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故人诗赏析
这首《夜梦故人》无可推证是哪一次随何人出镇何地,但从诗中“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所流露出强烈的失意感和浓郁的怨意看,似都在失宠之后,因此这一首诗对故人的相思就笼罩在这样的情绪之中。诗题为“夜梦故人”,但全诗既非写梦,也非写故人,梦与故人只是一个触发点。诗的开篇第一句是“客心惊夜魂”,这“惊”既因梦见故人而引起,也因自己长期飘泊在外,郁郁不得意,内心深处形成的紧张、孤独而引起。梦见故人是表层情绪,而这种紧张、孤独感却埋藏在深层,在梦见故人的一刹那间,深层与表层,内与外豁然沟通而打动人心。以下诗篇就紧紧围绕这“惊”字展开。由惊而醒,醒后的情绪便无比地凄凉和惆怅。“开帘觉水动”四句通过人物的行动具体描写诗人感受到的凄凉,惆怅的情绪。在这样有一抹斜月的客居的夜里,诗人在与故人欢聚的梦中惊醒,再也无法平静入眠。他掀帘而出,唯见江心水波荡漾;回顾屋里,又只有几枝稀疏的竹影印在空空的床上。浦口一片静寂,只有自己一个人悄悄地站在这里,和那同样孤寂的天边一抹斜月,感受着洲外凄清的长风的吹拂。
这四句是写梦后所见之景,但在这景物的描写中无不揉进了诗人主观情绪。这情绪里有孤独,有失意,有怅惘,有相思,正像那水、月一样交融于一起,而化为摇荡的情思。这里的水动,是他骚动不已的内心的表现,所以他用“觉”字描写。水波淡荡,客观事物本来如此,但他“觉”而不见,这则兼写了物理与心理。至于“床空”的描写,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对偶的需要,实际在客观上是诗人用以刻划自己的孤独,主观上同样是象征比喻自己内心的空寂。下两句的浦口斜月,洲外长风,随着视线的由近及远,把自己置于更大的寂寥的空间背景中去刻划孤独感。在诗人另一篇《日夕望江赠鱼司马》中,有“长风正骚屑”诗句,正与此处的“洲外闻长风”相同用法。骚屑,纷扰貌,则“洲外闻长风”听的是骚屑之声,与自己内心的骚动相勾通。这四句有静景,有动景,又各各为了刻划诗人的内心之动服务。从“九秋时未晚”以下,诗人采取了直接抒情的方式,把对故人的相思和自己数年来不得意的抑屈心情一泻而尽。“九秋时未晚,千里路难穷”,是说时日虽未算晚,然与故人相聚之路却似遥遥无尽。这里既写友情,也寓有对自己仕途的失望。因此,“千里路”除了指归途,还指仕途上的遭遇,所以紧接着诗人就用了《庄子·逍遥游》里的故事来形容自己的不合时用。《逍遥游》说:“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这“臃肿木”直不符合绳墨,曲不符合规矩,所以“立之途,匠人不顾”,以臃肿木自喻,既是自嘲也是自怨,似是指梁武帝对他的不公正待遇。下句的“飘飖蓬”,则以飞蓬的飘荡无根比喻自己的身世飘泊。前人多有这样的比喻,如曹植的《吁嗟篇》:“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流转无恒处,谁知我苦艰?”曹植的诗可帮助读者理解何逊的这番身世之感。当然这种飘泊的身世之感是不公正的待遇带来的,怨艾之意隐约可见。结尾两句照应题目,回到对故人的思念上,但这种思念是不可寄达的,一点一滴都在自己的心头,这也照应了诗中的“千里路难穷”。
这首诗以身世之感与相思之痛挽结在一起,明写相思,暗寓伤怀,然相思无由表达,伤怀无可慰藉,则相思的怅惘和伤怀的凄凉,构成缠绵的情致,弥漫笼盖全诗,而感染着每一位读者。又由于何逊语言清净,造境明彻,抒情写物,了无滞色,所以表现出清秀雅致的风格。明陆时雍说:“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此诗即是明证。
吴末帝孙皓肆行暴虐,直弄得国将不国。公元265年(甘露元年)徙都武昌,以零陵南部为始安郡。公元266年(宝鼎元年)又以零陵北部为邵陵郡。十二月,又还都建业。据《汉晋春秋》载:“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破扬州而建业宫不利,故皓徙武昌,遣使者发民掘荆州界大臣名家冢与山冈连者以厌之。既闻(施)但反,自以为徙土得计也。使数百人鼓噪入建业,杀但妻子,云天子使荆州兵来破扬州贼,以厌前气。”(《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这就是诗开头所说的:“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神器”者,帝位也,政权也。吴国的统治岌岌可危,孙皓的帝位摇摇欲坠。这种江河日下的形势,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吴国开基创业时的情形。想当年,汉室陵夷,群雄逐鹿,捷足先登,遂成三国鼎立之势。“掎鹿”,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汉书·叙传上》也说:“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颜师古注:“掎,偏持其足也。”《汉书·蒯通传》更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后遂以“逐鹿”喻争帝位、争天下。“逐兔”,同“逐鹿”。《后汉书·袁绍传》引沮授曰:“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要争得天下,就必须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夺取胜利。这就是所谓的“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而在汉末群雄逐鹿的斗争中,孙坚父子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业,猛锐冠世,志陵中夏,被封为吴侯,割据江东。但大业未就,即遇刺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孙策临死时,将弟弟孙权叫到跟前,对他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孙权继承父兄遗志,洪规远略,砥砺奋发,“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矣。”(陆机《辨亡论上》)三国鼎立,孙吴居一,而孙权就谋略功业而言,实远胜刘备。“伯道”,即霸道。“呼吸”、“叱咤”,极力形容孙氏父子的英姿雄风。《易·革》云:“君子豹变,其文蔚也。”疏曰:“上六居革之终,变道已成,君子处之……润色鸿业,如豹文之蔚缛。”豹变之略,虎视之威,正是对“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的赞词。“坐断东南”的孙权,以他的雄才大略,北拒曹魏南下之师,西挫蜀汉东犯之众,使两方都不敢小视东吴。据史载,公元222年(黄武元年),刘备率师伐吴,东吴大将陆逊率军迎敌,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逊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招降俘虏蜀兵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最后绝命于永安宫。“长蛇衄巴汉”即指此。“长蛇”,有谓指吴而言,并引《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为证,其实不然。这里的“长蛇”,非指吴,而是指蜀汉。陆机《辨亡论下》云:“故刘氏之伐,陆公(逊)喻之长蛇,其势然也。”可以为证。“骥马绝淮淝”,则指曹魏而言。据史载,公元224年(黄武三年)旧历九月,“魏文帝出广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乃还。”(《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引干宝《晋纪》云:“魏文帝之在广陵,吴人大骇,乃临江为疑城,自石头至于江乘,车以木桢,衣以苇席,加采饰焉,一夕而成。魏人自江西望,甚惮之,遂退军。”所以陆机说:“由是二邦之将,丧气摧锋,势衄财匮,而吴藐然坐乘其弊,故魏人请好,汉氏乞盟,遂跻天号,鼎峙而立。”(《辨亡论上》)孙权不愧为聪明仁智雄略之英主,在他统治时期,励精图治,吴国逐渐强大。所谓“交战无内御”,即指内部团结一致对外而言;所谓“重门岂外扉”,即指吴国疆土广大而言。
由“逐兔争先捷”到“重门岂外扉”十句,作者极力渲染吴主之英明雄武,吴国之强大巩固,有声有色,气势磅礴。而到“成功举已弃”,陡地一转,以极精炼的语言写出吴之由盛而衰的转变,功败垂成,其关键就在孙皓时期。“凶德愎而违”,即指孙皓而言。“愎违”,愎谏违卜的省称,语出《左传·僖公十五年》:秦晋韩之战,由于晋惠公背施无亲,意气用事,不纳谏言,不听卜辞,终于招致失败,被秦国俘掳。晋大夫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孙皓同晋惠公一样,刚愎凶顽,肆行残暴,忠谏者诛,谗谀者进,虐用其民,穷淫极侈,终于导致吴国的灭亡,使父祖基业毁于一旦。正如皓从弟孙秀说的那样:“昔讨逆(指孙策)弱冠以一校尉创业,今后主举江南而弃之,宗庙山陵,于此为墟,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二句,就是具体描写孙皓穷迫归降时的情景。“水龙”,系指晋朝的水军。晋武帝谋伐吴,遂令益州刺史王浚于蜀大造船舰,准备东伐。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阿童为王浚小字。晋征南大将军羊祜以为伐吴必藉上流之势,故借谣言而表荐王浚为龙骧将军,留监梁益诸军事。王浚在蜀大造舟船,木片蔽江而下,吴建平太守吾彦取江中木片以呈孙皓,并说:“晋必有攻吴之计,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终不敢渡江。”而孙皓不听。公元280年(晋太康元年)旧历三月,王浚率舟师东下,直抵吴都建业之石头,孙皓惊恐失措,面缚舆榇而降,举家西迁,送至洛阳,赐号归命侯。这就是所谓“青盖乃西归”。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据干宝《晋纪》载:“陆抗之克步阐,皓意张大,乃使尚广筮并天下,遇《同人》之《颐》,对曰:‘吉。庚子岁,青盖当入洛阳。’故皓不修其政,而恒有窥上国之志。”(《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庚子岁,即太康元年。原来孙皓狂妄地以为他会灭晋而入洛阳的,想不到反做了亡国之君,被押送洛阳。
以上十六句,历述吴之盛衰兴亡,不啻一篇《辨亡论》,故偏重史实的叙述。此下十句,则就吴亡抒发个人的感慨。作者行经孙氏陵,距离吴亡已二百多年,年深日久,风蚀雨淋,墓碑上的文字已被苔藓侵蚀得难以辨认,荆棘丛生,几至吴大帝陵的位置也难以确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只有飞莺在山间悲鸣,淡月在空中残照,陵墓中的一切陪葬品大概已不复存在了。念昔日之叱咤江左,睹今日之寂寞荒凉,不能不使人伤感。吴汝纶说:“此殆伤齐亡之作,黍离麦秀之思也。”(《古诗钞》卷五)其实,凭今吊古伤心泪,不必定指哪一家。前事之失,后事之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苟能如此,亦已足矣!
这四句是写梦后所见之景,但在这景物的描写中无不揉进了诗人主观情绪。这情绪里有孤独,有失意,有怅惘,有相思,正像那水、月一样交融于一起,而化为摇荡的情思。这里的水动,是他骚动不已的内心的表现,所以他用“觉”字描写。水波淡荡,客观事物本来如此,但他“觉”而不见,这则兼写了物理与心理。至于“床空”的描写,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对偶的需要,实际在客观上是诗人用以刻划自己的孤独,主观上同样是象征比喻自己内心的空寂。下两句的浦口斜月,洲外长风,随着视线的由近及远,把自己置于更大的寂寥的空间背景中去刻划孤独感。在诗人另一篇《日夕望江赠鱼司马》中,有“长风正骚屑”诗句,正与此处的“洲外闻长风”相同用法。骚屑,纷扰貌,则“洲外闻长风”听的是骚屑之声,与自己内心的骚动相勾通。这四句有静景,有动景,又各各为了刻划诗人的内心之动服务。从“九秋时未晚”以下,诗人采取了直接抒情的方式,把对故人的相思和自己数年来不得意的抑屈心情一泻而尽。“九秋时未晚,千里路难穷”,是说时日虽未算晚,然与故人相聚之路却似遥遥无尽。这里既写友情,也寓有对自己仕途的失望。因此,“千里路”除了指归途,还指仕途上的遭遇,所以紧接着诗人就用了《庄子·逍遥游》里的故事来形容自己的不合时用。《逍遥游》说:“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这“臃肿木”直不符合绳墨,曲不符合规矩,所以“立之途,匠人不顾”,以臃肿木自喻,既是自嘲也是自怨,似是指梁武帝对他的不公正待遇。下句的“飘飖蓬”,则以飞蓬的飘荡无根比喻自己的身世飘泊。前人多有这样的比喻,如曹植的《吁嗟篇》:“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流转无恒处,谁知我苦艰?”曹植的诗可帮助读者理解何逊的这番身世之感。当然这种飘泊的身世之感是不公正的待遇带来的,怨艾之意隐约可见。结尾两句照应题目,回到对故人的思念上,但这种思念是不可寄达的,一点一滴都在自己的心头,这也照应了诗中的“千里路难穷”。
这首诗以身世之感与相思之痛挽结在一起,明写相思,暗寓伤怀,然相思无由表达,伤怀无可慰藉,则相思的怅惘和伤怀的凄凉,构成缠绵的情致,弥漫笼盖全诗,而感染着每一位读者。又由于何逊语言清净,造境明彻,抒情写物,了无滞色,所以表现出清秀雅致的风格。明陆时雍说:“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此诗即是明证。
夜梦故人诗: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1015.html
何逊: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79.html
吴大帝孙权葬蒋陵,亦称孙陵,在今南京市东北钟山(亦称蒋山)南麓。此诗系作者行经蒋陵凭吊吴亡而作。吴末帝孙皓肆行暴虐,直弄得国将不国。公元265年(甘露元年)徙都武昌,以零陵南部为始安郡。公元266年(宝鼎元年)又以零陵北部为邵陵郡。十二月,又还都建业。据《汉晋春秋》载:“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破扬州而建业宫不利,故皓徙武昌,遣使者发民掘荆州界大臣名家冢与山冈连者以厌之。既闻(施)但反,自以为徙土得计也。使数百人鼓噪入建业,杀但妻子,云天子使荆州兵来破扬州贼,以厌前气。”(《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这就是诗开头所说的:“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神器”者,帝位也,政权也。吴国的统治岌岌可危,孙皓的帝位摇摇欲坠。这种江河日下的形势,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吴国开基创业时的情形。想当年,汉室陵夷,群雄逐鹿,捷足先登,遂成三国鼎立之势。“掎鹿”,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汉书·叙传上》也说:“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颜师古注:“掎,偏持其足也。”《汉书·蒯通传》更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后遂以“逐鹿”喻争帝位、争天下。“逐兔”,同“逐鹿”。《后汉书·袁绍传》引沮授曰:“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要争得天下,就必须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夺取胜利。这就是所谓的“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而在汉末群雄逐鹿的斗争中,孙坚父子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业,猛锐冠世,志陵中夏,被封为吴侯,割据江东。但大业未就,即遇刺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孙策临死时,将弟弟孙权叫到跟前,对他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孙权继承父兄遗志,洪规远略,砥砺奋发,“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矣。”(陆机《辨亡论上》)三国鼎立,孙吴居一,而孙权就谋略功业而言,实远胜刘备。“伯道”,即霸道。“呼吸”、“叱咤”,极力形容孙氏父子的英姿雄风。《易·革》云:“君子豹变,其文蔚也。”疏曰:“上六居革之终,变道已成,君子处之……润色鸿业,如豹文之蔚缛。”豹变之略,虎视之威,正是对“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的赞词。“坐断东南”的孙权,以他的雄才大略,北拒曹魏南下之师,西挫蜀汉东犯之众,使两方都不敢小视东吴。据史载,公元222年(黄武元年),刘备率师伐吴,东吴大将陆逊率军迎敌,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逊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招降俘虏蜀兵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最后绝命于永安宫。“长蛇衄巴汉”即指此。“长蛇”,有谓指吴而言,并引《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为证,其实不然。这里的“长蛇”,非指吴,而是指蜀汉。陆机《辨亡论下》云:“故刘氏之伐,陆公(逊)喻之长蛇,其势然也。”可以为证。“骥马绝淮淝”,则指曹魏而言。据史载,公元224年(黄武三年)旧历九月,“魏文帝出广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乃还。”(《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引干宝《晋纪》云:“魏文帝之在广陵,吴人大骇,乃临江为疑城,自石头至于江乘,车以木桢,衣以苇席,加采饰焉,一夕而成。魏人自江西望,甚惮之,遂退军。”所以陆机说:“由是二邦之将,丧气摧锋,势衄财匮,而吴藐然坐乘其弊,故魏人请好,汉氏乞盟,遂跻天号,鼎峙而立。”(《辨亡论上》)孙权不愧为聪明仁智雄略之英主,在他统治时期,励精图治,吴国逐渐强大。所谓“交战无内御”,即指内部团结一致对外而言;所谓“重门岂外扉”,即指吴国疆土广大而言。
由“逐兔争先捷”到“重门岂外扉”十句,作者极力渲染吴主之英明雄武,吴国之强大巩固,有声有色,气势磅礴。而到“成功举已弃”,陡地一转,以极精炼的语言写出吴之由盛而衰的转变,功败垂成,其关键就在孙皓时期。“凶德愎而违”,即指孙皓而言。“愎违”,愎谏违卜的省称,语出《左传·僖公十五年》:秦晋韩之战,由于晋惠公背施无亲,意气用事,不纳谏言,不听卜辞,终于招致失败,被秦国俘掳。晋大夫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孙皓同晋惠公一样,刚愎凶顽,肆行残暴,忠谏者诛,谗谀者进,虐用其民,穷淫极侈,终于导致吴国的灭亡,使父祖基业毁于一旦。正如皓从弟孙秀说的那样:“昔讨逆(指孙策)弱冠以一校尉创业,今后主举江南而弃之,宗庙山陵,于此为墟,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二句,就是具体描写孙皓穷迫归降时的情景。“水龙”,系指晋朝的水军。晋武帝谋伐吴,遂令益州刺史王浚于蜀大造船舰,准备东伐。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阿童为王浚小字。晋征南大将军羊祜以为伐吴必藉上流之势,故借谣言而表荐王浚为龙骧将军,留监梁益诸军事。王浚在蜀大造舟船,木片蔽江而下,吴建平太守吾彦取江中木片以呈孙皓,并说:“晋必有攻吴之计,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终不敢渡江。”而孙皓不听。公元280年(晋太康元年)旧历三月,王浚率舟师东下,直抵吴都建业之石头,孙皓惊恐失措,面缚舆榇而降,举家西迁,送至洛阳,赐号归命侯。这就是所谓“青盖乃西归”。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据干宝《晋纪》载:“陆抗之克步阐,皓意张大,乃使尚广筮并天下,遇《同人》之《颐》,对曰:‘吉。庚子岁,青盖当入洛阳。’故皓不修其政,而恒有窥上国之志。”(《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庚子岁,即太康元年。原来孙皓狂妄地以为他会灭晋而入洛阳的,想不到反做了亡国之君,被押送洛阳。
以上十六句,历述吴之盛衰兴亡,不啻一篇《辨亡论》,故偏重史实的叙述。此下十句,则就吴亡抒发个人的感慨。作者行经孙氏陵,距离吴亡已二百多年,年深日久,风蚀雨淋,墓碑上的文字已被苔藓侵蚀得难以辨认,荆棘丛生,几至吴大帝陵的位置也难以确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只有飞莺在山间悲鸣,淡月在空中残照,陵墓中的一切陪葬品大概已不复存在了。念昔日之叱咤江左,睹今日之寂寞荒凉,不能不使人伤感。吴汝纶说:“此殆伤齐亡之作,黍离麦秀之思也。”(《古诗钞》卷五)其实,凭今吊古伤心泪,不必定指哪一家。前事之失,后事之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苟能如此,亦已足矣!
作者何逊资料
何逊的诗词全集_何逊的诗集大全,何逊,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 查看详情>>
何逊古诗词作品: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诗》 《伤徐主簿诗》 《苑中见美人诗》 《折花联句》 《与胡兴安夜别》 《相送联句·昔共入门笑》 《学古诗·昔随张博望》 《和刘谘议守风诗》 《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诗》 《拟古三首联句·少知雅琴曲》
古诗《夜梦故人诗》的名句翻译赏析
- 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 - - 何逊 - - 《夜梦故人诗》
- 浦口望斜月。洲外闻长风。九秋时未晚。千里路难穷 - - 何逊 - - 《夜梦故人诗》
- 客心惊夜魂。言与故人同。开帘觉水动。映竹见床空 - - 何逊 - - 《夜梦故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