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路歌创作背景
《临路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题名可能是“临终歌”之误。此诗是李白在疾亟之后精力不支情况下的最后作品,当是李白的绝笔,也可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诗人以大鹏自比,浩叹一生壮志未酬的悲怆。全诗塑造了大鹏展翅奋飞而半空摧折,馀风激荡而扶桑挂袂的艺术形象,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之情。
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即李白去世当年。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则“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临路歌”即“临终歌”。
临路歌: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956.html
李白: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html
注释
⑴路:应为“终”之误。
⑵八裔 :八方荒原之地。
⑶中天:半空。摧:摧折。
⑷馀风:遗风。激:激荡、激励。万世:千秋万世。
⑸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挂:喻腐朽势力阻挠。石: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注云:当作“左”。左袂,即左袖。
⑹得:知大鹏夭折半空。
⑺“仲尼”句:此处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2] [3]
白话译文
大鹏奋飞啊振过八方,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济。所余之风啊可以激励万世,东游扶桑啊挂住了我的左袖。后人得此消息而相传,仲尼已亡,还有谁能为我之死伤心哭泣。
作者李白资料

李白的诗词全集_李白的诗集大全,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其生地今一般认为..... 查看详情>>
李白古诗词作品: 《秋浦寄内》 《代赠远》 《金陵白下亭留别》 《襄阳曲·岘山临汉江》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题元丹丘山居》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赠何七判官昌浩》 《答友人赠乌纱帽》 《赠范金卿·徒有献芹心》
古诗《临路歌》的名句翻译赏析
-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 - 李白 - - 《临路歌》
-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 - 李白 - - 《临路歌》
-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 - 李白 - - 《临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