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雌去雄飞万里天鉴赏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出自:鸳鸯·雌去雄飞万里天 更新时间:2020-05-17
看到鸳鸯的分飞,又看到云罗满眼,不禁潸然落泪。诗人于此忽发痴想,谓与其长结平安游翔于风波之愿,倒不如锁向金笼反能两全。弋者多在有云雾处张网罗,令飞鸟难防。飞鸟论其本性,自然欢喜翱翔于万里长天,无拘无束,但云罗满眼,稍一不慎,即受其害。倒不如锁向金笼,虽然失去自由,但毕竟尚能两全。是无可奈何语,也是椎心刺骨语,后两句以雄鸟的口吻来写,飞鸟锁在金笼,失却自由是可悲的遭遇,可诗人却说宁愿锁向金笼,实乃更为突显鸳鸯的相爱,不愿分离,宁可以丧失自由的代价换取安稳的夫妻厮守不离,此诗赞美了鸳鸯的恩爱,但意境显得悲凄。虽然以“鸳鸯”命题,究其实不过借此以起兴,其终极目的,乃在正言反说,深言浅说,借以反映当时的政局之动荡。老实说,锁向金笼也不能两全,但锁向金笼,或有两全的可能,而飞翔于万里天,则云罗满眼,结果必然是无一幸免。二者之间如何选择,其实并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诗人有意借此以反映当时的局势之险恶。
这是一首咏物寄慨之诗,全诗通篇叙事,质朴无华,但在平实的语言中诗人又表达了无法控制的愤激之情。

鸳鸯·雌去雄飞万里天: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4027.html

李商隐: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0.html

《登洛阳故城》是唐代诗人许浑所写的一首七律。此诗首联描写登上洛阳城的所见所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表现,点出诗题的“故”字;颔联通过写洛阳城古今的变化和人世的变迁,揭示富贵不能长久、权势不能永存的历史规律;颈联中诗人的视线又转回眼前,描写暮色笼罩下的洛阳城;尾联诗人用神话传说表达对世事沧桑的无奈,并进行追古伤今的理性思考。全诗写得含蓄而深沉,运思开阔,语言富有表现力,但情调感伤,意境苍凉,文辞精致而骨力卑弱。
许浑少年时学习刻苦,劳累过度,身体清瘦虚弱,常常卧床不起。但他却喜爱旅游,陶醉于祖国的大好山河之中,登高怀古。当时的洛阳又是许多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因此许浑也来到了这里。他来到洛阳后,便急不可耐地登临洛阳城。诗人登高远眺,思绪万千,提笔写来了《登洛阳故城》一诗。

作者李商隐资料

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词全集_李商隐的诗集大全,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 查看详情>>

李商隐古诗词作品: 《北青萝》 《镜槛·镜槛芙蓉》 《骄儿诗》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春宵自遣》 《评事翁寄赐糖粥走笔为答》 《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四皓庙·本为留侯慕赤松》 《次陕州先寄源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