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 作者:杨炎正 出自: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更新时间:2018-01-27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是宋代词人杨炎正于淳熙五年(1178年)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写景,叙述登上高楼后饮酒赋诗,纵目远眺,眼前展现出一幅空旷辽阔的秋日江山图。下阕抒情,描写北望中原,感慨神州沉陆,自己有心报国,却无路请缨。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淳熙五年(1178年),词人与辛弃疾二人从水路旅游,经过扬州,登上了多景楼,感怀伤景,不能自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71385.html

杨炎正: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829.html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阕九句四平韵、下阕十句四平韵。

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北临长江,登之可以极目望远。

寒眼:眼睛被江上冷风吹得发涩,感到寒意。

不胜秋:禁不住秋天的愁苦。

发兴:引发兴致。

舒:伸展。

卷:卷起。

巧:善于。

然:助词,表状态。

岁晚:晚年,暮年。

若为:怎样。

分付:交付。

白话译文

深秋季节,江面空阔,一阵寒风吹来,眼睛被吹得发涩,顿感寒意,让我这个他乡之客不胜秋意悲凉。为了驱散这些忧愁,我呼酒登楼,登上了多景楼的最高处。倚栏四望,江山壮丽如画,巧夺天工。长江波涛汹涌,那下面的鱼龙应当正在一唱一和地悲啸着吧,而我却没有赋诗吟愁这样的闲情逸致。江上的寒风霜露总是善于欺负客居之人,将它们的寒气吹入我的衣裘中,让我顿感寒冷。

寒意让我顿时清醒,满腔豪情都化成感慨,望着神州大地徒然兴叹悲鸣。我一直胸怀报国壮志,却报国无门,空自白了鬓间须发。平生空有一腔意气,现在却只剩了憔悴,暮年已至,如何能再有作为,一展襟怀?只有这江上的明月和那沙鸥能够了解我的心意,就让它们陪我度此残生吧。

作者杨炎正资料

杨炎正

杨炎正的诗词全集_杨炎正的诗集大全,杨炎正,字济翁,庐陵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查看详情>>

杨炎正古诗词作品: 《水调歌头·寒眼乱空阔》 《寿宫使余丞相》 《竹·此君清苦真吾似》 《洞仙歌·带湖佳处》 《送竹根香炉与人》 《水调歌头·踏碎九街月》 《送钱文季赴阙》 《寿周益公·一相今年老》 《桃源忆故人·尊前未语眉先皱》 《满江红·豹尾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