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归梦图·别却并州已六年鉴赏

朝代:元代 作者:元好问 出自:家山归梦图·别却并州已六年 更新时间:2021-01-15
组诗第一首,“别却并州已六年”开篇即紧扣诗题中的“归梦”二字,直抒因图兴起的情怀。游子思归,古今亦然,更何况是故乡沉沦,有家难返。“别却”二字,便道出古往今来无数流亡他乡之人那“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思归之情。“六年”之前冠一“已”字,又透露出昼思夜梦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次句紧承首句而来。弦紧绷于弓之两端,非常直,比弦更直的却是诗人的“眼中归路”。两点之间的距离,直线最短。诗人要以更短的距离嘹望归乡之路,正表现了他那望眼欲穿、思归至切的心情。诗人把抽象的乡思形象化,而且又用了比弦更直这种进一层的写法,把思念的急切表述得更足。二句如话家常,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而奔劲之气已溢于纸端,急切的思归之情已表达得无以复加。
后二句由急切转为舒缓,突然掉转笔墨,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乡图,并以“犹记”二字化实为虚,表达了诗人怀念神往的情思。祭祀时击鼓撒钱,天真烂漫的儿童们拾以为乐。回忆总是美好的,尤其是童年的事。而“掠社钱”尤为诗人所追念。诗人以此事入诗,又以春光明媚、桑榆嫩绿、自家的门巷映照其中的美丽环境衬托,表现了他对故乡的神往。然而如今的家乡已被蒙古铁蹄蹂躏,昔日的太平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犹记”二字传出多少事往人非的感慨。后二句回扣诗题但又不囿于诗题所及图中的画面,而是展开想像的翅膀,由此联想到无数往事,从童年趣事中选择了一件最引人思念的事,放入再创造出的情境中,并用“犹记”二字,挟情韵而出之,既合题意,又无呆滞之嫌,确为以情写景的妙笔。从章法上看,前二句脱口而出,诗势峻急;后二句回应前面的急切之情,但转为舒缓,以景结情,余意深长,给人以无穷的遐思神往,得张弛之妙。

家山归梦图·别却并州已六年: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10698270428709.html

元好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17.html

《家山归梦图三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写实,将愉快的童年趣事娓娓道来,以记忆中的的平静快乐对比现实社会的战乱纷争,不动声色地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对战乱的深切厌恶。第二首前两句写画中之景,回忆家乡壮丽景色,后两句回归冷酷现实。第三首以元蒙兵的破竹之势与金朝之节节败退两相对照,流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失望和前途未卜的迷茫。全诗情感前后照应,层层递进。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诗人登进士第后,没选上官职,闲居汴京。每日和京中文人交游酬唱。当时,友人李平甫为他画了家乡的系舟山图,座主赵秉文,吏部尚书杨云翼,以及友人刘昂霄、赵元等人,都相继为此画题诗,抒发那深沉的思乡之情。这一切,都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美好回忆,触动了诗人的归思。于是,他慨然提笔写下了这三首七绝。

作者元好问资料

元好问

元好问的诗词全集_元好问的诗集大全,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查看详情>>

元好问古诗词作品: 《朝中措·秋鸿社燕偶相逢》 《少室南原·地僻人烟断》 《浪淘沙令·春瘦怯春衣》 《出镇州·汾水归心日夜流》 《浣溪沙·芍药初开百步香》 《木兰花慢·流年春梦过》 《前人·万里承平一梦间》 《三乡杂诗·梦寐沧洲烂熳游》 《鹊桥仙·同钦叔钦用赋梅》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郁郁围城度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