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流年春梦过鉴赏

朝代:元代 作者:元好问 出自:木兰花慢·流年春梦过 更新时间:2021-01-15
上片追忆过去,感慨如今。年少时踌躇满志,随处欢游,而今故土沦丧,忧愁萦怀。起笔抒发对于岁月光阴的感叹。“记书剑”二句,说词人少年时就已身怀文武全才,入西州径取功名。面对着使人快意的壮美山河,元好问也曾经过着仗剑游侠,裘马轻狂,挥金如土的生活。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接下来笔锋一转,写到了国家兴亡事,作者的语气立刻变得沉郁和凝重了。“兴亡事,天也老,尽消沉、不尽古今愁”句,抒发词人对国事的忧心。接下来的两句对子,霸陵原和凝碧池都从古人诗意里来,可谓虚景。而词人眼前曾经的“得意江山”也已经不复“得意”,到这时,抒情到了一个高潮,这样的高潮,需要沉默来解释,于是节拍戛然而止,也可以叫做歇拍。在思想或者情感需要停顿转换的时候,这个对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描写的意境,又是这样鲜明生动。且在手法上以虚寓实,形象地描绘了金末社会的衰败景象,这也正是词人的思想由积极用世变为消极避世的原因。
下片援引古人,抒发怀抱,欲追步前贤,归隐山林,射虎南山,远避尘俗。感慨为功名而四处奔走的碌碌岁月。风流是封建士人向往的境界,风雅时尚,文采精神,对于风流人生的追逐似乎已经成为读书人情不自禁的系念,然而梦终归要醒,青春总是要匆匆了结。词人萌发了这样的念头,但毕竟当时在壮年,所以幻想着退隐后风流慷慨的生活情景。“待射虎南山,短衣匹马,腾踏清秋”便是抒发这样的情怀。词人一直就想过简单自然的隐居生活,并不一定是一种对于现实的逃避。本性喜欢和“道相合而意相得”的朋友们游览山川,饮酒高论而已。古人的读书做官与读书山林一样对词人产生影响,所以词人自身也充满了出世和入世的矛盾。接着词人问自己“黄尘道,何时了”,语气疲累,倦怠。结句又回到创作本意上来,是对题解的一个照应。故人分手时长,当然想念彼此,应该是怪自己常常留滞不前的吧。“只问寒沙过雁”言岁月迁延的沧桑,“几番王粲登楼”则是在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慨了。词人也和当年的王粲一样,有了进退危惧的心理。所以有沉雄郁结之态。“几番”更见其屡经挫折,壮怀难伸。
全词用语豪迈劲健,抒情沉郁深切。用典自然,化用前人词句也很妥帖,尤其“落日”两句,生动地再现金末社会风貌,表达含蓄凝练,言约意丰。

木兰花慢·流年春梦过: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0444.html

元好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17.html

《浣溪沙·史院得告归西山》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既写了放归西山,万顷风烟,可以把酒发狂,又写了昔日曾人翰林倍感拘束;下片写性本闲散,文章无用,重申喜得“狂夫”之乐,结句以醉后放歌与首句对应,抒发了其获得解脱的欢欣之情。全词直抒胸臆,酣畅淋漓。
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元好问赴汴京应试博学宏词科合格,被授予国史馆编修,留在汴京。正大二年(1225)夏天,因个性与京师的政治斗争不合而西归嵩山隐居,该词便作于请长假得到批准的时候。

作者元好问资料

元好问

元好问的诗词全集_元好问的诗集大全,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查看详情>>

元好问古诗词作品: 《王烈泉·日餐石髓旨如饴》 《为邓人作诗》 《紫牡丹·天上真妃玉镜台》 《天仙子·水曲桥平双燕语》 《沁园春·青红花柳争妍》 《鹧鸪天·少日骊驹白玉珂》 《续小娘歌·山无洞穴水无船》 《鹧鸪天·绿袖垂肩士女图》 《朝中措·瑞云浮动酒波红》 《三奠子·上高城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