之类方式,让人参悟、领会。苏轼正是采用了这种办法。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送刘寺丞赴余姚·中和堂后石楠树》 《留别·此生别袖几回麾》 《临江仙·细马远驮双侍女》 《读山海经·子政洵奇逸》 《次韵张十七九日赠子由》 《书赠·海上东风犯雪来》 《七绝·乌程霜稻袭人香》 《阳关曲·中秋作》 《蜀僧明操思归龙丘子书壁》 《滕县时同年西园》
古诗《书焦山纶长老壁》的名句翻译赏析
- 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 - - 苏轼 - - 《书焦山纶长老壁》
- 归来被上下,一夜着无处。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 - - 苏轼 - - 《书焦山纶长老壁》
- 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一旦人或问,每睡安所措 - - 苏轼 - - 《书焦山纶长老壁》
- 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 - - 苏轼 - - 《书焦山纶长老壁》
-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 - - 苏轼 - - 《书焦山纶长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