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注释译文
注释
添字丑奴儿:词牌名。又名”添字采桑子“。”丑奴儿“”采桑子“同调而异名。添字,在此词中具体表现为:在”丑奴儿“原调上下片的第四句各添入二字,由原来的七字句,改组为四字、五字两句。增字后,音节和乐句亦相应发生了变化。据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此首又见《广群芳谱》卷八十九(卉谱三)芭蕉,调为《采桑子》,词句亦与《采桑子》同而非《添字丑奴儿》。其词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展馀光分外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点霖霪,似唤愁人,独拥寒衾不忍听。”按《全芳备祖》国内无刊本(董康《书舶庸谈》云:日本有元刊本),但各抄本均作《添字丑奴儿》。《花草粹编》云“添字”,是陈耀文所见本当亦相同。《广群芳谱》作《采桑子》,殆为编者汪灏等所妄改,不足据。
中庭:即庭中,庭院里。
舒卷:一作“舒展”,在此可一词两用,舒,以状蕉叶;卷,以状蕉心。且“卷”有通“婘”之训,谓好貌。馀清:今本多作“馀情”,“情”字在此其意似欠当,因此词上阕旨在咏物并非简单的拟人之法。馀清,意谓蕉叶舒卷;蕉心贻人以清凉舒适之感。视“清”字为“情”字的谐音,其意似胜于径用“馀情”二字。
霖(lín)霪(yín):本为久雨,此处指接连不断的雨声。
北人:指北方被金国占领的北宋故地的人。这里指词人自己。
白话译文
不知是谁在窗前种下的芭蕉树,一片浓阴,遮盖了整个院落。叶片和不断伸展的叶心相互依恋,一张张,一面面,遮蔽了庭院。
满怀愁情,无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时分下起了雨,点点滴滴,响个不停。雨声淅沥,不停敲打着我的心扉。我听不惯,于是披衣起床。
下阕写夜景,兀地揭起。“伤心枕上三更雨”,本来就夜深不寐,苦不堪言,可偏偏三更头上,又吹来一阵寒风,打下三二滴疏雨。“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那点滴霖霪的雨滴打在芭蕉上,不啻是打在自己备受创伤的心上。她想起失去的家园,死去的丈夫,想到动荡不安的时局和苟且无能的赵构小朝廷,想到不知何时才能“相将过淮水”,自然是要“愁损北人”,更加没法入睡,只得披衣而起,独抱浓愁待天晓了。结拍的“起来听”是指词人坐起来倾听雨声,此乃无奈之词。其寓意当是:“北人”不像“南人”那样,对雨打芭蕉之声习以为常,照样酣睡,因为“南人”不像“北人”那样怀有浓重的家国之感。
全词篇幅短小而情意深蕴。语言明白晓畅,能充分运用双声叠韵、重言叠句以及设问和口语的长处,形成参差错落、顿挫有致的韵律;又能抓住芭蕉的形象特征,采用即景抒情,寓情于物,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抒发国破家亡后难言的伤痛;用笔轻灵而感情凝重,体现出漱玉词语新意隽、顿挫有致的优点。
添字丑奴儿:词牌名。又名”添字采桑子“。”丑奴儿“”采桑子“同调而异名。添字,在此词中具体表现为:在”丑奴儿“原调上下片的第四句各添入二字,由原来的七字句,改组为四字、五字两句。增字后,音节和乐句亦相应发生了变化。据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此首又见《广群芳谱》卷八十九(卉谱三)芭蕉,调为《采桑子》,词句亦与《采桑子》同而非《添字丑奴儿》。其词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展馀光分外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点霖霪,似唤愁人,独拥寒衾不忍听。”按《全芳备祖》国内无刊本(董康《书舶庸谈》云:日本有元刊本),但各抄本均作《添字丑奴儿》。《花草粹编》云“添字”,是陈耀文所见本当亦相同。《广群芳谱》作《采桑子》,殆为编者汪灏等所妄改,不足据。
中庭:即庭中,庭院里。
舒卷:一作“舒展”,在此可一词两用,舒,以状蕉叶;卷,以状蕉心。且“卷”有通“婘”之训,谓好貌。馀清:今本多作“馀情”,“情”字在此其意似欠当,因此词上阕旨在咏物并非简单的拟人之法。馀清,意谓蕉叶舒卷;蕉心贻人以清凉舒适之感。视“清”字为“情”字的谐音,其意似胜于径用“馀情”二字。
霖(lín)霪(yín):本为久雨,此处指接连不断的雨声。
北人:指北方被金国占领的北宋故地的人。这里指词人自己。
白话译文
不知是谁在窗前种下的芭蕉树,一片浓阴,遮盖了整个院落。叶片和不断伸展的叶心相互依恋,一张张,一面面,遮蔽了庭院。
满怀愁情,无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时分下起了雨,点点滴滴,响个不停。雨声淅沥,不停敲打着我的心扉。我听不惯,于是披衣起床。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12199.html
李清照: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009.html
这首词通过雨打芭蕉引起的愁思,表达作者思念故国、故乡的深情。上阕咏物,借芭蕉展心,反衬自己愁怀永结、郁郁寡欢的心情和意绪。首句“窗前谁种芭蕉树”,似在询问,似在埋怨,无人回答,也无须回答。然而通过这一设问,自然而然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接着,再抓住芭蕉叶心长卷、叶大多荫的特点加以咏写。蕉心长卷,一叶叶,一层层,不断地向外舒展。阔大的蕉叶,似巨掌,似绿扇,一张张,一面面,伸向空间,布满庭院,散发着清秀,点缀着南国的夏秋。第二句“阴满中庭”形象而逼真地描绘出这一景象。第三句重复上句,再用一个“阴满中庭”进行吟咏,使人如临庭前,如立窗下,身受绿叶的遮蔽,进而注视到蕉叶的舒卷。“叶叶心心,舒展有馀情”,歇拍二句寄情于物,寓倩于景。“叶叶”与“心心”,两对叠字连用,一面从听觉方面形成应接不暇之感,一面从视觉印象方面,向人展示蕉叶不断舒展的动态。而蕉心常卷,犹如愁情无极,嫩黄浅绿的蕉心中,紧裹着绵绵不尽的情思。下阕写夜景,兀地揭起。“伤心枕上三更雨”,本来就夜深不寐,苦不堪言,可偏偏三更头上,又吹来一阵寒风,打下三二滴疏雨。“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那点滴霖霪的雨滴打在芭蕉上,不啻是打在自己备受创伤的心上。她想起失去的家园,死去的丈夫,想到动荡不安的时局和苟且无能的赵构小朝廷,想到不知何时才能“相将过淮水”,自然是要“愁损北人”,更加没法入睡,只得披衣而起,独抱浓愁待天晓了。结拍的“起来听”是指词人坐起来倾听雨声,此乃无奈之词。其寓意当是:“北人”不像“南人”那样,对雨打芭蕉之声习以为常,照样酣睡,因为“南人”不像“北人”那样怀有浓重的家国之感。
全词篇幅短小而情意深蕴。语言明白晓畅,能充分运用双声叠韵、重言叠句以及设问和口语的长处,形成参差错落、顿挫有致的韵律;又能抓住芭蕉的形象特征,采用即景抒情,寓情于物,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抒发国破家亡后难言的伤痛;用笔轻灵而感情凝重,体现出漱玉词语新意隽、顿挫有致的优点。
作者李清照资料
李清照的诗词全集_李清照的诗集大全,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 查看详情>>
李清照古诗词作品: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 《满庭芳·小阁藏春》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临江仙·梅》 《声声慢·寻寻觅觅》
古诗《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的名句翻译赏析
-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 - 李清照 - -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 - 李清照 - -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 赏析 - - 李清照
- 古诗《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 注释译文 - - 李清照
- 古诗《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 创作背景 - - 李清照
- 古诗《忆秦娥·临高阁》- -创作背景 - - 李清照
- 古诗《分得知字韵》- -赏析 - - 李清照
- 古诗《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注释译文 - - 李清照
- 古诗《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 -注释译文 - - 李清照
- 古诗《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创作背景 - - 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