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王宣城诗注释译文
注释
⑴王宣城:当为鲍照的一位王姓朋友,其家乡在宣城。古人常以家乡来称呼有地位或有影响之人。宣城,即安徽省东南宣城郡。
⑵郢(yǐng):古都邑名,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国都,在今湖北省江陵。
⑶楚思、卫情:指忠于职守的品质或爱国之情怀,是对王宣城的高度赞扬。
⑷既逢:已经遇到。
⑸青春:指春季,因春季草木颜色青葱而称之。
⑹复值:又逢。
⑺白苹:一种夏秋季开白花的水草,浮萍的一类,也叫大萍。常借代秋天。梁朝柳恽《江南曲》有“汀洲采白苹,落日江南春”句。
⑻广望:放眼而望。
⑼蔼:通“霭”,云气。
⑽爵(jué):古代一种三足酒器。
⑾歌管:同“歌吹”,即歌乐声。管,指管状乐器,多用竹子做成,也指该种乐器演奏出的音乐。
⑿颍(yǐng)阴:颍水南边,此指代宋朝颍滨遗老苏辙。
⒀前藻:指前人的诗文。
⒁淮阳:淮河北边,此指代汉朝淮阳太守汲黯。
⒂树道、属路:站立于路上。
⒃华:才华。
⒄伫(zhù):久立等待,此指肃立敬慕。
⒅馨(xīn):散布很远的芬香,此比喻声誉流芳后世。
白话译文
在什么地方呆久了,就会对此地产生留恋之情。
王宣城从春到秋,不懈地将忠诚与才智献于职守。
放眼而望,能看到千里之外,江边晨雾霭霭,天色微明。
举起酒杯不由的感到惆怅,这歌乐声究竟是为谁为停的。
王宣城的文采犹如宋朝颍滨遗老苏辙诗文的文采,政绩犹如汉朝淮阳太守汲黯昔日的声望。
世人伫立在大道中,仰慕王宣城的极高的才华和流芳百世的美名。
开头两句写路途引起的情思。郢为楚国的国都,淇水为流经卫国的一条大河,离开郢都,渡过淇水,与友人的离开京都,其事虽不同,而离别之情则相似。诗发端二句,以“发郢”、“涉淇”所引起的乡思,暗示送别的主题,表现送别时的难舍之情。“既逢”二句,用《礼记》“季春之月,苹始生”语,点明送别的时间。“青春盛”,同时又暗示王僧达正在青春盛年之时,这年王僧达二十八岁,所以诗如此说。
中间四句,通过送别之处江郊树木繁密,昏暗微明的凄凉景色,引出别宴举杯惆怅的感叹,以至吹奏的乐曲和吟唱的曲调都带有凄凉的情调。表现了与友人分别时的难舍难分,和对友人的无限留恋。
末四句,正面写送别。用西汉的黄霸为颍川太守,治为天下第一,以及汲黯为淮阳太守,郡内大治的典故,说王僧达的治理宣城,将会像黄霸、汲黯一样以仁义为本,取得良好的政绩。既是对友人的临别祝愿,也表达了他对友人治理才能的信心,显示了二人深厚的友情。
这首诗对友情的表达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前六句主要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透露内心的感受。后六句主要是借历史人物的事迹来勉励友人。深情厚意藏于“气体”之中。读这样的诗,字虽易认,但深层含意却不是一目了然的。这与鲍照写诗多用典故有关。另外,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起得好。它在情感上起着统御全诗的作用。
⑴王宣城:当为鲍照的一位王姓朋友,其家乡在宣城。古人常以家乡来称呼有地位或有影响之人。宣城,即安徽省东南宣城郡。
⑵郢(yǐng):古都邑名,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国都,在今湖北省江陵。
⑶楚思、卫情:指忠于职守的品质或爱国之情怀,是对王宣城的高度赞扬。
⑷既逢:已经遇到。
⑸青春:指春季,因春季草木颜色青葱而称之。
⑹复值:又逢。
⑺白苹:一种夏秋季开白花的水草,浮萍的一类,也叫大萍。常借代秋天。梁朝柳恽《江南曲》有“汀洲采白苹,落日江南春”句。
⑻广望:放眼而望。
⑼蔼:通“霭”,云气。
⑽爵(jué):古代一种三足酒器。
⑾歌管:同“歌吹”,即歌乐声。管,指管状乐器,多用竹子做成,也指该种乐器演奏出的音乐。
⑿颍(yǐng)阴:颍水南边,此指代宋朝颍滨遗老苏辙。
⒀前藻:指前人的诗文。
⒁淮阳:淮河北边,此指代汉朝淮阳太守汲黯。
⒂树道、属路:站立于路上。
⒃华:才华。
⒄伫(zhù):久立等待,此指肃立敬慕。
⒅馨(xīn):散布很远的芬香,此比喻声誉流芳后世。
白话译文
在什么地方呆久了,就会对此地产生留恋之情。
王宣城从春到秋,不懈地将忠诚与才智献于职守。
放眼而望,能看到千里之外,江边晨雾霭霭,天色微明。
举起酒杯不由的感到惆怅,这歌乐声究竟是为谁为停的。
王宣城的文采犹如宋朝颍滨遗老苏辙诗文的文采,政绩犹如汉朝淮阳太守汲黯昔日的声望。
世人伫立在大道中,仰慕王宣城的极高的才华和流芳百世的美名。
送别王宣城诗: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0587.html
鲍照: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76.html
这首送别诗,作者在抒发真挚友情的同时,对友人的前程寄与热忱的期望,表示良好的祝愿。开头两句写路途引起的情思。郢为楚国的国都,淇水为流经卫国的一条大河,离开郢都,渡过淇水,与友人的离开京都,其事虽不同,而离别之情则相似。诗发端二句,以“发郢”、“涉淇”所引起的乡思,暗示送别的主题,表现送别时的难舍之情。“既逢”二句,用《礼记》“季春之月,苹始生”语,点明送别的时间。“青春盛”,同时又暗示王僧达正在青春盛年之时,这年王僧达二十八岁,所以诗如此说。
中间四句,通过送别之处江郊树木繁密,昏暗微明的凄凉景色,引出别宴举杯惆怅的感叹,以至吹奏的乐曲和吟唱的曲调都带有凄凉的情调。表现了与友人分别时的难舍难分,和对友人的无限留恋。
末四句,正面写送别。用西汉的黄霸为颍川太守,治为天下第一,以及汲黯为淮阳太守,郡内大治的典故,说王僧达的治理宣城,将会像黄霸、汲黯一样以仁义为本,取得良好的政绩。既是对友人的临别祝愿,也表达了他对友人治理才能的信心,显示了二人深厚的友情。
这首诗对友情的表达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前六句主要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透露内心的感受。后六句主要是借历史人物的事迹来勉励友人。深情厚意藏于“气体”之中。读这样的诗,字虽易认,但深层含意却不是一目了然的。这与鲍照写诗多用典故有关。另外,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起得好。它在情感上起着统御全诗的作用。
作者鲍照资料
古诗《送别王宣城诗》的名句翻译赏析
- 颍阴腾前藻,淮阳流昔声。树道慕高华,属路伫深馨 - - 鲍照 - - 《送别王宣城诗》
- 广望周千里,江郊蔼微明。举爵自惆怅,歌管为谁清 - - 鲍照 - - 《送别王宣城诗》
- 发郢流楚思,涉淇兴卫情。既逢青春献,复值白苹生 - - 鲍照 - - 《送别王宣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