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缓声歌·羲和纤阿去嵯峨赏析

朝代:南北朝 作者:谢惠连 出自:前缓声歌·羲和纤阿去嵯峨 更新时间:2020-10-02
全诗可分外三层意思。首句是第一层,写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忧伤。开篇第一个小句,作者就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写出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羲和,是传说中日神的御者;纤阿,是传说中月神的御者。这里分别代指日、月。嵯峨,谓日月栖息的地方。“羲和纤阿去嵯峨”等于说日月穿梭、光阴荏苒。做了法曹参军之后,诗人那长期遭受压抑的心总算得到了暂时的安慰,早日建功立业、名显身贵的希望再一度在胸中升腾起来。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受尽了权贵们的冷落、饱尝了仕途的辛酸之后,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只能哀叹自己命运的不幸。“睹物知命”四个字显得格外沉重。热望变成了冷灰,怎能不令人感慨悲歌。一个“转”字,确切地点出了由希望到理想破灭的心理变化过程。一想到人生短暂、年华难留,而功名业绩却茫然不知所在。这一层的四个分句,长短参差,语简意深,哀婉凄恻,令人感到似有不尽的哀愁与忧伤在里面。
二、三句为第二层,写诗人以位高易罹祸祸为由来淡化心志,自我宽解。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无法解决、那天的郁闷与哀伤与日俱增的情况下,诗人唯有自我安慰了。歌至此,诗人不再抒写繁杂的心事,而是将笔锋一转,笔法大变。“在行”犹言居官。“公”,公卿,指高官显位。作者以峰高险阻不可居作比,大谈其公卿显贵不可为的道理,似乎是一改初衷、甘居下位了。其实略加体味就不难看出,这乃是诗人在内心充满难言之痛而又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的自我安慰、自我排遣,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也。不是不可为,更不是不愿为,而是不得为也。在“居峰大阻锐,为公遇谗蔽”这种近乎清淡的高论之后,我们仍可以听到诗人那深沉的悲叹和无力的抗争,真正欲盖而弥彰。这二句音节响亮,语调利郎,与首句相比,看似旨趣迥然,实则一脉相承。同时,为后面的抒写作了铺垫,给人以大起大落且有过渡自然的感觉。
第三层抒写诗人向往追随隐士、取乐山林的情怀。“疏越”,疏阔畅达的意思。“韵”,当作“埙”,一种陶制的吹奏乐器,古代隐士时常以琴声适性陶情。“雅琴自疏越,雅韵能扬扬”一句,以疏阔畅达的琴声代隐士,扬扬的埙鸣比自己,意味自己也想效仿阮籍,追随隐者,取乐山林,澹泊心志,从而涤荡今胸中的烦纡。“滑滑”同“汨汨”。“滑滑相混同”化自《淮南子。原道篇》“混混汨汨,浊而徐清”一句。诗人虽有避世之念,但功名利禄之心还难以骤然割舍,因此向往在追随隐者、纵情山水之中弃绝尘念,由浊而清,最后能当真与清静无为的高士同调共歌。到了那种境界,无为而为,不有而有,自然不求福禄、福禄自丰了。“始终”二字,正见诗人向往之切。这最后二句笔调轻灵明快,飘逸洒脱,与首句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雅琴”、“雅韵”、“扬扬”、“滑滑”几个词语的运用,显得诗句音韵优美,生动流畅,相形之下,更见彼时之忧戚、此处之安乐。然而,这也不是作者的初衷。言“勿为公”是为了掩盖不得不为公的失望,而想退隐山林也不过是为了逃避现实社会的重压,绝非仰慕神仙。而且,诗人也做不到这一点。他的出身、经历以及才华、个性等,决定了他不可能超脱尘世,忘却功名。这也正是他的悲剧所在。实际上,出于欲进不得、欲退不忍的困厄中的诗人,一直抑郁忧伤,终于在二十七岁那年(元嘉十年),以一个小小参军的身份抱恨早逝。自然,他既没有得到尘世的荣华,亦没有享受山林的清逸,仅仅赢得了后人一掬同情的泪水。
这首诗很有特色。诗人笔法灵洁,笔调多变,前后对比强烈,情趣各异而又首尾贯通,浑然一体,布局别具一格。造语新颖、生动、含蓄;用典巧妙,不落痕迹。读来韵味醇厚,给人以美的感受。显得言浅而意深,语近而旨远。

前缓声歌·羲和纤阿去嵯峨: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1304.html

谢惠连: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82.html

《西陵遇风献康乐》是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分五章,其一总叙别,其二写饯别,其三写途中思情无诉,其四写遇风雨,其五写遇风受阻,回转至惜别,收束全篇。全诗叙事为经,抒情为纬,经纬交织,抑扬起伏,沉郁顿挫,成就大篇文字,有曹植《赠白马王彪》的规范。
这首诗当作于元嘉七年(430年)夏历的仲春二月,年已二十四岁的谢惠连告别了他所熟悉的会稽(今绍兴),沿水路北上,向着当时的京城建康(今南京)进发,首次踏上了仕宦之途。行至西陵,气候骤变,云飞风卷,雨雪交加。继续行舟已不可能,诗人被迫滞留下来。羁旅他乡,已使诗人幽寂难遣;偏又风雪无情,更加深了他那孤孓郁结的愁绪。他不禁深情地怀念起了为他饯行的族兄谢灵运,依稀又回到了与族兄执手话别的那令人伤神的时刻。早在数年前,诗人因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并在守丧期间赠以五言诗十余首,受讥于世,时人目为轻薄。其结果“被徙废塞,不豫荣伍”。这一年,由于尚书仆射殷景仁的荐举,诗人才有机会出仕,年届二十四岁才混得个司徒彭城王刘义康的法曹参军。这对于才思富捷的谢惠连来说,与其说是春风得意,倒不如说是老大伤悲。在这种烦乱的心境下,一股不可遏止的情思终于浓聚成了这首凄婉要眇的诗篇。

作者谢惠连资料

谢惠连

谢惠连的诗词全集_谢惠连的诗集大全,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灵运每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 查看详情>>

谢惠连古诗词作品: 《西陵遇风献康乐》 《秋胡行·春日迟迟》 《泛南湖至石帆诗》 《从军行·赵骑驰四牡》 《长安有狭邪行·纪郢有通逵》 《陇西行·运有荣枯》 《夜集叹乖诗》 《秋胡行·系风捕影》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靡靡即长路》 《代古诗

《前缓声歌·羲和纤阿去嵯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