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赏析
筵席前歌舞正欢,又奏起了“番乐”,跳起了“番舞”。“小契丹”是少数民族的歌舞。”跳这种舞大概是着胡装的,与“绣靴”皆为异族装束。应当说,这样歌舞是很能助兴的,但是,对于别意缠绵的人又往往会起相反的作用。所以此词起句即是:“休舞银貂小契丹”。如此起笔,表现出宴会上的歌舞已进行较长一段时间了,词人一直在克制自己,此时实在忍受不住了,央求“休舞”。不仅自己,大家都忍受不了:“满堂宾客尽关山”。“(《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据孔凡礼《范成大年谱》考证,这些幕士、官佐大都不是当地人,不少又是江浙一带的。他们之间的离愁别绪更加深了。
“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这两句意思是:从此以后,谁还能认真欣赏这美妙的舞姿呢。这进一步写出了他们的惆怅,也写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朋友分别,也大有柳七郎那种“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感喟。细体会这两句,还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歌女也是怀着深深惜别之意的:目前的轻歌曼舞,以后谁还能看到呢。这样的情意在下阕表现得更明显。
“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模”、“写”互文义同。用潇湘江上泪洒竹子这个典故,也切合将来的行程,暗示舟行潇湘时也会有这样的相思之苦。“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这是写别后的相思。“碧云日暮”化用江淹《拟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这两句是说,日后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想念你们而得不到你们的书信时,大概只能空对那横空的孤雁了。最后一句很有意境:途中景况的苍茫、清寒,正映见心境的迷惘、冷寂:“一雁”既表示来书的渺茫,又比喻自己的形影相单。真是“横泪易,写愁难”,作者下片写愁并不直写愁的具体情况如何如何,而是通过典故、景象去暗示、去渲染,启发读者的想象力,这个“愁”就变得更具体可感了。这不是避难从易,而是因难见巧。
离别的愁绪,从歌舞场面的感触和旅途景况的拟想中可见出很耐人寻味。与“宾客”分别的怅惘中又揉和了对歌女的柔情,文字精美,音节谐婉,体现了这首词的婉约风格。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21976.html
范成大: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154.html
《清明日狸渡道中》是宋代范成大的诗,诗人借清明时节山行道中两旁的所见所闻,暗示对死者的慰藉,反映作者背乡离井的失落,惆怅的思绪。清明山行道中所见景象,一路叙来,反映出范成大离乡远行途中,心头泛起的一种怅惘、失落之感。
范成大在绍兴二十四年(1164)任徽州司户参军,赴任途中时值清明,山行道中两旁的所见所闻令世人有感而发。
作者范成大资料

范成大的诗词全集_范成大的诗集大全,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知处州。乾道六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 查看详情>>
范成大古诗词作品: 《书事·刻木牵丝罢戏场》 《题锦亭·手开花径锦成窠》 《五言诗·汗渍筇枝赤》 《珠塘·林茂鸟乌急》 《春困二绝·诺惺庵里呼春困》 《秦淮·祖龙驱群龙》 《十月朝开炉偶书余病归二年未能拜扫松楸》 《会同馆·万里孤臣致命秋》 《云安县·春暮子规少》 《题范道士二牛图》
古诗《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的名句翻译赏析
- 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 - 范成大 - -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 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 - - 范成大 - -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 赏析 - - 范成大
- 古诗《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 注释译文 - - 范成大
- 古诗《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 创作背景 - - 范成大
- 古诗《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赏析 - - 范成大
- 古诗《浣溪沙·十里西畴熟稻香》- -创作背景 - - 范成大
- 古诗《霜天晓角·晚晴风歇》- -创作背景 - - 范成大
- 古诗《霜天晓角·晚晴风歇》- -赏析 - - 范成大
- 古诗《田舍·呼唤携锄至》- -创作背景 - - 范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