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渔村图作品注释
“黄叶”句: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家在江南黄叶村”。
相就:相近。一烟棹(zhào):一只冒着炊烟的小船。棹:桨。此指船。
老妪(yù):老年妇女。具炊:做饭。
渔官:主管鱼税的官员。竭泽:指渔官把渔民的收获搜刮一尽。
黄:蟹黄。
瓠(hù):瓠瓜,可做菜食。
撷(xié):摘取。共:通“供”。萑(huán)席:用萑苇编制的席子。共萑席:席地而坐吃饭。
[8]垂竿:垂钓。
毰毸(péisāi):又称陪鳃,羽毛张开的样子,此形容落叶。
了无:完全没有。
[11]远哀:深远的哀愁。
[12]园绮:指汉初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和甪里先生。四人不满秦朝统治,隐于商山,采灵芝为食。因年老须眉皆白,称“商山四皓”。汉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拟废太子另立戚夫人之子,吕后用张良计,请来“商山四皓”作太子宾客,高祖遂言太子:“羽翼成矣”。打消废太子的计划。(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13]留侯:即张良,因封于留,故称。
尤可是作者笔下这难得的静谧、悠远的秋水渔村图,有着“霜前渔官未竭泽”的前提,也就是说这一景象,仅存在于渔官尚未将渔民的收获全部搜刮尽前,渔民生活的艰辛,官府的苛敛等尽在不言之中,这种艺术表现,既富含蓄之妙,又使作品有超出原画的认识价值,读者不可不察。
相就:相近。一烟棹(zhào):一只冒着炊烟的小船。棹:桨。此指船。
老妪(yù):老年妇女。具炊:做饭。
渔官:主管鱼税的官员。竭泽:指渔官把渔民的收获搜刮一尽。
黄:蟹黄。
瓠(hù):瓠瓜,可做菜食。
撷(xié):摘取。共:通“供”。萑(huán)席:用萑苇编制的席子。共萑席:席地而坐吃饭。
[8]垂竿:垂钓。
毰毸(péisāi):又称陪鳃,羽毛张开的样子,此形容落叶。
了无:完全没有。
[11]远哀:深远的哀愁。
[12]园绮:指汉初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和甪里先生。四人不满秦朝统治,隐于商山,采灵芝为食。因年老须眉皆白,称“商山四皓”。汉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拟废太子另立戚夫人之子,吕后用张良计,请来“商山四皓”作太子宾客,高祖遂言太子:“羽翼成矣”。打消废太子的计划。(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13]留侯:即张良,因封于留,故称。
题渔村图: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11719348432240.html
虞集: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59.html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首先描述画的背景,秋季的江南渔村,渔翁闲坐槐根,小舟冒着炊烟,老妇整治饭食,人们席地而坐共享鱼蟹疏食,诗将画中景象描述得历历如在眼前。诗的后半部分着重描写了一个垂竿隐士的神情意态,及由此引发的思绪。垂钓的隐士是画面的主体,诗中的隐士心无杂念,任晚风吹拂,落叶飘零,不在意能否钓得到鱼,也没有国家兴亡的哀愁,是一位忘怀得失的隐者。诗人以为钓者较之“商山四皓”更为高妙。因为隐居食芝的四皓,最终还是被张良用计迫出为官。结尾两句是作者的感慨,意谓不要将垂钓者的名姓传播到世间,让他随这张秋水渔村图卷藏起来吧,流露出对钓者风范的高度称许之情。尤可是作者笔下这难得的静谧、悠远的秋水渔村图,有着“霜前渔官未竭泽”的前提,也就是说这一景象,仅存在于渔官尚未将渔民的收获全部搜刮尽前,渔民生活的艰辛,官府的苛敛等尽在不言之中,这种艺术表现,既富含蓄之妙,又使作品有超出原画的认识价值,读者不可不察。
作者虞集资料

虞集的诗词全集_虞集的诗集大全,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 查看详情>>
虞集古诗词作品: 《寄丁卯进士萨都剌天锡》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苏武慢·放棹沧浪》 《蝶恋花·细翦金英》 《舟次湖口》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桂体》 《苏武慢·皓月清霜》 《院中独坐》 《风入松·频年清夜肯相过》 《苏武慢·十载燕山》
古诗《题渔村图》的名句翻译赏析
- 黄叶江南何处村,渔翁三两坐槐根 - - 虞集 - - 《题渔村图》
- 隔溪相就一烟棹,老妪具炊双瓦盆 - - 虞集 - - 《题渔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