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师道的诗 > 登快哉亭 >创作背景的意思

登快哉亭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 作者:陈师道 出自:登快哉亭 更新时间:2018-01-23

《登快哉亭》是北宋诗人陈师道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作者登临快哉亭所见,从请江流泉、夕阳暮霭到飞鸟奔云,逐层描写,勾画出一幅景色明丽的山野夕照图。文末宕开一笔,以游兴未尽而“须还”,反衬景物的美丽迷人。诗中“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两句,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隐隐透出诗人安闲自若的心情和向往自由的心愿,笔法不凡。全诗简洁精练、苍劲有力,外表浑朴而意味深长。

宋神宗熙宁(1068年—1077年)末年,李邦直持节徐州,在唐人薛能建阳春亭旧址重建一亭,后被苏轼命名为快哉亭。此诗为元符元年(1098年)陈师道任徐州教授时游览快哉亭之景所作。

登快哉亭: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8476.html

陈师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812.html

注释

(1)快哉亭: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名称为苏轼所取。

(2)“城与”二句:言徐州城建在一湾清澈的江水之畔,泉水由乱石间汨汨流出。与,共。

(3)“夕阳”二句:落日刚刚隐没,云雾在山中升起,形容晚景。初隐地,刚刚沉入地平线下。暮霭,黄昏时山林间升起的雾气。

(4)度鸟:飞鸟。李白诗云:“天涯有度鸟。”何向:飞向哪儿。杜甫诗:“途远欲何向。”

(5)奔云:流云。自闲:指云悠然舒卷。

(6)“登临”二句:意谓家中有稚子候门,只得未尽兴而返。稚子,指家中幼儿。

译文

一条蜿蜒曲折的江水,绕着城墙缓缓地流淌;泉水穿过乱石,溅起阵阵水花,发出哗哗的声响。远处,西下的太阳刚刚隐入地平线,层层暮霭就遮住了重重山冈。那空中的鸟儿急忙地飞翔,不知道它要飞向何方;天上飘浮流动的白云,是那么的悠闲,和我的心情一样。我站在快哉亭上游兴正浓,留连忘返;忽然想到家中的小孩子正在等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迷人的地方。

作者陈师道资料

陈师道

陈师道的诗词全集_陈师道的诗集大全,陈师道(1053-1102年1月19日)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 查看详情>>

陈师道古诗词作品: 《秋怀·昨日山中云》 《宿深明阁·缥缈金华伯》 《和吴子副知海斋》 《览胜亭·断岸通横水》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 《寄送定州苏尚书》 《戏元弼·浊泾清渭不同源》 《别宝讲主·此地相逢晚》 《寄答王直方》 《谢王立之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