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焦山纶长老壁鉴赏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出自:书焦山纶长老壁 更新时间:2017-11-02

全诗起笔以介绍人物开始。“法师住焦山,而实末尝住”,以叙事的形式把诗人常去拜访的高僧指示给读者,但实际已提示了诗的主旨。“未尝住”的“住”取引申义,指执著。“应无所住”是大乘般若空观的核心观念,也是《金刚经》的中心思想之一。《五灯会元》卷三曾载:“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十年卖炭汉,不知秤畔星。’”这一个在禅宗里常被提到的话头,看来也被苏轼所重复,所以,事实上并非是法师无语,而是“不知所答故”。在禅家心目中,人们应该顺应自性,通脱无碍,发扬主体精神,不为外物所移。据说禅宗六祖慧能即因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成为禅宗衣钵传人。诗中首联两个“住”字,把法师在山中“住”持修心和诗人所要阐发的“无所住”的佛理巧妙地关联起来,表明法师居住在山林,而内心清净,无所执著。这是对法师人格的理解,也是赞扬。接下来的四句仍用隐喻笔法,表面是写作者和法师谈禅情景,实际是表扬法师的境界。“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辄”,总是,写拜访法师频繁,也表明诗人求法的虔诚。“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故,原因,缘故。法师对作者提出的问题没有回答。并不是没有道理可讲,而是没有办法回答他,因为佛法是言语道断,无言无说的。法师的这种态度正显示了他佛法修养的高深。

法师既然无言无说,诗人只好对法师说出自己的想法。他用了一个很有风趣的故事。“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此句用《汉书》典,据说汉代辕固生与黄生在汉景帝面前争论,黄生说:“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诗中利用这个典故说明道理就像头戴帽子、脚穿鞋一样简单,不劳思索。对比之下,接着“譬如长鬓人”八句,将故事引出。兹,指胡子;这个人本来长着长胡子,自己并不感到不便,可是经旁人提醒,却觉得是个累赘,以至晚上睡觉不知道把它放在被里面还是被外面,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到第二天想干脆拔掉它。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包含的寓意却非常深远,表明有所执著则有烦恼,有烦恼则面临无所适从的困顿境界。也是启示人们应超越外物的羁绊,真正求得身心的解脱和自由。

诗写到这里,故事讲完,诗人所要阐发的道理也说清楚了。苏轼诗歌的一大特点是喜欢在篇末发议论,这也是宋人“以议论为诗”的风格的体现,所以诗人又评论道“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这种妥帖恰当的议论,不但没有破坏诗歌的完整性,反而强化了诗意的表达,使文笔跌宕起伏。但简短的两句议论,诗人立刻收笔,又转入开篇自己向长老问法的画面:“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法师的“笑”表面看是对诗人说法的肯定,其实还大有深意:一是法师佛法高深,深悟“非住”之理,二是法师确实做到对外界无所执著,一言一行处处体现了对任何事物都抱以淡泊寡欲的态度。诗人用“笑”字为世人句画出一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高僧形象,而且紧扣“未尝住”的论题,称得上语直意曲,语浅意深。

这首诗不只观念与禅相通,写法也深受禅的影响。晚唐五代以来,“绕路说禅”成为风气。禅门师弟子之间斗机锋、说公案,多用隐喻、暗示、联想之类方式,让人参悟、领会。苏轼正是采用了这种办法。

书焦山纶长老壁: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685.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四句一换意,先写诗人漫游春山不可无诗,也不可无李佖相伴;再写自己一路追踪对方的情景,并从他人的视角,绘出李佖“清且婉”的少年风采;第三段写自己为山溪所阻,不得夜行,只得留宿的无奈,以及在溪桥见水中梅萼,因而想象是对方系马,使得岩花飘落的生动景象。末段赞扬李佖不顾妻儿怪骂,不但先行三日相待,又陪伴同游逶迟不去的深情厚意,并将世俗为名利奔竞的小人与之对比,更显出李佖珍重友情的可贵品格。全诗流畅自然,感情层层推进,于平易中见波澜。

熙宁六年(1073年)正月,苏轼奉命出巡州内所属县,李佖先行三日并在风水洞等候苏拭。此诗即为答谢李佖而作。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 《秋兴·野鸟游鱼信往还》 《次韵刘贡父独直省中》 《踏莎行·山秀芙蓉》 《次韵江晦叔·钟鼓江南岸》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 《虾蟆培·蟆背似覆盂》 《和王晋卿送梅花次韵》 《书皇亲画扇》 《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