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篇鉴赏
这是曹植的一首游仙诗,写的是他想象中遨游整个仙境的情况。全诗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开头六句,写的是仙境里的日常生活。仙人们有的在太山隅对搏。其中“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二句用语华美,表现出物质生活的丰美,从而更衬托出仙人的雍容闲适和潇洒自在。在描绘仙人世界时,诗人运用了许多神话典故。湘娥、秦女、河伯等,这些典故传说的运用使诗篇更具瑰异色彩。
第二层是“四海”以下的八句,写的是上天衢、凌太虚的情形。诗人描写神仙世界的美好、自由,原是为了反衬现实的黑暗。故而诗人接下来就说:“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这两句乃是全篇的要旨所在。为了摆脱这狭小的世界,诗人幻想自己与仙人一起在仙境遨游,即“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之后的四句,则是在此基础上描写升天飞行时的轻松与自在。
第三层是“回驾”以下八句,写观紫薇宫、过王母庐的情形。描写了天宫之巍峨,诗人把最高级的仙境全都游遍了。
第四层从“俯观”至结尾八句,写在天上俯视人间的感受。诗人于“王母庐”俯视人间,更觉人生短促,如寄居之客。之后,对于现实人生的感慨使得诗人结束了幻想,回到现实中来。现实的一切无从逃避,所以诗人劝人应该“潜光畜羽翼,进趋且徐徐”。诗人在字里行间都隐隐流露出愤恨迫害之情。
此篇与《飞龙篇》《五游咏》同为游仙诗,但写法与这二者又有所不同。一是略去遇仙、上天过程的描述,直写天界神仙的生活;二是略去神仙赠药和关于药物作用的叙说,诗人对于仙药长寿等等已觉得不在话下。诗以更大的篇幅,更多的笔墨,描绘仙人生活的悠闲自在、多姿多彩,这说明诗人对于仙道的向往已发生变化,主要在求得感情的肆意渲染和意志的充分表达。《盘石篇》抒发了诗人的生世之感。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当作于黄初四年(223),曹植迁雍丘之时。盘石篇:曹植自创的乐府新题。盘石:即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第一层是开头六句,写的是仙境里的日常生活。仙人们有的在太山隅对搏。其中“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二句用语华美,表现出物质生活的丰美,从而更衬托出仙人的雍容闲适和潇洒自在。在描绘仙人世界时,诗人运用了许多神话典故。湘娥、秦女、河伯等,这些典故传说的运用使诗篇更具瑰异色彩。
第二层是“四海”以下的八句,写的是上天衢、凌太虚的情形。诗人描写神仙世界的美好、自由,原是为了反衬现实的黑暗。故而诗人接下来就说:“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这两句乃是全篇的要旨所在。为了摆脱这狭小的世界,诗人幻想自己与仙人一起在仙境遨游,即“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之后的四句,则是在此基础上描写升天飞行时的轻松与自在。
第三层是“回驾”以下八句,写观紫薇宫、过王母庐的情形。描写了天宫之巍峨,诗人把最高级的仙境全都游遍了。
第四层从“俯观”至结尾八句,写在天上俯视人间的感受。诗人于“王母庐”俯视人间,更觉人生短促,如寄居之客。之后,对于现实人生的感慨使得诗人结束了幻想,回到现实中来。现实的一切无从逃避,所以诗人劝人应该“潜光畜羽翼,进趋且徐徐”。诗人在字里行间都隐隐流露出愤恨迫害之情。
此篇与《飞龙篇》《五游咏》同为游仙诗,但写法与这二者又有所不同。一是略去遇仙、上天过程的描述,直写天界神仙的生活;二是略去神仙赠药和关于药物作用的叙说,诗人对于仙药长寿等等已觉得不在话下。诗以更大的篇幅,更多的笔墨,描绘仙人生活的悠闲自在、多姿多彩,这说明诗人对于仙道的向往已发生变化,主要在求得感情的肆意渲染和意志的充分表达。《盘石篇》抒发了诗人的生世之感。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当作于黄初四年(223),曹植迁雍丘之时。盘石篇:曹植自创的乐府新题。盘石:即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作者曹植资料
古诗《仙人篇》的名句翻译赏析
- 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 - 曹植 - - 《仙人篇》
-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 - 曹植 - - 《仙人篇》
-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 - 曹植 - - 《仙人篇》
-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 - 曹植 - - 《仙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