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灵时童谣创作背景
《桓灵时童谣》是东汉末年的一首民谣。全诗纯用口语,通俗易懂,全摆事实,不着述评。最妙的是全用对比手法,并且是一句一比,句中自比,更显出名实不符的巨大反差,社会批判意义不言自明。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命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这一制度正式确定。它的具体做法是由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根据考察,向皇帝推荐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材,这些被推荐的人一般都是平民或下级官吏。这本来是选拔人材的办法,但在东汉后期腐朽的政治环境中,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清白正直之士受到排挤陷害,甚至还出现将官职标价出售,公然“卖官”的事。再加上被荐之人往往还要以经过当地世家大族的评议,察举为他们所左右,在这种风气下,所选拔出的人材没有什么贤良的品德与出众的才能。这首流行于东汉桓帝、灵帝时的童谣,便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揭露与讽刺。
①秀才:汉代为举士的科目,要文才出众的人才能当选。
②察:选拔。
③孝廉:本来是汉代选举宫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合称“孝廉”。
④寒素:汉晋时举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出身清贫。
⑤清白:也是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为官清廉。
⑥高第: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出身豪门。
白话译文
被推举作秀才的人竟然不识字。
被荐举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赡养父母。
被选拔为寒素、清白的人竟然像污泥一样肮脏,
被称为是干吏良将的竟然象鸡一样胆小。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命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这一制度正式确定。它的具体做法是由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根据考察,向皇帝推荐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材,这些被推荐的人一般都是平民或下级官吏。这本来是选拔人材的办法,但在东汉后期腐朽的政治环境中,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清白正直之士受到排挤陷害,甚至还出现将官职标价出售,公然“卖官”的事。再加上被荐之人往往还要以经过当地世家大族的评议,察举为他们所左右,在这种风气下,所选拔出的人材没有什么贤良的品德与出众的才能。这首流行于东汉桓帝、灵帝时的童谣,便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揭露与讽刺。
桓灵时童谣: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57186.html
无名氏: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75.html
注释①秀才:汉代为举士的科目,要文才出众的人才能当选。
②察:选拔。
③孝廉:本来是汉代选举宫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合称“孝廉”。
④寒素:汉晋时举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出身清贫。
⑤清白:也是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为官清廉。
⑥高第: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出身豪门。
白话译文
被推举作秀才的人竟然不识字。
被荐举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赡养父母。
被选拔为寒素、清白的人竟然像污泥一样肮脏,
被称为是干吏良将的竟然象鸡一样胆小。
作者无名氏资料
无名氏的诗词全集_无名氏的诗集大全,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 查看详情>>
无名氏古诗词作品: 《普天乐·他生得脸儿峥》 《次韵阎永仁博士同饮蜀井》 《孙传师密学挽辞》 《梧叶儿·青铜镜》 《贾秋壑故第》 《题桃源·忆前复入武陵溪》 《孙志甫主簿挽词》 《粉笺题诗》 《寄苏子由著作》 《三鸦镇题壁》
古诗《桓灵时童谣》的名句翻译赏析
-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 无名氏 - - 《桓灵时童谣》
-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 无名氏 - - 《桓灵时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