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十万琼枝赏析
这首词把画中的梅花写得真幻难分,亦真亦幻,使往昔与如今、想象与现实两相错杂交织成篇,从而抒发世事沧桑、恍如一梦之感。
词的上片极写花之繁盛,而所写花开之地南京也正在兴盛之时,名花与名城适相衬映。起调三句,以“十万”形容花树之众多,以“琼枝”“银虬”“玉鲸”比拟劲健的枝干之盘折飞舞、盛开的花朵之雪白一片。四至七句中,以“困不胜烟”“娇偏怯雨”形容花之风韵,以化自林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影落”“香浮”描写花影与花香,而以“南内”“西清”为“香浮”“影落”之地,则把梅花山附近的明故宫也摄入词境,把梅花与明太祖奠都南京的历史相联系,使时间倒流到明代开国之初的极盛时期。后面的“夹岸”三句,更把词境从当时的大内扩大到秦淮河两岸,写其亭台相连、歌板喧天的“乐太平”景象;歇拍“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三句,则进而想象赏梅季节冠盖云集的盛况,使花之繁茂与明初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相映,以表达对前朝的缅怀和眷恋。其曲寄句外之旨,正是作者在《留都见闻录序》中所云“展《东京梦华》之录,抚《清明上河》之图”的故国之思。
词的下片以“如今”两字开端,把时间从过去转换到现在,把人事从兴盛转换到衰亡。换头“潮打孤城”及“商女船头月自明”的描写,化用刘禹锡《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及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境,暗示南明弘光朝的覆灭。紧承此换头两句,以一“叹”字领起四句,再把词笔从石头城边、秦淮河上推向钟山畔、孝陵前,描写梅花落时、南明亡后钟山、孝陵一带的凄凉景象。四句中的“一夜啼乌,落花有恨”及“流水无声”诸语,似化用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及“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句意及词调名。在此,落花之恨与亡国之恨是合二而一的。
这是一首题画词,而词篇到此还没有点到画卷;下片的后六句就以收到画卷及其作者来结束全词。“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两句,词情极其沉重,词语则十分空灵,写出了展看此图时所生发的人事无常、兴亡一梦的迷茫悦惚之感。而“一幅生绡泪写成”句,则既写作画者构图运笔时之泪和墨下,也可见题画者抚图寻梦时之泪眼模糊。结拍“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三句,推开词笔,而不离画卷,点出画家的遗民身份,及其今后行踪与不仕新朝的操守。
此作的词题中所云“云臣、南耕、京少”三人与徐元徕均为宜兴人,系作者的同乡和挚友,题此图所用词调分别为《望海潮》《望梅》《沁园春》,其词语是彼此呼应,其词情是相互交流的。当时赋此图的还有另一些宜兴词人,如作者之弟维岳等。这与其说是一次题画活动,毋宁说是一次集体哀悼明室覆亡的活动。陈维崧等人的这一活动,与《乐府补题》众作者在南宋亡后四次聚会,借分咏《龙涎香》《白莲》《莼》《蟹》等题以抒发亡国之恨的活动,其性质是相同的。
《野老》写于(上元元年)760年,这时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对生活还是聊感欣慰,但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使他无法宁静,于是写下这首诗。
词的上片极写花之繁盛,而所写花开之地南京也正在兴盛之时,名花与名城适相衬映。起调三句,以“十万”形容花树之众多,以“琼枝”“银虬”“玉鲸”比拟劲健的枝干之盘折飞舞、盛开的花朵之雪白一片。四至七句中,以“困不胜烟”“娇偏怯雨”形容花之风韵,以化自林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影落”“香浮”描写花影与花香,而以“南内”“西清”为“香浮”“影落”之地,则把梅花山附近的明故宫也摄入词境,把梅花与明太祖奠都南京的历史相联系,使时间倒流到明代开国之初的极盛时期。后面的“夹岸”三句,更把词境从当时的大内扩大到秦淮河两岸,写其亭台相连、歌板喧天的“乐太平”景象;歇拍“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三句,则进而想象赏梅季节冠盖云集的盛况,使花之繁茂与明初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相映,以表达对前朝的缅怀和眷恋。其曲寄句外之旨,正是作者在《留都见闻录序》中所云“展《东京梦华》之录,抚《清明上河》之图”的故国之思。
词的下片以“如今”两字开端,把时间从过去转换到现在,把人事从兴盛转换到衰亡。换头“潮打孤城”及“商女船头月自明”的描写,化用刘禹锡《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及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境,暗示南明弘光朝的覆灭。紧承此换头两句,以一“叹”字领起四句,再把词笔从石头城边、秦淮河上推向钟山畔、孝陵前,描写梅花落时、南明亡后钟山、孝陵一带的凄凉景象。四句中的“一夜啼乌,落花有恨”及“流水无声”诸语,似化用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及“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句意及词调名。在此,落花之恨与亡国之恨是合二而一的。
这是一首题画词,而词篇到此还没有点到画卷;下片的后六句就以收到画卷及其作者来结束全词。“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两句,词情极其沉重,词语则十分空灵,写出了展看此图时所生发的人事无常、兴亡一梦的迷茫悦惚之感。而“一幅生绡泪写成”句,则既写作画者构图运笔时之泪和墨下,也可见题画者抚图寻梦时之泪眼模糊。结拍“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三句,推开词笔,而不离画卷,点出画家的遗民身份,及其今后行踪与不仕新朝的操守。
此作的词题中所云“云臣、南耕、京少”三人与徐元徕均为宜兴人,系作者的同乡和挚友,题此图所用词调分别为《望海潮》《望梅》《沁园春》,其词语是彼此呼应,其词情是相互交流的。当时赋此图的还有另一些宜兴词人,如作者之弟维岳等。这与其说是一次题画活动,毋宁说是一次集体哀悼明室覆亡的活动。陈维崧等人的这一活动,与《乐府补题》众作者在南宋亡后四次聚会,借分咏《龙涎香》《白莲》《莼》《蟹》等题以抒发亡国之恨的活动,其性质是相同的。
沁园春·十万琼枝: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02483603409352.html
陈维崧: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645.html
《野老》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杜甫经过长年颠沛流离之后,总算得到了一个憩息之处,在成都西郊草堂定居,这使他聊感欣慰。然而国家残破、生民涂炭的现实,却时时在撞击他的心灵,使他无法宁静。这首诗就揭示了他内心这种微妙深刻的感情波动。《野老》写于(上元元年)760年,这时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对生活还是聊感欣慰,但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使他无法宁静,于是写下这首诗。
作者陈维崧资料
陈维崧的诗词全集_陈维崧的诗集大全,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 查看详情>>
陈维崧古诗词作品: 《多丽·题余氏女子绣陈思洛神图为阮亭赋》 《寒柳·自别西风憔悴甚》 《沁园春·送谢云章之大名》 《虞美人·灵璧县虞姬墓下作》 《苏武慢·汴城晚眺》 《贺新郎·乙卯元日十五用前韵》 《无闷·益都冯相国夫人饮我以太和春赋此奉谢》 《水调歌头·雪夜再赠季希韩叠前韵》 《风流子·泊舟谯郡赠新安汪公言》 《琵琶仙·阊门夜泊用白石词韵》
古诗《沁园春·十万琼枝》的名句翻译赏析
-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 - - 陈维崧 - - 《沁园春·十万琼枝》
- 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 - 陈维崧 - - 《沁园春·十万琼枝》
- 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 - 陈维崧 - - 《沁园春·十万琼枝》
-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 - - 陈维崧 - - 《沁园春·十万琼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