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纳谏注释译文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骏马,平常放在宫中饲养。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突然死了。唐太宗大怒,要杀那养马的宫人。皇后劝谏说:“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罪状,说:‘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后,一定怨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他诸侯知道后,一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您读书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皇后这番话怒气就消了,他对大臣房玄龄说:“皇后用平常的故事来启发影响我,确是很有益的。”
①太宗:唐太宗(599—649),即李世民。
②魏郑公: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封郑国公。
③谏诤: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
④恨:遗憾。
⑤灭:灭绝,杜塞。掩:掩盖,遮没。
⑥怠:疏慢。忌:避忌,讳饰,掩盖。
⑦辽东之败:唐太宗进攻辽东,损失惨重。辽东战役后,太宗怅然于魏征辞世,无人谏阻其远征。
⑧伊尹:名挈,商初大臣,助汤灭桀,汤去世后又佐继位者。周公:姬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辅武王伐纣,统一天下,又佐成王开创盛世。
⑨太甲:成汤孙,即位三年间暴虐乱德,伊尹放之于桐宫(成汤葬地)
作品译文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为碰上了好时代而高兴,感激太宗知遇之恩,因此事情不论大小,没有不直言进谏的,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但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的结果!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是太平盛世,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都出在这里啊!能够知道这些,是因为相关历史有记载。等我看到郑公把谏诤的事记录下来交付给史官,太宗因此大怒,减轻了对他的恩宠礼遇,丧失了始终如一的群臣道义,我没有一次不反复叹惜,遗憾太宗不慎重思考,而更加理解郑公的贤良了。
唐太宗君王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王的理解是什么呢?只是遵循公正罢了。公正,不是抹杀别人的话来掩盖自己的过失,不博取小信而讨好自己的君主,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还有更不可以做的是,认为谏诤是应当掩饰的,这是把谏诤当做不好的事情,那么后代谁还会去当面谏诤呢?况且前代的君主有纳谏的美德,可是后代看不见,那就不只是掩住一时的公正,又将使后代的君主误以为前代没有谏诤的情况。这是开启引导了惰怠和忌讳进谏的风气。太宗晚年,群臣已经知道了他掩盖进谏之事,于是不说,使得太宗慢慢地不知道天下的得失利害了。一直到了辽东战事失败,才开始憾恨郑公已经不在人世,还不曾知道他悔恨的萌芽就产生于这件事情上。
那伊尹、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伊尹、周公对君主恳切地劝谏,言辞极其深刻,事情又非常紧迫。这些保存在《尚书》里,不曾湮没。到现在,人们还称颂太甲、成王为贤君,伊尹、周公为良相,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还见得到。假使当时就把谏书删减毁弃,成就小小的谦让的名声,那么后世依据什么来谏诤,又根据什么知道他们的贤能和杰出呢?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灭亡,他们臣子的谏词就看不到,不是当时史官遗漏没记,而是天下人都不敢进言的结果。那谏诤之事没有载入史册,这更加使这几个国君的恶行显露于后世。
有人说:“《春秋》记史的原则是为君主、父母、贤德之人掩饰隐瞒过错,与你的说法正好相反。”《春秋》里所掩饰、隐瞒的都是缺点,接受谏诤怎么能说是缺点呢?又说:“既然如此,是焚毁谏稿的人不对吗?”我说:“焚稿的人是谁?这不是伊尹、周公做的,而是近世的人为了博取一点点忠诚而干的,这种事情又不对。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焚稿当做替君主掩饰过错的美德,又在世上流传。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谏言奏章是否正确,一定认为过错通常在君主,而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身上,怎么能说是爱他们的君主呢?孔光删去他奏章的内容,究竟是正直还是邪僻,已经不清楚了;而那些用焚稿来迷惑后世的人,又怎么知道不是为了实现他们自己的个人私利呢?又有人说:“到君主面前说的话,出来不把实话告诉别人。这也与你的观点不同。”我说,这不是圣人说过的话。即使万一有这样的道理,也是说君臣之间,议论国家大事,不想对当时的人泄漏他们的话语罢了,怎么会是禁止告诉万世!
唉!用忠诚守义要求自己、侍奉君主,而且也不欺瞒万世的人,就是郑公啊!我在前面说过“更加理解了他的贤良”这样的话,难道不是这样吗?难道不是这样吗?
太宗纳谏: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2684.html
吴兢: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7.html
注释①太宗:唐太宗(599—649),即李世民。
②魏郑公: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封郑国公。
③谏诤: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
④恨:遗憾。
⑤灭:灭绝,杜塞。掩:掩盖,遮没。
⑥怠:疏慢。忌:避忌,讳饰,掩盖。
⑦辽东之败:唐太宗进攻辽东,损失惨重。辽东战役后,太宗怅然于魏征辞世,无人谏阻其远征。
⑧伊尹:名挈,商初大臣,助汤灭桀,汤去世后又佐继位者。周公:姬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辅武王伐纣,统一天下,又佐成王开创盛世。
⑨太甲:成汤孙,即位三年间暴虐乱德,伊尹放之于桐宫(成汤葬地)
作品译文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为碰上了好时代而高兴,感激太宗知遇之恩,因此事情不论大小,没有不直言进谏的,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但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的结果!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是太平盛世,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都出在这里啊!能够知道这些,是因为相关历史有记载。等我看到郑公把谏诤的事记录下来交付给史官,太宗因此大怒,减轻了对他的恩宠礼遇,丧失了始终如一的群臣道义,我没有一次不反复叹惜,遗憾太宗不慎重思考,而更加理解郑公的贤良了。
唐太宗君王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王的理解是什么呢?只是遵循公正罢了。公正,不是抹杀别人的话来掩盖自己的过失,不博取小信而讨好自己的君主,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还有更不可以做的是,认为谏诤是应当掩饰的,这是把谏诤当做不好的事情,那么后代谁还会去当面谏诤呢?况且前代的君主有纳谏的美德,可是后代看不见,那就不只是掩住一时的公正,又将使后代的君主误以为前代没有谏诤的情况。这是开启引导了惰怠和忌讳进谏的风气。太宗晚年,群臣已经知道了他掩盖进谏之事,于是不说,使得太宗慢慢地不知道天下的得失利害了。一直到了辽东战事失败,才开始憾恨郑公已经不在人世,还不曾知道他悔恨的萌芽就产生于这件事情上。
那伊尹、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伊尹、周公对君主恳切地劝谏,言辞极其深刻,事情又非常紧迫。这些保存在《尚书》里,不曾湮没。到现在,人们还称颂太甲、成王为贤君,伊尹、周公为良相,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还见得到。假使当时就把谏书删减毁弃,成就小小的谦让的名声,那么后世依据什么来谏诤,又根据什么知道他们的贤能和杰出呢?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灭亡,他们臣子的谏词就看不到,不是当时史官遗漏没记,而是天下人都不敢进言的结果。那谏诤之事没有载入史册,这更加使这几个国君的恶行显露于后世。
有人说:“《春秋》记史的原则是为君主、父母、贤德之人掩饰隐瞒过错,与你的说法正好相反。”《春秋》里所掩饰、隐瞒的都是缺点,接受谏诤怎么能说是缺点呢?又说:“既然如此,是焚毁谏稿的人不对吗?”我说:“焚稿的人是谁?这不是伊尹、周公做的,而是近世的人为了博取一点点忠诚而干的,这种事情又不对。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焚稿当做替君主掩饰过错的美德,又在世上流传。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谏言奏章是否正确,一定认为过错通常在君主,而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身上,怎么能说是爱他们的君主呢?孔光删去他奏章的内容,究竟是正直还是邪僻,已经不清楚了;而那些用焚稿来迷惑后世的人,又怎么知道不是为了实现他们自己的个人私利呢?又有人说:“到君主面前说的话,出来不把实话告诉别人。这也与你的观点不同。”我说,这不是圣人说过的话。即使万一有这样的道理,也是说君臣之间,议论国家大事,不想对当时的人泄漏他们的话语罢了,怎么会是禁止告诉万世!
唉!用忠诚守义要求自己、侍奉君主,而且也不欺瞒万世的人,就是郑公啊!我在前面说过“更加理解了他的贤良”这样的话,难道不是这样吗?难道不是这样吗?
作者吴兢资料
吴兢的诗词全集_吴兢的诗集大全,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与同时..... 查看详情>>
吴兢古诗词作品:
古诗《太宗纳谏》的名句翻译赏析
- 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 - - 吴兢 - - 《》
-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 - 吴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