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姚思廉的诗 > >注释译文的意思

柳庆远传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 作者:姚思廉 出自: 更新时间:2018-09-10
柳庆远,字文和,河东郡解县人。(他的)伯父柳元景,是南朝宋的太尉。柳庆远起家于郢州主簿,在南朝齐初年做尚书都官郎、大司马中兵参军、建武将军、魏兴太守。辖郡遭遇大水,冲走了(很多)百姓,军内官吏请求迁徙百姓,祭祀废城。柳庆远说:“天降雨水,难道是城所能预知的!我听说江河涨长不会超过三天,这也不是什么值得忧虑的事。”(于是柳庆远)下令夯筑土方固堤固城筑土就是了。不久大水过去了,百姓(都)敬服他(有远见)。(后来柳庆远)入京做长水校尉,(后又)出京做平北录事参军、襄阳令。
高祖到雍州的时候,问京兆人杜恽寻找可任州署中的属官的人。杜恽推荐了柳庆远。高祖说:“文和我已经知道了,我所问的是我不知道的人。”于是(柳庆远)被征召做了别驾从事史。朝齐正多难多事,柳庆远对他所亲近的人(或:亲人)说:“当今天下将要生乱,英雄豪杰一定会出现,来庇佑百姓,奠定霸业,这就是我们的国君啊!”于是他尽心尽力地帮助(高祖)。等到义兵起事的时候,柳庆远常常在帷幄之中做谋划者(或:主谋)。
中兴元年,西台选(他)做黄门郎,升任冠军将军、征东长史。随从大军向东进发,(他)身先士卒。高祖巡视军营,见柳庆远住所严整,常常慨叹说:“如果人人都像(他)这样,我又何必担忧呢。”建康城被平定的时候,(柳庆远)入京做侍中,兼任前军将军以及淮陵、齐昌二郡太守。城内曾经在夜里失火,都城中的人都非常惊惧,高祖当时住在宫中,把所有的钥匙都收起来,问“柳侍中在哪里啊?”。柳庆远来到之后,(把这些)全部交给他。他被高祖信任到如此程度。
高祖的藩王府建立起来以后,任命柳庆远担任太尉从事中郎。高祖即皇帝位后,柳庆远升任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封征虏将军,封重安侯,封地有一千户。(后来)因为母亲去世而离职,高祖以他的原职起用他,他坚决拒绝不受任命。天监二年,升任中领军,改封云杜侯。天监四年,出京持节做特使,做雍州、梁州、南、北秦州四州都督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高祖在新亭为他饯行,对她说:“您衣锦还乡,我从此没有西顾的担忧了。”
天监八年,回到京师,升任散骑常侍、太子詹事、雍州大中正。天监十年,升任侍中、领军将军,皇帝特赐给扶礼遇,和一队鼓吹。天监十二年,升任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柳庆远重新做了原籍的太守,清廉坚贞的节气非常一贯,士人百姓都很感念他。第二年春天,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柳庆远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1499.html

姚思廉: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022.html

夏侯详字叔业,谯郡人。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他为父亲守丧因过度悲哀而损伤身体。在服丧的三年时间里,他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曾有三只脚的麻雀飞来停在小屋的门上,大家都感到非常诧异。三年丧满,刺史殷琰征召他补主簿之职。
宋泰始初年,殷琰占据豫州反叛朝廷,宋明帝派遣辅国将军刘勔前去讨伐,双方攻守连月,城内叛军人情危惧,军心动摇离散,殷琰打算向北魏求援。夏侯详劝殷琰说:“我们现在的行动,本意是对皇室表示忠节;如果今天朝廷有人主持,就应该归附朝廷,怎么可以屈身投靠北方异族呢。而且现在北魏军队已接近淮河,全军如果难测去就,怕会有反叛的图谋。现在如果就派使者去表白我们的诚意,他们一定会高兴地接纳,岂止是免除死罪呢。如果不信,请让我充任使者。”殷琰同意派他前去。夏侯详见到刘勔后说:“将军你严围壁垒,矢刃如霜,我们城中守军,实同困兽。军民害怕将军诛杀,都打算投降北魏。我现在之所以出得城来,向您坦露真诚的心意,只是希望将军您能弘浩荡之恩德,降霈然之恩惠,下令解围退兵,那么我们都会相继前来归降了。”刘勔答应了夏侯详的条件。即日殷琰及其部将全都出城投降,全州的百姓得以保全。
齐明帝为刺史的时候,对他极为器重。等到齐明帝辅佐朝廷政务时,招令夏侯详一同出城,准备重用他。明帝常常整日整夜跟夏侯详及同乡裴叔业一起谈话,夏侯详却表现得漫不经心,不予酬答。明帝就问叔业什么原因,叔业将明帝的疑问告诉夏侯详,夏侯详回答说:“不为福始,不为祸先。”因此明帝有点不悦。夏侯详出为征虏长史、义阳太守。
齐建武末年,荆州中兵参军刘山阳事先还在荆州,山阳的副将潘绍欲谋反,夏侯详就假装叫潘绍前来议事,在城门口斩了他,荆州各府因此得以安定。夏侯详迁司州刺史,但他却推辞而不去上任。
高祖发兵起义时,夏侯详与萧颖胄协助高祖同创大业。凡是军国大事,颖胄多向夏侯详求教。当高祖率军围攻郢城却久攻不克时,颖胄派遣卫尉席阐文到高祖军中。夏侯详向高祖献计说:“越是处境艰危的壁垒越容易坚守,而想攻取它却很困难;驻兵攻取坚城乃是兵家之大忌。确实应该多加谋划,广泛询问并采纳大家的意见,规定军主以下直至平民百姓,都把他们的见解献上来,尽其所想,择善而从,并且选用能人,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还需要正确估量自己的实力以及敌人的粮草储备,窥探敌方的军心民情,权衡双方的形势。”高祖表示赞许并采纳了他的计谋。
天监二年,夏侯详上表朝廷,请求辞去官职,高祖颁诏解除他侍中之职,晋升为特进。天监三年迁为湘州刺史。夏侯详善于处理政事,在湘州任职的四年时间里,为老百姓所称颂。湘州城南面临水处有座险峻的山峰,古老的传说说“刺史如果登上此山官职就会被取代”。因此历任的官员都不敢到那儿去。夏侯详却命人在山上建造起亭台楼榭,延请僚属,以表达自己谦虚退让的志向。
天监六年,夏侯详生病去世,时年七十四岁。

作者姚思廉资料

姚思廉

姚思廉的诗词全集_姚思廉的诗集大全,姚思廉(557-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京兆万年人,唐朝初期史学家。其父姚察于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故两《唐书》中《姚思廉传》称其为京兆万年人。其父姚察,在陈时任吏部尚书,著陈梁二史,未成。他自幼习史,后曾任隋朝代王杨侑侍读。唐李渊称帝后,为李世民秦王..... 查看详情>>

姚思廉古诗词作品:

《柳庆远传》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