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松驿·独下长亭念过秦赏析
诗人路过五松驿,有感于秦旧地的变迁,借五松发怀古之幽情。构思极妙,字面上只写昔日的五松被伐,只看见一车柴禾,但巧用双关语,把历史人物和故事穿插、幻叠于松树上。五松驿离望秦岭不远,凡从长安东还,若陆路不通时,取道襄汉水路南下,则要先过关中旧秦地五松驿。所以首句言“过秦”。但用个“念”字,使之又双关了《过秦论》。“斯高”字面意说“这几株高树”,实把当年斩杀李斯、赵高史实与眼前所联想的斩五松情景联锁起来,使两个不同寸空的意象,一真一幻地叠映在一起,从而在一堆破碎薪木的静止画面上,映照出暴君权臣的兴亡史。虚虚实实,寓意颇深。清人纪晓岚曾批评此诗:“未详,粗鄙。”说明它含蓄朦胧,但决不粗鄙,当把握其构思后,反而特觉蕴藉耐读。
过五松驿,不见五松,只见舆薪,遂引发诗人的感慨,主意在第三句。秦代在李斯赵高被斩之后,秦祚遂亡。秦亡,而五松驿也受到了连累,被樵人用斧斤斩伐松树以泄愤。全诗的表面意思是如此。问题却是在“既斩斯高”一词的涵义。李斯为法家,他以法治秦,致秦于富强;待始皇弃世后,诚如《史记·李斯列传》末段所言:“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赵高)邪说,废适(扶苏)立庶,诸侯已畔(同叛),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话虽如此,但李斯与赵高实不宜相提并论。读《秦始皇本纪》及《李斯列传》诸文,惟觉赵高之奸,而李斯则始终忠于秦室。斯、高并列,总觉欠妥。冯浩以斯、高之斩,喻(李)训(郑)注之诛,亦属比于不伦。盖斯高被斩,秦祚随亡;而李训郑注之诛,唐室乃转危为安。如此比较,亦属可议。
这是一首痛惜秦朝灭亡的诗,二句是暗指看不到关键性的事物,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三四句写秦亡的事实,指出灭亡的原因在于统治者内部官吏互相倾轧,宦官专权,导致农民起义。“过秦”即“过唐”,借古影今显然。诗仅着眼于上层之党同伐异,毋庸一一对应。
这首诗可能是会昌二年(842)作。这年八月,回鹘乌介可汗率所部南侵至大同、云州一带,唐朝廷下令征发许、蔡、汴、滑等六镇兵马,准备抗击。诗所反映的是征发军队时情况。
过五松驿,不见五松,只见舆薪,遂引发诗人的感慨,主意在第三句。秦代在李斯赵高被斩之后,秦祚遂亡。秦亡,而五松驿也受到了连累,被樵人用斧斤斩伐松树以泄愤。全诗的表面意思是如此。问题却是在“既斩斯高”一词的涵义。李斯为法家,他以法治秦,致秦于富强;待始皇弃世后,诚如《史记·李斯列传》末段所言:“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赵高)邪说,废适(扶苏)立庶,诸侯已畔(同叛),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话虽如此,但李斯与赵高实不宜相提并论。读《秦始皇本纪》及《李斯列传》诸文,惟觉赵高之奸,而李斯则始终忠于秦室。斯、高并列,总觉欠妥。冯浩以斯、高之斩,喻(李)训(郑)注之诛,亦属比于不伦。盖斯高被斩,秦祚随亡;而李训郑注之诛,唐室乃转危为安。如此比较,亦属可议。
这是一首痛惜秦朝灭亡的诗,二句是暗指看不到关键性的事物,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三四句写秦亡的事实,指出灭亡的原因在于统治者内部官吏互相倾轧,宦官专权,导致农民起义。“过秦”即“过唐”,借古影今显然。诗仅着眼于上层之党同伐异,毋庸一一对应。
五松驿·独下长亭念过秦: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3959.html
李商隐: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0.html
《灞岸》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会昌初年回鹘南侵为背景,写诗人在灞岸远眺时的心情,通过想望中东都一带兵士应征、北方边地百姓号哭的情景与盛对帝王东巡的对比,寓今昔盛衰之感,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这首诗伤时念乱,出语沉痛。这首诗可能是会昌二年(842)作。这年八月,回鹘乌介可汗率所部南侵至大同、云州一带,唐朝廷下令征发许、蔡、汴、滑等六镇兵马,准备抗击。诗所反映的是征发军队时情况。
作者李商隐资料
李商隐的诗词全集_李商隐的诗集大全,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 查看详情>>
李商隐古诗词作品: 《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偶题·小亭闲眠微醉消》 《韩碑·元和天子神武姿》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代魏宫私赠》 《风雨·凄凉宝剑篇》 《因书·绝徼南通栈》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 《风·撩钗盘孔雀》
古诗《五松驿·独下长亭念过秦》的名句翻译赏析
- 只应既斩斯高后,寻被樵人用斧斤 - - 李商隐 - - 《五松驿·独下长亭念过秦》
- 独下长亭念过秦,五松不见见舆薪 - - 李商隐 - - 《五松驿·独下长亭念过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