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乱后杂诗鉴赏
这组诗内容是写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围攻并攻陷汴京的过程,即宋朝军民在汴京保卫战中的表现。这就是吕本中歌咏的对象。当时吕本中正在围城中间,目睹了这场战争。所以,以这样重要的一个诗人,写这么重大的一个主题,诗又写得好,于是钱钟书将这组作品选到《宋诗选注》中。钱先生在这个标题下一共选了三首诗,他在题下注中说,这组诗原有五首,都是五律,他从中选了三首。莫砺锋认为吕本中这组《兵乱后杂诗》原来的数目不是五首,而是二十九首。《东涞外集》中记载的就是二十九首诗,钱钟书是根据《瀛奎律髓》中选的五首再选的。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徽、钦二宗和唐明皇一样,沉醉于歌舞升平,弃李纲、宗泽等如敝屣,最终招来“靖康耻”而坐井观天于绝域。神州陆沉,激起诗人无比义愤,矛头直指“报国宁无策,全躯各有词”的误国奸佞,并对“破家”的广大人民寄予无限同情。这便是第二首(“万事多翻复”)前半首的诗意。这首诗的后半部抒发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金兵掳掠,粮食匮乏,饿莩遍野,“路有冻死骨”,诗人欲举杯消愁,但是,杯满灰尘,有愁也浇不得,悲愤之情又更深了一层。尾联采用以景结情法,写得最好。周邦彦化用刘禹锡《乌衣巷》写的《西河》词可以做为诠释:“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落寞惆怅的心境十分相似,但缺乏切肤之痛,且含蓄的程度也不够。因为周邦彦乃发古之幽思,并无国破家亡的亲身体会。
兵乱后杂诗: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2674.html
吕本中: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775.html
《连州阳山归路》是宋代诗人吕本中创作的七言绝句。诗是作者避地岭外,从广东返归湖南途中所作。写羁旅生活,把病体衰颓的苦楚与伤时避乱的忧愤交织在一起。前两句纪实,后两句抒情。“不知”、“强言”极其微妙地刻画了儿女把避地当胜游的无知心理。
建炎四年(1130),吕本中避乱南行,至连州。这首诗是他离开连州北归时作,抒发的是流亡途中的愁苦心情。
作者吕本中资料

吕本中的诗词全集_吕本中的诗集大全,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 查看详情>>
吕本中古诗词作品: 《正月十三日河堤上作》 《寄刘彦冲兼寄胡原仲刘致中》 《和邢子坚韵》 《送宁子仪·洪波奔放不停尘》 《送程伯禹·疾病因循懒出门》 《初抵曹南·并足经庭右》 《有怀宿州城北因作诗寄才仲》 《寄张仲宗·闻道张夫子》 《谢方倅惠炭》 《偶作·鄙夫养病苦不足》
古诗《兵乱后杂诗》的名句翻译赏析
- 积忧全少睡,经劫抱长饥。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 - - 吕本中 - - 《兵乱后杂诗》
- 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 - - 吕本中 - - 《兵乱后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