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昂传注释译文
崔昂,字怀远,博陵安平人。祖父崔挺,为魏幽州刺史。崔昂年七岁而丧父,伯父吏部尚书孝芬曾对亲人说:“此儿终当成大器,是我家的千里马。”崔昂品性端正,少浮华,深沉而有志谋,处事坚决而难以动摇。
世宗入宫辅佐朝政,召入任开府长史。当时功臣亲族宾客在都城,放纵多行不轨之事,孙腾、司马子如两家尤其厉害。崔昂接受世宗密旨,以法制裁他们,没有多少时间,内外肃整敬慎。升任尚书左丞,一年后,又兼任度支尚书。左丞兼任尚书,近代没有,只有崔昂是首位,朝廷内外都认为他荣耀。
武定六年,甘露降在宫阙,文武官员一起到显阳殿庆贺。魏帝问仆射崔暹、尚书杨愔等说:“自古以来降甘露的祥瑞之兆,汉、魏有多少,可以讲讲前代所降的地方,德化感致的由来。”其次问崔昂,崔昂说:“查《符瑞图》,君王德达于天,就降甘露。吉凶两端,不取决於吉祥的徵兆,所以用桑雉为戒,修德治国,实始中兴,小鸟孕大,未听说是福兆。所希望陛下的是即使是福庆,也不要以之为福庆。”帝为之收敛容颜说:“我既然无德,为什麽会这样。”
后来,崔昂升任散骑常侍,兼任太府卿、大司农卿。二府所掌管的,号称繁杂,崔昂审查治理有方。下面没有奸伪之事,经手过目,知道的事没有不做的,朝廷赞叹他最公正,又向帝启奏霸市浪费事三百一十四条。一年后,诏令删定律令,增删礼乐。崔昂素来勤劳谨慎,奉敕之后,更加自己警戒勉励,处理法律条文,核正古今律令等,增减的有十之七八。改任廷尉卿。崔昂本性清廉严厉,凡是见到贪污纳贿的人,疾恶如仇。
一天,帝召崔昂到御坐前,对他说:“老臣多外出作州官,我想以尚书台相托,当用卿为令仆。”后九卿以上的官员陪同显祖集聚东宫,帝指着崔昂以及尉瑾、司马子瑞对太子说:“这是国家的柱石,你应记住他们。”不久,又在金凤台侍奉显祖宴饮,帝历数众人,都有罪名,至崔昂说:“崔昂是直臣,魏收是才士,妇兄妹夫,全减去罪过。”天保十年,帝特召崔昂到御所,说:“历数群臣可治理省台者,只寄希望你一人。”当日任为兼右仆射。几天之后,崔昂因入宫奏事,帝对尚书令杨愔说:“昨天不给崔昂正职,是说他升得太快,想明年任他正职。最终是任正职,何论早晚,可任正仆射。”第二天,就授任正职。后因事获罪除名,在祠部尚书的官位上去世。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九岁时,州里就征召他担任主簿。天统年间,被任命为信州刺史。他为政清静,不言而治,从长吏以下,直到鳏寡孤独,袁聿修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武平初年,御史巡视诸州,在各州都有检举揭发不法官员的事,可是御史竟然不到信州来,他就像这样被朝廷信任。到他任满解职还京时,信州的百姓僧道,追来送别的填满道路,有人带来美酒与肉脯,哭泣着留连不舍。当时正是盛暑,袁聿修担心送行的百姓劳累,常常为他们停下马,随手喝一杯酒,表示已领受他们的好意,道谢告辞,并让他们回家。袁聿修回京后,信州百姓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求为他立碑。府省为此上奏,皇上下诏答应他们。不久,他被任为都官尚书。袁聿修自小平和温润,在士族子弟中,最有规矩法度。他以名门之子历任清要官职,当时有声望的人大多赏识他,称许他的风度和鉴识。他在郎署的时候,正好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就结为朋友。赵彦深以后遭到淘汰,被遣送回家,无人拜访,门口长满杂草,只有袁聿修因为旧情,探问往来。赵彦深得到重用后,仍感念甚深,袁聿修历任要职,虽然是由于自己的才干声望,大概也与赵彦深的援引有关。袁聿修任职廉洁谨慎,当时少有。东魏、北齐时期,尚书台郎多不免于相互送礼,袁聿修在尚书省十年,没有接受过别人一升酒的馈赠。尚书邢邵与袁聿修有旧交,每次在尚书省开玩笑时,常称袁聿修为清郎。大宁初年,袁聿修以大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诸州,并受命考核官员的得失。他经过兖州时,邢邵正担任兖州刺史,两人分别后,邢邵派人送去白绸作为信物。袁聿修退还白绸没有接受,给邢邵写信说:“今日经过您处,与平日出行不同,瓜田李下,必须避嫌,古人对此是十分慎重的。人言可畏,应象防御水患一样,愿您体会此心,不(至于)遗留埋怨(责备自己)。”邢邵也欣然领会,回信说:“先前的赠送,轻率,未加考虑,老夫匆忙之间,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敬承来信之意,我并无不快。弟昔日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了。”到袁聿修在吏部,适逢国政衰败道德沦丧,如果违背权要之臣,恐怕灾祸立刻就会接踵而至,袁聿修即使凭清白自守,还是不能摆脱请谒权贵的烦劳。隋文帝开皇初年,入朝,又担任都官尚书。开皇二年,出任熊州刺史,不久即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世宗入宫辅佐朝政,召入任开府长史。当时功臣亲族宾客在都城,放纵多行不轨之事,孙腾、司马子如两家尤其厉害。崔昂接受世宗密旨,以法制裁他们,没有多少时间,内外肃整敬慎。升任尚书左丞,一年后,又兼任度支尚书。左丞兼任尚书,近代没有,只有崔昂是首位,朝廷内外都认为他荣耀。
武定六年,甘露降在宫阙,文武官员一起到显阳殿庆贺。魏帝问仆射崔暹、尚书杨愔等说:“自古以来降甘露的祥瑞之兆,汉、魏有多少,可以讲讲前代所降的地方,德化感致的由来。”其次问崔昂,崔昂说:“查《符瑞图》,君王德达于天,就降甘露。吉凶两端,不取决於吉祥的徵兆,所以用桑雉为戒,修德治国,实始中兴,小鸟孕大,未听说是福兆。所希望陛下的是即使是福庆,也不要以之为福庆。”帝为之收敛容颜说:“我既然无德,为什麽会这样。”
后来,崔昂升任散骑常侍,兼任太府卿、大司农卿。二府所掌管的,号称繁杂,崔昂审查治理有方。下面没有奸伪之事,经手过目,知道的事没有不做的,朝廷赞叹他最公正,又向帝启奏霸市浪费事三百一十四条。一年后,诏令删定律令,增删礼乐。崔昂素来勤劳谨慎,奉敕之后,更加自己警戒勉励,处理法律条文,核正古今律令等,增减的有十之七八。改任廷尉卿。崔昂本性清廉严厉,凡是见到贪污纳贿的人,疾恶如仇。
一天,帝召崔昂到御坐前,对他说:“老臣多外出作州官,我想以尚书台相托,当用卿为令仆。”后九卿以上的官员陪同显祖集聚东宫,帝指着崔昂以及尉瑾、司马子瑞对太子说:“这是国家的柱石,你应记住他们。”不久,又在金凤台侍奉显祖宴饮,帝历数众人,都有罪名,至崔昂说:“崔昂是直臣,魏收是才士,妇兄妹夫,全减去罪过。”天保十年,帝特召崔昂到御所,说:“历数群臣可治理省台者,只寄希望你一人。”当日任为兼右仆射。几天之后,崔昂因入宫奏事,帝对尚书令杨愔说:“昨天不给崔昂正职,是说他升得太快,想明年任他正职。最终是任正职,何论早晚,可任正仆射。”第二天,就授任正职。后因事获罪除名,在祠部尚书的官位上去世。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九岁时,州里就征召他担任主簿。天统年间,被任命为信州刺史。他为政清静,不言而治,从长吏以下,直到鳏寡孤独,袁聿修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武平初年,御史巡视诸州,在各州都有检举揭发不法官员的事,可是御史竟然不到信州来,他就像这样被朝廷信任。到他任满解职还京时,信州的百姓僧道,追来送别的填满道路,有人带来美酒与肉脯,哭泣着留连不舍。当时正是盛暑,袁聿修担心送行的百姓劳累,常常为他们停下马,随手喝一杯酒,表示已领受他们的好意,道谢告辞,并让他们回家。袁聿修回京后,信州百姓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求为他立碑。府省为此上奏,皇上下诏答应他们。不久,他被任为都官尚书。袁聿修自小平和温润,在士族子弟中,最有规矩法度。他以名门之子历任清要官职,当时有声望的人大多赏识他,称许他的风度和鉴识。他在郎署的时候,正好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就结为朋友。赵彦深以后遭到淘汰,被遣送回家,无人拜访,门口长满杂草,只有袁聿修因为旧情,探问往来。赵彦深得到重用后,仍感念甚深,袁聿修历任要职,虽然是由于自己的才干声望,大概也与赵彦深的援引有关。袁聿修任职廉洁谨慎,当时少有。东魏、北齐时期,尚书台郎多不免于相互送礼,袁聿修在尚书省十年,没有接受过别人一升酒的馈赠。尚书邢邵与袁聿修有旧交,每次在尚书省开玩笑时,常称袁聿修为清郎。大宁初年,袁聿修以大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诸州,并受命考核官员的得失。他经过兖州时,邢邵正担任兖州刺史,两人分别后,邢邵派人送去白绸作为信物。袁聿修退还白绸没有接受,给邢邵写信说:“今日经过您处,与平日出行不同,瓜田李下,必须避嫌,古人对此是十分慎重的。人言可畏,应象防御水患一样,愿您体会此心,不(至于)遗留埋怨(责备自己)。”邢邵也欣然领会,回信说:“先前的赠送,轻率,未加考虑,老夫匆忙之间,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敬承来信之意,我并无不快。弟昔日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了。”到袁聿修在吏部,适逢国政衰败道德沦丧,如果违背权要之臣,恐怕灾祸立刻就会接踵而至,袁聿修即使凭清白自守,还是不能摆脱请谒权贵的烦劳。隋文帝开皇初年,入朝,又担任都官尚书。开皇二年,出任熊州刺史,不久即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作者李百药资料
古诗《崔昂传》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世宗入辅朝政,召为开府长史。时勋将亲族宾客在都下,放纵多行不轨,孙腾、司马子如之门尤剧 - - 李百药 - - 《》
- 崔昂,字怀远,博陵安平人也,年七岁而孤,性端直少华,沉深有志略,坚实难倾动 - - 李百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