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鉴赏
这首词是写与故人相别的情景,纯用白描的方法,从“极浦送别”写到帆影消失在“浪如雪”的碧江中,把去者和住者依依惜别的真挚感情,十分细腻地表现出来。王湘绮说孙词写“常语常景,自然风采”,这首词正体现了这一艺术特色。
词的上片,概括地写“故人相送”的地点和心情。原来“离棹逡巡欲动”的原因,故人赶来相送,那无穷的离愁,不尽的祝愿,依依难舍的心情,都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去住心情知不共”一语,在结构上来说,既是上片的结句,又是下片的过渡。从传达手法上来说,它是语常而意新,语浅而意深,描绘了更为广阔、更为深邃的美的境界。在去者此时此刻不免有“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之感;而在住者则自然而然地要在内心里发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的疑问。这句话写的常景常情,但它所包含的意义和韵味,大大地超出了它的语言框架,值得去思索和玩味。
下片十五前三句是铺叙宴别时的情景,是“故人相送”的具体描绘。后三句是写住者伫立凝望的神情,是依依惜别的形象刻画。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情和景,而词人却把它写得别有风采。故人举行丰盛的惜别宴会,捧着满杯的酒,向去者表示美好的祝愿。然而别易会难,聚少离多,在这“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孙光宪《清平乐》)的时候,那穿着绮罗的美人,必会“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孙光宪《何满子》)。那奏着丝管的美人,必会发出“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谒金门》)的感叹。这一个“愁”字,一个“咽”字,把住者黯然销魂的心情形象地表现出来。“回别,帆影灭,江浪如雪”,是以景语总结全词,一句一韵,一韵一顿。他那伫立极浦,目送征帆,一直看到帆影消失在浩渺的烟波之中,但江上的浪涛卷起千堆雪,而他还在伫立凝思,种种神情心事,婉曲传出。这情景很像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的“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和《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他们都是用同一机杼,构造出一个余味无穷的审美意境,都是不言情而情自见。不言愁而愁自深。不过李白写的是当时当地的真实生活,是实写;而作者在这里所写的是想象。是想到“挥手自兹去”以后,故人的一往情深,不忍离别,伫立极浦。如痴如醉的情状,是虚写。以实写虚,或者以虚写实,都是含蓄美最常见、最一般的表现手法。他写的现象是具体的,是有限的,但他辐射出来的内涵却是抽象的、无限的,耐人深思、耐人咀嚼的,因而具有更好的、感人的艺术魅力。吴梅认为“孟文(孙光宪)之沉郁处,可与后主并美。”又说:“俊逸语,亦孟文独有。”这首词的下片的沉郁,上片的俊逸,确实是不容易达到的艺术境界。
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2500.html
孙光宪: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76.html
《后庭花·石城依旧空江国》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孙光宪的作品。这是一首怀古词,吟咏陈后主贪色亡国之事,蕴含着对陈后主沉湎酒色、不恤国事的谴责之意。
作者孙光宪资料
孙光宪的诗词全集_孙光宪的诗集大全,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 查看详情>>
孙光宪古诗词作品: 《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浣溪沙·风递残香出绣帘》 《更漏子·今夜期》 《河传·花落》 《秋残·又是秋残也》 《怀翁宏·独夜思君切》 《竹枝·乱绳千结绊人深》 《夜坐·帘卷竹轩清》 《采莲·菡萏香连十顷陂》 《杨柳枝词·万株枯槁怨亡隋》
古诗《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的名句翻译赏析
- 金船满捧,绮罗愁,丝管咽。回别,帆影灭,江浪如雪 - - 孙光宪 - - 《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
- 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 - 孙光宪 - - 《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
《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 - 注释译文 - - 孙光宪
- 古诗《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 - 鉴赏 - - 孙光宪
- 古诗《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 - 创作背景 - - 孙光宪
- 古诗《渔歌子·泛流萤》- -创作背景 - - 孙光宪
- 古诗《浣溪沙·乌帽斜欹倒佩鱼》- -作品注释 - - 孙光宪
- 古诗《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评析 - - 孙光宪
- 古诗《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赏析 - - 孙光宪
- 古诗《临江仙·暮雨凄凄深院闭》- -创作背景 - - 孙光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