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斋书事创作背景

朝代:元代 作者:元好问 出自:内乡县斋书事 更新时间:2021-01-15
《内乡县斋书事》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诗人临危受命上任伊始,深夜与府衙处理公务时所思所感,表现了诗人既不忍心向衣食无着的百姓催科,又深为无粟佐军、军无储粮而忧虑的矛盾痛苦的心绪。全诗词意沉郁,情调悲凉,充分反映了诗人的痛苦,真实动人。
该诗作于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诗人任内乡县令不久。当时山西、河北、山东诸路州县已被蒙军占领,全国的一切赋役全压在河南人民身上。加上水、旱、虫灾,人民苦不堪言而军队在前线与强敌对抗,没军粮。诗人受命于危难之际既为县令催逼赋税急迫,又面对家无颗粒的人民,忧心如焚,夜不能寐,故学远祖元结《春陵行》而赋《内乡县书斋事》以达下情。

内乡县斋书事: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10662680428447.html

元好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17.html

注释
①内乡:今河南内乡。县斋:县衙内住所。书事:书写事情。
②公庭:就是公堂,官府办公的地方。夜已分:前后半夜的分界,指到后半夜。
③寸心:即内心。心位于胸中方寸之地,因此称为寸心。牢落:孤寂、无所寄托。百忧薰(xūn):各种忧愁使人烦闷。薰,薰蒸,潮湿闷热。诗里喻烦闷。
④催科:催收租税的法令科条。无政:没有什么政绩。堪:经得起。书考:记录官员考核的政绩。
⑤与:介词,义同“为”。佐军:资助军队的粮饷等。
⑥沧浪:就是汉水。古人多以“沧浪”喻隐居之地。诗里是泛指隐居的江湖去处。
⑦舂(chōng)陵老使君:指诗人远祖元结。元结,字次山,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官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到官未五十日”,上司发来的征调文书就多达二百余封。元结有感于征敛之苦,先后作《舂陵行》、《贼退示官吏》二诗,反映百姓疾苦,并直言指斥官府催租逼税,比“山贼”更残酷。舂陵,古地名,治所在今湖南宁远西北。道州即为舂陵故地。使君,古时对州府长官的称呼,这里指元结。
⑧“远祖”句:诗人原有自注。远祖,许多代以前的祖先。“思欲”二句,原出《贼退示官吏》诗。这里是元好问误记。委符节,丢下符节,意思是弃官不做。委,委弃,丢弃。符节,朝廷授权做地方官员的凭信。刺船,撑船,这里是用来指代隐逸山水。子美,杜甫的字。
白话译文
待群吏从公堂渐渐散去,静悄悄已到那半夜时分,孤寂的寸心无所托寄,百种的忧愁如火蒸薰。
催讨赋税无政绩,我无法经受官府考核的条文,只因为谁还拿得出粟米,来帮助缺粮的官军?
饥饿的老鼠围绕床脚,叫吱吱就像要诉说酸辛,惊惶的乌雀啼噪月下,悲切切真令人不堪听闻。
扁舟一叶,我没能顺沧浪飘浮远去,深深愧对,我家舂陵老使君。

作者元好问资料

元好问

元好问的诗词全集_元好问的诗集大全,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查看详情>>

元好问古诗词作品: 《寄钦用·憔悴京华苜蓿盘》 《征人怨·瀚海风烟扫易空》 《望崧少·崧少飞来昆阆山》 《沁园春·青红花柳争妍》 《太常引·十年流水共行云》 《杨柳》 《婆罗门引·亦名菊潭秋》 《马坊冷大师清真道院》 《赋瓶中杂花·昨日桃花锦片新》 《光武台·东南地上游

《内乡县斋书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