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赏析

朝代:宋代 作者:张孝祥 出自: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更新时间:2018-05-14
镇江金山寺是闻名的古刹,唐宋以来吟咏者甚多。北宋梅尧臣的《金山寺》诗绝妙地勾划出宋时金山矗立长江中的雄姿。苏轼在《游金山寺》诗中更以矫健的笔力,描绘江心空旷幽优的晚景。而张孝祥这首词则注入更多超尘的艺术幻觉。
词的上片描写秋夜壮丽的长江,星空倒映,随波摇动,呈现出一种奇幻的自然景象。“江山”二句直写秋夜江中金山的雄丽,既写出江山雄伟、壮阔的气势,又点明夜间登临时的风露与春寒的感觉,落笔不同凡响。“寄声”二句,词人置身于雄丽江山之中,驰骋着奇幻的想象,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客观物体以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幽壑”三句承上意而具体描绘登山寺所见的月光映照下江面的奇特景色,词人的视角不仅能看到天上的星星、月亮,倒影在浩渺的江面上,随着微波摇动浮现出形态各异的图象,而且还能透过弥漫江面的无边无际的夜雾,仿佛听到潜藏在深水沟壑中鱼龙呼啸哀号的声音。“涌起”二句是从上文“倒影星辰”而来。“白银阙”形容江上涌现的滚滚白浪,在月光下好像一座座仙宫。然后由大江转写山上。山在江中,寺在山上,亦如水中涌起。这里对高驻金山奇景的描绘,产生了一种似乎写真又是虚幻的艺术效果。
过片着重抒写作者沉浸美景而飘然出尘的思绪,既是作者对自己的一幅素描画像,又是词人心胸的袒露。“表独立”“切云冠”分别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和《九章·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的词句,表现出词人屹然独立在金山之巅的潇洒出尘的神态。“飞霞佩”化用韩愈《调张籍》“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诗句,是从服饰上来描绘。如果说这三句是外在的描述,那么“漱冰”二句则揭示自然外景沁入词人内心的感受。词人沉浸在如同冰雪那样洁白的月光里,他的目力仿佛能透视万里之外的细微景物。“回首”以下五句,宕开笔力,飘然欲仙。前人将三山融入诗词境界中的并不少见,然而像这首词中所具有的幻觉意识并不多。词人超越常态的构想,充满浪漫色彩,似乎神仙在向他微笑,要他与之同往。这是把内心浓郁的感情移进虚拟的物象中,转化成心灵的情致创造出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结末二句分别化用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和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的诗意,借写由不暇骖转化为骖鸾腾飞,登仙而去,展现乘坐凤羽做的华盖,用鸾鸟来驾车的情景,更富有游仙的意趣。结尾的虚拟与首起的实景,首尾照应,构成一个虚实相合、情景交融的整体。
陈应行在《于湖先生雅词序》中说:张孝祥“所作长短句凡数百篇,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予虽不及识荆,然其潇洒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犹可以想见也。”所谓“非烟火食人辞语”,大体都指这一类词作。这首词所抒写的潇散出尘、飘然欲仙的情思,不仅显示出作者开阔的心胸和奇特的英气,而且生动地反映了他的词作个性和风貌。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39379.html

张孝祥: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155.html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一首词。首句故事源自唐太宗设文学馆。该词起句便见不俗,将此日参加中秋宴会的十八人比作仙境之人。次句巧妙地将“结社”二字拆开,一作“聊结”,一作“社中莲”,由此又将今朝宴会比之于晋慧远集高僧名儒结白莲社于庐山东林寺。第三句作为上片结语,是说当筵演奏琴曲《胡笳十八拍》助兴,坐上十八客酒兴更高。接下一句说酒后更有荔枝品尝,以切“十八”,并扣题中秋。全词寓情于景,善于对比,风格自成一派。

作者张孝祥资料

张孝祥

张孝祥的诗词全集_张孝祥的诗集大全,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人,卜居明州鄞县。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绍兴二十四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 查看详情>>

张孝祥古诗词作品: 《以茶芽焦坑送周德友德友来索赐茶仆无之也》 《菩萨蛮·诸客往赴东邻之集》 《浣溪沙·玉节珠幢出翰林》 《忆秦娥·天一角》 《借魏元理画》 《东坡先生韵·悠然望江南》 《皇甫坦所居》 《青玉案·红尘冉冉长安路》 《辄记即事·便建油幢上木天》 《水调歌头·舣棹太湖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