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衡传注释译文
章衡,字子平,浦域人。嘉秸二年,考取进士第一名。任潮州通判,改任盐铁制官,任修起居注。财物有名而无实,章衡上奏请求免除。又说:“三司的经费,取领无论多少,都不能预先知道。情况紧急就向百姓收敛,仓促逼迫,所以百姓苦于难以供应。希望下今三部判官,如果有要交赋税的事.提前下达给百姓,使公私都得益。”
三司使妒忌他的才能,使他出朝担任汝用知州、颍州知州。
熙宁初年,章衡回朝延任判太常寺。他建议说:“从唐朝开元年间修编礼书,把《国恤》一章作为参与不好的事,删除去掉。所以不幸遇到事情,茫然没有根据。现在应该编《厚陵集礼》,以便流传万代。”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出朝任郑州知州,把四千二百顷牧地给百姓。又任判太常寺,掌管审官西院。出使辽国,宴射时连续击中目标,辽国人认为章衡文武兼备,对待他和别的使者不一样。回国上报,说辽国边境没有防备,趁这时可以收复山后八州。皇帝没有听从。
章衡担心读书人不知道古今的事,编历代帝王世系,名为《编年通载》,神宗看了以后认为很好,认为是史书中最好的;并且想到章衡曾经在考试时领先很多读书人,提拔任用单单落在后面,当面賜给章衡三品官服。担任判吏部流内铨,曾有缺员。章衡拟定人员,三班院就予以任用,之后反过来指责吏部。宰相支持三班院的说法。章衡接连上奏疏和他们争辩。有人说宰相的势力,恐怕不能深加计较,章衡不因此停止,以致控告到皇帝面前。神宗命令宦官带章衡到中书省,宰相看到章衡很生气,章衡说:“我是为了朝廷的法今罢了。”把状纸递上请宰相看,宰相醒悟说:“如果是这样,吏部是对的。”就判三班院有罪.
授任宝文阁待制、澧州知州。神宗说:“您是仁宗朝进士第一名,宝文阁是收藏皇帝文集的地方,未尝任用人,现在让您担任这里的职务。”章衡下拜致谢。到了澶州,恰好官府立法禁止百姓贩盐,章衡说:“百姓依靠盐生存,即使犯法他们也不考虑。徒然让监狱的犯人每天增加,请让他们像原来那样做为便。”
元祐年间,历任秀、襄、河阳、曹、苏州知州,加官集贤院学士,又凭着待制的身份担任扬、庐、宣、颍州知州,去世,享年七十五岁。黄干,字直卿,福州闽县人。黄干去拜见清江的刘清之,刘清之认为他很奇异,说:“你是将来会成大器的人,当下的学问不是你研治的对象。”于是让他师事朱熹。黄干家的家法很严,于是把这个话告诉他自己的母亲,当天就出发了。当时天正下大雪,来到朱熹住所适逢朱熹外出了,于是黄干在客栈留宿,寝卧和起身都在一张榻上,两个月没有脱衣服,这时朱熹才回来。黄干自从见到朱熹后,晚上不再设置床榻(而卧),不再宽衣解带,稍有疲倦就略坐一会儿,有时一靠墙就到了天亮。朱熹告诉别人说:“黄直卿意志坚定致思刻苦,与他相处,很有好处。”后来,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黄干。宋宁宗即位后,朱熹让黄干进献奏表,补任将仕郎。黄干遭逢母丧,跟从他在墓地庐舍讲论的人很多。朱熹病重时,把自己平日所穿的深衣和撰写的著作交给黄干,亲笔写信和黄干诀别说:“我的道的依托都在这里,我没有遗憾了。”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抚州知州高商老征用黄干担任临川县令,当年天旱,他极力劝勉百姓卖粮和捕捉蝗虫。改任新淦知县,官吏百姓平常知道他临川县的政绩,都感到高兴,(所以)不用命令政令就得以施行。黄干所到之地都重视兴办学校,以教养百姓为先务。在汉阳时,他依傍着郡邑治所后面的凤栖山修造房屋,来给四方的士人提供住所,修立周敦颐、程颐、游酢、朱熹先生的祠庙。托病自请充任祠禄官,主管武夷冲佑观。不久黄干被起任为安庆府知府,到任的时候,金人攻破光山县,沿边境多有警报。于是黄干上书奏请朝廷,修筑安庆城池来(提前)准备好作战或防守,没有等到回复,当天就动工兴建。城池筑成,恰逢上元日张灯,人士百姓扶老携幼,往来不断。有个老婆婆有一百岁了,两个儿子用轿子抬着她,几位孙子(在后面)跟随她,到府衙表达感谢。黄干以礼相待(或用礼仪接待他们),命备好酒肉(招待他们),又用金帛酬劳他们。老婆婆说:“我老婆婆来,是为了全郡的百姓道谢罢了,知府的赏赐不是我所希望的。”她没有接受就离开了。两年以后,金人攻破黄州沙窝各个关隘,淮东、淮西都受到震动,唯独安庆(凭依城墙之险)安定如旧。接着大雨下了一个多月,巨大的洪水突然(或骤然)到来,但安庆城却安然屹立没有忧患。百姓都感激黄干,互相对对方说:“不被敌寇摧残,不被洪水淹没,让你活下来的是黄老父啊。”后来同僚忌恨他,他就回归乡里,弟子一天比一天多,巴蜀、江浙、荆湖之士都纷纷前来,他编订礼文、著述书籍,白天没有闲暇,(就利用)晚上和他们讲述经学义理,孜孜不倦,(因人多)就借邻近的寺舍让弟子们居住,早晚来往不断,质疑请教像朱熹在世时一样。黄干去世几年后,因为门人请求赐给黄干谥号,朝廷又特地追赠他为朝奉郎,赐谥号“文肃”。
三司使妒忌他的才能,使他出朝担任汝用知州、颍州知州。
熙宁初年,章衡回朝延任判太常寺。他建议说:“从唐朝开元年间修编礼书,把《国恤》一章作为参与不好的事,删除去掉。所以不幸遇到事情,茫然没有根据。现在应该编《厚陵集礼》,以便流传万代。”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出朝任郑州知州,把四千二百顷牧地给百姓。又任判太常寺,掌管审官西院。出使辽国,宴射时连续击中目标,辽国人认为章衡文武兼备,对待他和别的使者不一样。回国上报,说辽国边境没有防备,趁这时可以收复山后八州。皇帝没有听从。
章衡担心读书人不知道古今的事,编历代帝王世系,名为《编年通载》,神宗看了以后认为很好,认为是史书中最好的;并且想到章衡曾经在考试时领先很多读书人,提拔任用单单落在后面,当面賜给章衡三品官服。担任判吏部流内铨,曾有缺员。章衡拟定人员,三班院就予以任用,之后反过来指责吏部。宰相支持三班院的说法。章衡接连上奏疏和他们争辩。有人说宰相的势力,恐怕不能深加计较,章衡不因此停止,以致控告到皇帝面前。神宗命令宦官带章衡到中书省,宰相看到章衡很生气,章衡说:“我是为了朝廷的法今罢了。”把状纸递上请宰相看,宰相醒悟说:“如果是这样,吏部是对的。”就判三班院有罪.
授任宝文阁待制、澧州知州。神宗说:“您是仁宗朝进士第一名,宝文阁是收藏皇帝文集的地方,未尝任用人,现在让您担任这里的职务。”章衡下拜致谢。到了澶州,恰好官府立法禁止百姓贩盐,章衡说:“百姓依靠盐生存,即使犯法他们也不考虑。徒然让监狱的犯人每天增加,请让他们像原来那样做为便。”
元祐年间,历任秀、襄、河阳、曹、苏州知州,加官集贤院学士,又凭着待制的身份担任扬、庐、宣、颍州知州,去世,享年七十五岁。黄干,字直卿,福州闽县人。黄干去拜见清江的刘清之,刘清之认为他很奇异,说:“你是将来会成大器的人,当下的学问不是你研治的对象。”于是让他师事朱熹。黄干家的家法很严,于是把这个话告诉他自己的母亲,当天就出发了。当时天正下大雪,来到朱熹住所适逢朱熹外出了,于是黄干在客栈留宿,寝卧和起身都在一张榻上,两个月没有脱衣服,这时朱熹才回来。黄干自从见到朱熹后,晚上不再设置床榻(而卧),不再宽衣解带,稍有疲倦就略坐一会儿,有时一靠墙就到了天亮。朱熹告诉别人说:“黄直卿意志坚定致思刻苦,与他相处,很有好处。”后来,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黄干。宋宁宗即位后,朱熹让黄干进献奏表,补任将仕郎。黄干遭逢母丧,跟从他在墓地庐舍讲论的人很多。朱熹病重时,把自己平日所穿的深衣和撰写的著作交给黄干,亲笔写信和黄干诀别说:“我的道的依托都在这里,我没有遗憾了。”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抚州知州高商老征用黄干担任临川县令,当年天旱,他极力劝勉百姓卖粮和捕捉蝗虫。改任新淦知县,官吏百姓平常知道他临川县的政绩,都感到高兴,(所以)不用命令政令就得以施行。黄干所到之地都重视兴办学校,以教养百姓为先务。在汉阳时,他依傍着郡邑治所后面的凤栖山修造房屋,来给四方的士人提供住所,修立周敦颐、程颐、游酢、朱熹先生的祠庙。托病自请充任祠禄官,主管武夷冲佑观。不久黄干被起任为安庆府知府,到任的时候,金人攻破光山县,沿边境多有警报。于是黄干上书奏请朝廷,修筑安庆城池来(提前)准备好作战或防守,没有等到回复,当天就动工兴建。城池筑成,恰逢上元日张灯,人士百姓扶老携幼,往来不断。有个老婆婆有一百岁了,两个儿子用轿子抬着她,几位孙子(在后面)跟随她,到府衙表达感谢。黄干以礼相待(或用礼仪接待他们),命备好酒肉(招待他们),又用金帛酬劳他们。老婆婆说:“我老婆婆来,是为了全郡的百姓道谢罢了,知府的赏赐不是我所希望的。”她没有接受就离开了。两年以后,金人攻破黄州沙窝各个关隘,淮东、淮西都受到震动,唯独安庆(凭依城墙之险)安定如旧。接着大雨下了一个多月,巨大的洪水突然(或骤然)到来,但安庆城却安然屹立没有忧患。百姓都感激黄干,互相对对方说:“不被敌寇摧残,不被洪水淹没,让你活下来的是黄老父啊。”后来同僚忌恨他,他就回归乡里,弟子一天比一天多,巴蜀、江浙、荆湖之士都纷纷前来,他编订礼文、著述书籍,白天没有闲暇,(就利用)晚上和他们讲述经学义理,孜孜不倦,(因人多)就借邻近的寺舍让弟子们居住,早晚来往不断,质疑请教像朱熹在世时一样。黄干去世几年后,因为门人请求赐给黄干谥号,朝廷又特地追赠他为朝奉郎,赐谥号“文肃”。
作者脱脱资料
脱脱的诗词全集_脱脱的诗集大全,脱脱(1314年-1356年),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元朝元统二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 查看详情>>
脱脱古诗词作品:
古诗《章衡传》的名句翻译赏析
- 通判湖州,改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物有挂空籍者,奏请蠲之 - - 脱脱 - - 《》
- 章衡,字子平,浦城人。嘉祐二年,进士第一 - - 脱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