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夜·寂历帘栊深夜明赏析
“霁夜”,这里是指雨霁之夜。但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意境,不仅将时间延展了,而且将顺序交叉着。最先触发作者诗情的,是闯入梦境的墙上响铃。然而诗的开头却先写从帘栊透入室内的明亮夜色。即先写醒后所见,次句再写梦醒。看夜色在前,而梦觉在后,这是一种倒叙;颔联出句又先写雨霁前风雨交加的情景,然后再写眼前“淡月笼云”的景色,又是一种回叙;颈联仍先写雨前秋风扫落叶,再写雨霁萤火横飞,仍然是回叙;末联由夜推想到朝,悬想经过雨洗之后的庐山,必然是苍翠欲滴。诗境不限于雨霁,而是回叙霁前的风雨和推想第二日的山色。这种时间的交叉和延展,不仅避免了平直,而且扩大了容量。
清爽的秋兴是通过秋夜景物的描写来表现的。诗的核心是一个“清”字,“清兴”融化在“清景”之中。这清景,就是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古人说,“秋风清,秋月明”,清风明月是秋夜的富于特征性的景色;秋叶飘落伴随着秋声,再加上闪闪发亮的点点流萤,更为秋夜增添了清凉之意。描写这种清秋之景,诗人采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比起一般的景物点染,其艺术效果要强得多。诉诸视觉的朦胧月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尤其显得“寂历”,接着以诉诸听觉的“戍墙铃”的清冷之声与之映衬,即所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便更显得清寂。在提起“狂风送雨已何处”时,暗示读者,雨霁之前有一阵狂风暴雨。这狂风暴雨和诗人眼前清寂的霁夜,恰又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便加强了雨过天晴的切身感受。秋声是听出来的,堕叶也是听出来的,在夜里,落叶不是肉眼观察到的。这里用秋声堕叶的听觉动态和月夜飞萤的视觉动态交相辉映,对于引动清秋逸兴,也很有艺术效果。总之,用对比映衬手法描写秋夜景色,从而很好地表现出清秋逸兴,也是这首诗的一个重要特色。
霁夜·寂历帘栊深夜明: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12254.html
孔平仲: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929.html
⑴口占:不起草而随口成诗。
⑵饯行二句:意为连日送别饯行,不分白天黑夜。岐,qí,岔路口,唐·王勃有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⑶玉羁:玉饰马笼头,此代马。羁,jī。
⑷红药:花名,即芍药。
作者孔平仲资料
孔平仲的诗词全集_孔平仲的诗集大全,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其兄孔文仲、孔武仲。治平二年(1065)进士,初授分宁县主簿。熙宁三年后,历任密州教授、秘书省校书郎、衢州军事推官、秘书省著作郎和虔州骑都尉。元祐二年户部侍郎吕公著举荐升太常博士,后历任太仆丞校理、江浙提..... 查看详情>>
孔平仲古诗词作品: 《慎思移日至月望交割口占奉呈》 《十一月十二日会集宾主共八人》 《汴上行·芳草连坡挂柳绵》 《自和喻意·寒夜风雨细》 《寄方逢原·我行求友要渐磨》 《仁风厅·太守政何如》 《兄长寄五诗依韵和寄诗各有所怀》 《春色·探遍名园花未红》 《十月寒·初寒十月终》 《千秋岁·春风湖外》
古诗《霁夜·寂历帘栊深夜明》的名句翻译赏析
-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 - 孔平仲 - - 《霁夜·寂历帘栊深夜明》
-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 - 孔平仲 - - 《霁夜·寂历帘栊深夜明》
-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 - 孔平仲 - - 《霁夜·寂历帘栊深夜明》
-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 - 孔平仲 - - 《霁夜·寂历帘栊深夜明》
《霁夜·寂历帘栊深夜明》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霁夜·寂历帘栊深夜明》- - 创作背景 - - 孔平仲
- 古诗《霁夜·寂历帘栊深夜明》- - 赏析 - - 孔平仲
- 古诗《途中口占》- -赏析 - - 孔平仲
- 古诗《禾熟·百里西风禾黍香》- -赏析 - - 孔平仲
- 古诗《霁夜·寂历帘栊深夜明》- -创作背景 - - 孔平仲
- 古诗《禾熟·百里西风禾黍香》- -创作背景 - - 孔平仲
- 古诗《寄内·试说途中景》- -赏析 - - 孔平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