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战处·虎掷龙拿不两存赏析
“虎掷龙拿不两存,当年曾此赌乾坤。”首联破空而来,入手擒题,叙写了楚汉当年以乾坤为赌注,势不两存的争战局面。诗人登临楚汉战处,很自然想起了当年楚汉双方,像猛虎在腾掷,像神龙相搏持,残酷战斗,誓不两存,在这里,把世界作为赌注来比输赢。这一联,“虎掷龙拿”,写出了当年争战的激烈;“不两存”,点明了争战态度的尖锐决绝;“赌乾坤”则表明了他们争战的规模之大。两句诗,就把楚汉争战的全局表现出来了。而“赌乾坤”三字,更透露出了他们争战的目的,不是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而是为自己在争夺天下,一个“赌”字,把这场严酷的争战戏剧化,表明了诗人对这场争战的批判含义。
“一时豪杰皆行阵,万古河山自壁门。”颔联承首联,继续叙写楚汉争战两军对峙,壁垒森严的阵势。一时的英雄豪杰,都参加到战争的行列中来,一个“皆”字,表现了参与这场战争的人员之多。万古河山,本来就是它坚固的门户。一个“自”字,突现出了双方凭险而据,争战对峙的形势。
“原野犹应厌膏血,风云长遣动心魂。”颈联由叙写史实转为议论,抒写了诗人对这种“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的战争的厌恶之情。战争中消耗的都是民脂民膏,原野上流淌的都是士卒的鲜血。“原野”“犹厌”,足见损耗的民脂民膏之巨,流淌的鲜血之多,连广阔的原野也吸足了,再也不堪忍受了。一个“厌”字,写出了战争造成的财务的损耗、人民生命牺牲的惨重。楚汉战争距诗人所处的时代已经一千四百多年了,但凭眺当年战场遗迹,遥想当年战争的风云,仍然使人动魄惊心。
“成名竖子知谁谓,拟唤狂生与细论。”尾联,引用晋代阮籍的话作结,并提出疑问,显示了诗人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英雄们的鄙夷之情。所谓“竖子成名”究竟说的是谁。有人说是指刘邦,有人说是指司马懿和曹操。因此,诗人想唤起狂生阮籍,问个究竟。这个结尾,颇有“篇终接混茫”之妙。“成名竖子知谁谓”,无论是刘邦也好,还是司马懿和曹操也好,正因为他们与他们的敌手“虎掷龙拿不两存”地“赌乾坤”,才造成了“原野犹应厌膏血”的浩劫,才使得“风云长遣动心魂”,他们这些成名的“英雄”,有何功可夸,何绩可赞。“知谁谓”一个问句,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鄙夷、讥讽,表现了诗人对造成生灵涂炭,将士骨枯的战争的批判,“拟唤狂生与细论”,细论什么,“知谁谓”,实际上诗人心中已有了明确的答案,但用一“拟唤”,用一“细论”,则使得这个结尾余味无穷,引人遐想,有了“含不尽之意”的韵致。
该诗一二联,叙写了楚汉争战史实;三四联由叙而议,抒发了诗人对不义战争的否定,对建立在膏血盈野的基础上的所谓成名英雄的讥讽之情。
诗人身处末世,与阮籍“穷途顿足而返”的心境很相似,故常以老阮自比。在该诗中,元氏亦是站在生灵尽丧的立场上,对古代为一己之目的争斗的个人野心家进行严厉的批判,其中“厌”字下得极其沉痛,前四句写斗争之尖锐、阵势之浩大,都是为此字作铺垫的。篇末二句意味颇丰,“成名竖子”当包括为私利残害生灵的一切野心家,包括当时的蒙古贵族。
蒙古军南下攻打金朝,至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金朝河北郡县绝大部分丧失,金中都处在蒙古军包围之中。是年七月,金宣宗“贞祐南渡”抵达南京。该诗是诗人避乱河南暂居登封时所作。
“一时豪杰皆行阵,万古河山自壁门。”颔联承首联,继续叙写楚汉争战两军对峙,壁垒森严的阵势。一时的英雄豪杰,都参加到战争的行列中来,一个“皆”字,表现了参与这场战争的人员之多。万古河山,本来就是它坚固的门户。一个“自”字,突现出了双方凭险而据,争战对峙的形势。
“原野犹应厌膏血,风云长遣动心魂。”颈联由叙写史实转为议论,抒写了诗人对这种“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的战争的厌恶之情。战争中消耗的都是民脂民膏,原野上流淌的都是士卒的鲜血。“原野”“犹厌”,足见损耗的民脂民膏之巨,流淌的鲜血之多,连广阔的原野也吸足了,再也不堪忍受了。一个“厌”字,写出了战争造成的财务的损耗、人民生命牺牲的惨重。楚汉战争距诗人所处的时代已经一千四百多年了,但凭眺当年战场遗迹,遥想当年战争的风云,仍然使人动魄惊心。
“成名竖子知谁谓,拟唤狂生与细论。”尾联,引用晋代阮籍的话作结,并提出疑问,显示了诗人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英雄们的鄙夷之情。所谓“竖子成名”究竟说的是谁。有人说是指刘邦,有人说是指司马懿和曹操。因此,诗人想唤起狂生阮籍,问个究竟。这个结尾,颇有“篇终接混茫”之妙。“成名竖子知谁谓”,无论是刘邦也好,还是司马懿和曹操也好,正因为他们与他们的敌手“虎掷龙拿不两存”地“赌乾坤”,才造成了“原野犹应厌膏血”的浩劫,才使得“风云长遣动心魂”,他们这些成名的“英雄”,有何功可夸,何绩可赞。“知谁谓”一个问句,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鄙夷、讥讽,表现了诗人对造成生灵涂炭,将士骨枯的战争的批判,“拟唤狂生与细论”,细论什么,“知谁谓”,实际上诗人心中已有了明确的答案,但用一“拟唤”,用一“细论”,则使得这个结尾余味无穷,引人遐想,有了“含不尽之意”的韵致。
该诗一二联,叙写了楚汉争战史实;三四联由叙而议,抒发了诗人对不义战争的否定,对建立在膏血盈野的基础上的所谓成名英雄的讥讽之情。
诗人身处末世,与阮籍“穷途顿足而返”的心境很相似,故常以老阮自比。在该诗中,元氏亦是站在生灵尽丧的立场上,对古代为一己之目的争斗的个人野心家进行严厉的批判,其中“厌”字下得极其沉痛,前四句写斗争之尖锐、阵势之浩大,都是为此字作铺垫的。篇末二句意味颇丰,“成名竖子”当包括为私利残害生灵的一切野心家,包括当时的蒙古贵族。
楚汉战处·虎掷龙拿不两存: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11016926429385.html
元好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17.html
《驱猪行》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杂言古风。该诗从表面看,是写农民驱赶豪猪的情形,但实际上却另有讽喻,是借题发挥,真实具体、哀恸感人地反映了金、蒙战争之际,人民遭受的租赋徭役之苦。蒙古军南下攻打金朝,至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金朝河北郡县绝大部分丧失,金中都处在蒙古军包围之中。是年七月,金宣宗“贞祐南渡”抵达南京。该诗是诗人避乱河南暂居登封时所作。
作者元好问资料
元好问的诗词全集_元好问的诗集大全,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查看详情>>
元好问古诗词作品: 《临江仙·谁唤提壶沽美酒》 《江城子·绣香奁曲》 《浪淘沙令·春瘦怯春衣》 《北渡·道旁僵卧满累囚》 《昆阳·古木荒烟集暮鸦》 《梁园春·上苑春浓昼景闲》 《乡郡杂诗·一沟流水几桥横》 《临江仙·清晓千门开寿宴》 《杂著·半纸虚名百战身》 《满庭芳·妆镜韶华》
古诗《楚汉战处·虎掷龙拿不两存》的名句翻译赏析
- 成名竖子知谁谓,拟唤狂生与细论 - - 元好问 - - 《楚汉战处·虎掷龙拿不两存》
- 一时豪杰皆行阵,万古河山自壁门 - - 元好问 - - 《楚汉战处·虎掷龙拿不两存》
- 虎掷龙拿不两存,当年曾此赌乾坤 - - 元好问 - - 《楚汉战处·虎掷龙拿不两存》
《楚汉战处·虎掷龙拿不两存》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楚汉战处·虎掷龙拿不两存》- - 赏析 - - 元好问
- 古诗《楚汉战处·虎掷龙拿不两存》- - 注释译文 - - 元好问
- 古诗《楚汉战处·虎掷龙拿不两存》- - 创作背景 - - 元好问
- 古诗《岐阳·百二关河草不横》- -注释译文 - - 元好问
- 古诗《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创作背景 - - 元好问
- 古诗《摸鱼儿·楼桑村汉昭烈庙》- -鉴赏 - - 元好问
- 古诗《木兰花慢·游三台》- -注释译文 - - 元好问
- 古诗《清平乐·太山上作》- -鉴赏 - - 元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