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太山上作创作背景
《清平乐·太山上作》这首词是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在游览东岳泰山时写下的。在词中,作者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世事得失的闲淡心情。词中四处化用《庄子》中的语句,却并非表达老庄思想,而是以形象语抒发情怀,显得自然而精炼。
公元1233年蒙古军占领金首都汴京,元好问被羁管于聊城(今山东聊城市)。蒙古太宗八年(1236),他获得自由,暂居冠氏(今山东冠县)。这年三月,一位友人将赴泰安,约他同行。在三十天的旅行中,他游览了东岳泰山并写下了散文《东游略记》、《游泰山》诗和这首《清平乐》词。在词中表达了对自然伟景的赞叹和对世事得失的淡薄之情。太山即泰山。
①词作于金亡后二年(1236),时作者与友人游泰山。太山,即泰山。
②落落句:杜甫《次空灵岸》:“落落展清眺”。落落:清晰的样子。
③涧壑句:《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
④井蛙句:《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井蛙:作者谦称。井底之蛙,由于受的狭小环境的局限,不知道有个大海,因此也不可能去谈论大海。
⑤醯(xi)鸡句:《庄子·田子方》载孔子见老聃问道,出来后对颜回说:“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欤!微夫子(老聃)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醯鸡:醋瓮中一种小虫(即蠛蠓)瓮子有盖盖着,不见天日;一旦揭去盖子,它就见到天了,为词人谦称。
⑥世间句:《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
作品译文
放眼远望,江山映一抹残阳。
分明莽莽苍苍。
深涧幽壑风来,万千孔穴呜呜作响,汇入松涛声悲壮。
如井蛙面临大海云涛观赏,似醯鸡看到了日远天长。
在这千峰顶上,醉眼朦胧微张;
见世间多少事务,
原来不过与秋毫相当。
公元1233年蒙古军占领金首都汴京,元好问被羁管于聊城(今山东聊城市)。蒙古太宗八年(1236),他获得自由,暂居冠氏(今山东冠县)。这年三月,一位友人将赴泰安,约他同行。在三十天的旅行中,他游览了东岳泰山并写下了散文《东游略记》、《游泰山》诗和这首《清平乐》词。在词中表达了对自然伟景的赞叹和对世事得失的淡薄之情。太山即泰山。
清平乐·太山上作: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0535.html
元好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17.html
注释①词作于金亡后二年(1236),时作者与友人游泰山。太山,即泰山。
②落落句:杜甫《次空灵岸》:“落落展清眺”。落落:清晰的样子。
③涧壑句:《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
④井蛙句:《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井蛙:作者谦称。井底之蛙,由于受的狭小环境的局限,不知道有个大海,因此也不可能去谈论大海。
⑤醯(xi)鸡句:《庄子·田子方》载孔子见老聃问道,出来后对颜回说:“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欤!微夫子(老聃)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醯鸡:醋瓮中一种小虫(即蠛蠓)瓮子有盖盖着,不见天日;一旦揭去盖子,它就见到天了,为词人谦称。
⑥世间句:《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
作品译文
放眼远望,江山映一抹残阳。
分明莽莽苍苍。
深涧幽壑风来,万千孔穴呜呜作响,汇入松涛声悲壮。
如井蛙面临大海云涛观赏,似醯鸡看到了日远天长。
在这千峰顶上,醉眼朦胧微张;
见世间多少事务,
原来不过与秋毫相当。
作者元好问资料
元好问的诗词全集_元好问的诗集大全,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查看详情>>
元好问古诗词作品: 《乐府鸟衣怨·香冷云兜》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论诗·乱后玄都失故基》 《太常引·五云楼观日华东》 《留别仲泽·避俗无机日见侵》 《江城子·江山诗笔仲宣楼》 《八声甘州·玉京岩》 《水调歌头·山家酿初熟》 《自题中州集后·万古骚人呕肺肝》 《沁园春·腐朽神奇》
古诗《清平乐·太山上作》的名句翻译赏析
- 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 - 元好问 - - 《清平乐·太山上作》
-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漳壑风来号万穷。尽入长松悲啸 - - 元好问 - - 《清平乐·太山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