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景陵·武皇精魄久仙升赏析
此篇讥讽迷信求仙。前二句写景陵寥落景象,那葬在这里的宪宗皇帝据称精魂已升天。但可悲的是他陵前的寝帐却凄凄凉凉,凝满尘烟,分外冷落。凄寥景色的描写显出所谓“仙升”实在是虚妄无意义,即使是皇帝也不免其一死,也落得个死后寂寞冷落下场。后二句就明白说出这个意旨,任何人,包括皇帝在内,都不过是血肉之躯,都是苍生中一个,因此谁也难以长生留世,谁也不免一死。即然如此,那么,所谓黄帝升天之说实际和曹操病死葬于西陵,并没有什么差异,这就更明确说明所谓升天成仙是没有的事,结句正是对首句武皇“仙升”的否定。
成仙迷信之说,在现代无疑是人人皆知其虚妄,是小儿便知的常识。但在那个时代却是不少人都相信和追求的,李商隐对此类迷信从多方面予以讥刺否定,反对皇帝建台求仙,是难能可贵的。
李商隐为王的女婿,对崇让宅中的一切自然很熟悉。会昌元年(841),王茂元出为忠武节度使、陈许观察使(治所在陈州,今河南淮阳县),秋,李商隐受招赴陈许为掌书记,此诗是诗人离开洛阳崇让宅前夕,于秋雨之中观紫薇有感而作。
成仙迷信之说,在现代无疑是人人皆知其虚妄,是小儿便知的常识。但在那个时代却是不少人都相信和追求的,李商隐对此类迷信从多方面予以讥刺否定,反对皇帝建台求仙,是难能可贵的。
过景陵·武皇精魄久仙升: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4004.html
李商隐: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0.html
《临发崇让宅紫薇》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篇从秋庭幕雨的背景衬托下,勾画出一树浓花鲜艳触目的图象,明暗对比强烈,正象征诗人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尖锐冲突,次联刚提出“有待”,“紧接着”“别离”,希望转为失望,感情抑扬起伏。颔联联承接别离写家室之思,结尾故作宽解,却仍无法掩饰去国离京时失意感伤的情怀。这首诗写得含蓄蕴藉,情意深沉。李商隐为王的女婿,对崇让宅中的一切自然很熟悉。会昌元年(841),王茂元出为忠武节度使、陈许观察使(治所在陈州,今河南淮阳县),秋,李商隐受招赴陈许为掌书记,此诗是诗人离开洛阳崇让宅前夕,于秋雨之中观紫薇有感而作。
作者李商隐资料

李商隐的诗词全集_李商隐的诗集大全,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 查看详情>>
李商隐古诗词作品: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过华清内廄门》 《代魏宫私赠》 《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 《四皓庙·羽翼殊勋弃若遗》 《和友人戏赠》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赠田叟》 《青陵台·青陵台畔日光斜》 《圣女祠·杳蔼逢仙迹》
古诗《过景陵·武皇精魄久仙升》的名句翻译赏析
- 俱是苍生留不得,鼎湖何异魏西陵 - - 李商隐 - - 《过景陵·武皇精魄久仙升》
- 武皇精魄久仙升,帐殿凄凉烟雾凝 - - 李商隐 - - 《过景陵·武皇精魄久仙升》
《过景陵·武皇精魄久仙升》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过景陵·武皇精魄久仙升》- - 注释译文 - - 李商隐
- 古诗《过景陵·武皇精魄久仙升》- - 创作背景 - - 李商隐
- 古诗《过景陵·武皇精魄久仙升》- - 赏析 - - 李商隐
- 古诗《回中牡丹为雨所败·浪笑榴花不及春》- -赏析 - - 李商隐
- 古诗《夜雨寄北》- -创作背景 - - 李商隐
- 古诗《潭州·潭州官舍暮楼空》- -赏析 - - 李商隐
- 古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创作背景 - - 李商隐
- 古诗《韩碑》- -赏析 - - 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