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魏晋诗人 > 陶渊明的诗 > 扇上画赞 >创作背景的意思

扇上画赞创作背景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出自:扇上画赞 更新时间:2020-11-10
《扇上画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为扇面上人物画像所题写的赞辞。赞文用四言韵语写成,除前后各八句是全文的开头与结尾外,中间部分每四句赞美一至二人,共九人。这九人分别是:荷蓧丈人、长沮、桀溺、於陵仲子、张长公、丙曼容、郑次都、薛孟尝、周阳珪(《艺文类聚》作周妙珪)。这些人物都是古代的隐士,作者借此抒发对古代隐士生活的羡慕与景仰,并表现自己的隐居之志。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认为,这篇赞文约作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当与四言诗《答庞参军》作于同时。当时陶渊明六十岁,隐居在浔阳郡上京里。

扇上画赞: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04982660414539.html

陶渊明: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73.html

注释
三五,三皇五帝。邈(miǎo),遥远,久远,渺茫。
“九流参差”二句,九流即《汉书·艺文志》所谓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家学派。九家学说各异,入主出奴,互相排斥,故言九流参差,互相推陨。推陨,推排颠覆。
“形逐物迁”二句,指九家学说根随事物变化,毫无定准。
丈人,指荷蓧丈人。
沮(jǔ)溺,指长沮、桀溺。
耦(ǒu)耕,指二人并耕。后亦泛指农事或务农。
至,谓其德至极。於陵,指陈仲子。何注:“《高士传》:陈仲子居于於陵,楚王闻其贤,遣使聘之欲以为相。仲子入告其妻。妻曰:夫子左琴右书,乐在其中矣。结驷连骑,所甘不过一肉,而怀楚国之忧,可乎?于是谢使者,遂相与逃而为人灌园。”
结驷,一车驾四马。
张生一仕,张生,张挚,字长公,张释之之子。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岧(tiáo)岧:高超貌。丙公,何注:“汉邴汉兄邴曼容,养志自修,为官不肯过六百石,辄自免去。其名过出于汉。”
望崖辄归,看到悬崖便回身,谓能悬崖勒马。
匪骄匪吝,不骄傲不吝啬。
威夷,险阻。
郑叟,何注:“后汉郑敬,字次都。都尉逼为功曹,辞病去,隐处精学。同郡邓敬为督邮,过存敬,敬方钓鱼于大泽,因折芰(jì)为坐,以荷濬肉,瓠瓢盈酒,言谈弥日。”
川湄,河涯。
究微,研究秒理。
孟尝,何注:“后汉汝南薛包,字孟尝。建光中,公车特征至,拜侍中。包称疾不起,以死自乞,有诏赐告归,加礼如毛义。”
天网时疏,天网,比喻朝廷法令。天网本来是密的,而此时却偶然有了疏漏。指可以谢职回家。
振褐谐徂,整顿一下粗布衣,共同逝去。
周子,周阳珪,事迹不详。
“翳翳衡门”二句,《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泌(bì),泉水。洋洋,大水貌。
俦(chóu),伴侣。
饮河既足,以鼹鼠的饮量易足比喻本人生活要求有限。《庄子·逍遥游》:“鼹鼠饮酒,不过满腹。”
缅怀,遥念。
托契,寄托交情。孤游,隐逸流派。
白话译文
三皇五帝盛世遥远,淳朴风尚日渐消尽;九流学派见解不一,相互之间有增有损。
外形随着物体改变,心中没有一定标准;所以那些明智之人,审时不容逃去归隐。
贤达不能参加劳动,五谷庄稼不能区分;荷蓧丈人隐居世外,日暮仍在田中耕耘。
长沮桀溺距今遥远,并肩耕作自得欢欣;鸟儿飞近并不惊心,隐居偏远与兽为群。
道德高尚陈仲子君,涵养深厚正气浩然;蔑视那些高官厚禄,甘心隐去为人灌园。
张挚曾经一度出仕,后因有事把家来还;自念与世不能相容,高蹈远去不再为官。
邴曼容君德操高尚,被封高官便把家还;既不骄纵也不贪鄙,仕途多有险阻艰难。
郑敬与世不能相合,隐居垂钓大泽之边;故友来访水滨共饮,畅谈终日大义微言。
薛包笃行潜心游学,仕途罗网也能逃避;顾念往日贤智之友,一同振衣携手逃离。
周阳拄君值得赞美,托疾辞官在家闲居;寄心尘外清操高尚,悠然适意自得欢娱。
树荫之下柴门陋舍,泉水涌出激荡长流;有琴可弹有书可读,左顾右盼琴书为友。
生活所需稍有即足,其他一切皆无所求;遥遥怀念千载之上,寄心知音独自邀游。

作者陶渊明资料

陶渊明

陶渊明的诗词全集_陶渊明的诗集大全,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 查看详情>>

陶渊明古诗词作品: 《咏贫士·仲蔚爱穷居》 《拟挽歌辞》 《答庞参军·衡门之下》 《杂诗·丈夫志四海》 《饮酒·积善云有报》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饮酒·道丧向千载》 《咏贫士·昔在黄子廉》 《饮酒·子云性嗜酒》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先师有遗训

《扇上画赞》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