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家南寺创作背景
《外家南寺》是金代诗人元好问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二联状写外家南寺的深秋暮景,景中寓情。后二联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议论警醒。诗中用秋梧、晚烟、乱蝉等富有象征意义的凄凉意象,构成一幅萧瑟黯淡的深秋图景,使读者自然而然地的体味诗人在诗中所涵咏的意味,体现了“神余象外”的艺术特点。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2)春,汴京守将西面元帅崔立发动兵变,开城投降蒙古。这一改朝换代的变乱,致使元好问与其他留守官员沦为亡国奴,于同年四月被羁管聊城(今属山东),又于蒙古太宗七年(1235)由聊城移居冠氏(今山东冠县),直到十一年(1239),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秀容(今山西忻州),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遗民生活。《外家南寺》当作于回故里不久。
1.外家:指母亲的父母家,这里指养母张氏的外家。
2.郁郁:树木枝叶茂密的样子。
3.动晚烟:在傍晚的秋风中摇摆。
4.秋偏:秋天来的太早。
5.高岸移深谷:用《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为陵。”意,言山川易位,面目全非。喻世事多变,金国被蒙古灭亡了。
6.去国:故国,指已覆灭的金朝。衣冠:士大夫、官绅。
7.梨栗:出自晋陶渊明《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后用以概括童年生活。
白话译文
茂密的梧桐随着瑟瑟秋风,轻轻晃动在黄昏的炊烟;满庭的风露袭来阵阵寒意,更觉得秋意偏侧到这边。
眼帘中,高高的河岸已变成深深的山谷;忧愁里,西坠的残阳下更怕听乱噪的鸣蝉。
离开了国都的衣冠之士啊,竟落得凄怆的今日;来到了外家的梨栗树下啊,更记起快活的当年。
我披着满头的白发已经把人间走遍;却仍到寺庙的窗下,借卧榻冷清而眠。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2)春,汴京守将西面元帅崔立发动兵变,开城投降蒙古。这一改朝换代的变乱,致使元好问与其他留守官员沦为亡国奴,于同年四月被羁管聊城(今属山东),又于蒙古太宗七年(1235)由聊城移居冠氏(今山东冠县),直到十一年(1239),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秀容(今山西忻州),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遗民生活。《外家南寺》当作于回故里不久。
外家南寺: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0413.html
元好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17.html
注释1.外家:指母亲的父母家,这里指养母张氏的外家。
2.郁郁:树木枝叶茂密的样子。
3.动晚烟:在傍晚的秋风中摇摆。
4.秋偏:秋天来的太早。
5.高岸移深谷:用《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为陵。”意,言山川易位,面目全非。喻世事多变,金国被蒙古灭亡了。
6.去国:故国,指已覆灭的金朝。衣冠:士大夫、官绅。
7.梨栗:出自晋陶渊明《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后用以概括童年生活。
白话译文
茂密的梧桐随着瑟瑟秋风,轻轻晃动在黄昏的炊烟;满庭的风露袭来阵阵寒意,更觉得秋意偏侧到这边。
眼帘中,高高的河岸已变成深深的山谷;忧愁里,西坠的残阳下更怕听乱噪的鸣蝉。
离开了国都的衣冠之士啊,竟落得凄怆的今日;来到了外家的梨栗树下啊,更记起快活的当年。
我披着满头的白发已经把人间走遍;却仍到寺庙的窗下,借卧榻冷清而眠。
作者元好问资料
元好问的诗词全集_元好问的诗集大全,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查看详情>>
元好问古诗词作品: 《梁园春·双凤箫声隔綵霞》 《壬子寒食》 《江城子·绣香奁曲》 《喜迁莺·云雷天造》 《赵大年秋溪戏鸭图·画家朱粉不到处》 《玉楼春·风穿绣幕红波皱》 《留赠丹阳王鍊师》 《人月圆·重风已隔红尘断》 《惜奴娇·画扇高秋》 《浣溪沙·百折清泉绕舍鸣》
古诗《外家南寺》的名句翻译赏析
- 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 - - 元好问 - - 《外家南寺》
- 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 - - 元好问 - - 《外家南寺》
-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 - 元好问 - - 《外家南寺》
-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 - 元好问 - - 《外家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