戕竹记创作背景
《戕竹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写的是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发生在洛阳的戕害竹林之事,表达了作者对这次事件严正的谴责和批评之意。全文采用了前叙后议的方式,前两段铺叙,后一段议论,叙述笔力简明清晰,议论笔锋犀利,言辞柔中有刚,谏中有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戕竹记》作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当时欧阳修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当年八月,开封内廷火灾,烧毁了崇德、长春、滋福等八殿。宰相吕夷简负责修葺工作,下令全国各地进贡建筑材料,洛阳的竹林遂为之洗劫一空。欧阳修对这种不问实际需要而横征暴敛的做法十分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戕(qiāng):砍伐。
樊(fán)圃(pǔ):竹园。棋错:星罗棋布,多的意思。
箨(tuò):包着的竹笋的皮。榯(shí)笋:竖立的竹笋。榯,直立。
缗(mín):原指穿铜钱用的绳子,这里指用绳子穿连成串的铜钱,每缗一千文,即一贯钱。
渭川:指渭水流域。《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庸:通“墉”,水堰。
简历:选择。芟(shān):删除,修剪。
亏蔽:指竹林深处遮蔽的空地。
腰舆(yú):古代的一种便轿。
辟疆:顾辟疆。《晋书·王献之传》:“尝经吴郡,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相识,乘平肩舆径人。时辟疆方集宾友,而献之游历既毕,傍若无人。辟疆勃然数之曰:‘傲主人,非礼也;而贵骄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齿之伧耳。’便驱出门。”这里代指竹园所有者。
壬申:即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
亡(wú):通“无”,不论。
桴(fú):鼓槌,这里作动词用,指砍伐。
守都:这里指河南府治洛阳的主管官,即西京留守。
服王官:指做官的。慢:怠慢。
齿王民:指做百姓的。悖:叛逆。
榛(zhēn):荒芜。
畔废:叛逆。畔,通“叛”。
暴殄(tiǎn):残害灭绝,任意糟蹋。
土宇:土地和屋宅。广斥:广阔的盐碱地。此句意为宋朝疆域广大。
委叠:积聚众多。
“非有”句:意为皇上并没有大建宫室、盛设园圃的奢侈之心。
县官:指政府、朝廷。古称天子所居之地为县,即王畿。
无艺:没有限度。
意者:推测之词。营饰:营造修建。征用材料的目的是修复宫殿。作者这里说营饰像庙,是委婉之词。过差:超过限度。
“不作”句:不做以无益的事情来妨害有益的事情。语出《尚书·旅獒》。
“君子”句:君子应节约费用,爱护人民。语出《论语·学而》。
守官与道:这里意谓坚守职责和道义。《左传·昭公二十二年》:“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
白话译文
洛阳最多的是竹子,竹园星罗棋布。光是竹笋、竹竿的盈利,每年就不下十余万缗钱,等于坐得千户侯的利禄,其收入不在富庶的渭川流域之下。但是,竹园里打堰灌水,养土施肥,育苗选材,修剪培养等工作,都必须严谨细致,认真从事。在竹林深处的空地上,家家有精巧雅致的亭舍,客人要想游赏,都可以坐小轿,径直而人,不必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主人亦不在意,对此不会感到奇怪和发出责难。因此,洛阳种竹赏竹的风俗也出名了,都把它当作一件好事。
壬申年秋天,官府纷纷率人拿着镰刀斧头,不论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竹林的主人是谁,一律砍伐,不伐尽不止。西京留守发出严令:敢隐瞒丝毫的即为私藏,将按照不服从官家急需治罪,当官的被看作是对朝廷的怠惰不敬,当百姓的则被看作是叛逆不道。这样一来,数日以后,土地荒芜了,竹园光秃了。老百姓的脸上却看不到一点吝惜的神情,由此可知,洛阳的百姓是急供朝廷所需的。
唉,古时砍伐山木,交纳木材芦苇,只是把地产的好东西,送到官府,以准备充当一定的用途。不供给就叫做叛逆犯上,不按时令砍伐征收,就叫做随意糟蹋。现在大宋王朝疆域广大,赋税收入积聚众多;皇上更是一心一意地节俭,并没有大兴宫室、盛设园圃的奢侈之心。官府中积累的材料物资,无不是余裕漫溢,甚至于都被蠹蚀腐朽了。可是,一遇到意外之事,却又没有限度的搜敛刮取,也许是塑像修庙超过了限度吧!古书上不是说过:“不要做无益的事来损害有益的事吗?”还说过:“君子应当节约用度,爱惜人民。”皇上和各部门的官吏们应当每天早晚都要考虑到这些,坚守职责的道义,千万不可忽视。以此类推而扩展开来,伐竹则如同是一桩小事了。
《戕竹记》作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当时欧阳修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当年八月,开封内廷火灾,烧毁了崇德、长春、滋福等八殿。宰相吕夷简负责修葺工作,下令全国各地进贡建筑材料,洛阳的竹林遂为之洗劫一空。欧阳修对这种不问实际需要而横征暴敛的做法十分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戕竹记: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2845.html
白居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html
注释戕(qiāng):砍伐。
樊(fán)圃(pǔ):竹园。棋错:星罗棋布,多的意思。
箨(tuò):包着的竹笋的皮。榯(shí)笋:竖立的竹笋。榯,直立。
缗(mín):原指穿铜钱用的绳子,这里指用绳子穿连成串的铜钱,每缗一千文,即一贯钱。
渭川:指渭水流域。《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庸:通“墉”,水堰。
简历:选择。芟(shān):删除,修剪。
亏蔽:指竹林深处遮蔽的空地。
腰舆(yú):古代的一种便轿。
辟疆:顾辟疆。《晋书·王献之传》:“尝经吴郡,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相识,乘平肩舆径人。时辟疆方集宾友,而献之游历既毕,傍若无人。辟疆勃然数之曰:‘傲主人,非礼也;而贵骄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齿之伧耳。’便驱出门。”这里代指竹园所有者。
壬申:即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
亡(wú):通“无”,不论。
桴(fú):鼓槌,这里作动词用,指砍伐。
守都:这里指河南府治洛阳的主管官,即西京留守。
服王官:指做官的。慢:怠慢。
齿王民:指做百姓的。悖:叛逆。
榛(zhēn):荒芜。
畔废:叛逆。畔,通“叛”。
暴殄(tiǎn):残害灭绝,任意糟蹋。
土宇:土地和屋宅。广斥:广阔的盐碱地。此句意为宋朝疆域广大。
委叠:积聚众多。
“非有”句:意为皇上并没有大建宫室、盛设园圃的奢侈之心。
县官:指政府、朝廷。古称天子所居之地为县,即王畿。
无艺:没有限度。
意者:推测之词。营饰:营造修建。征用材料的目的是修复宫殿。作者这里说营饰像庙,是委婉之词。过差:超过限度。
“不作”句:不做以无益的事情来妨害有益的事情。语出《尚书·旅獒》。
“君子”句:君子应节约费用,爱护人民。语出《论语·学而》。
守官与道:这里意谓坚守职责和道义。《左传·昭公二十二年》:“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
白话译文
洛阳最多的是竹子,竹园星罗棋布。光是竹笋、竹竿的盈利,每年就不下十余万缗钱,等于坐得千户侯的利禄,其收入不在富庶的渭川流域之下。但是,竹园里打堰灌水,养土施肥,育苗选材,修剪培养等工作,都必须严谨细致,认真从事。在竹林深处的空地上,家家有精巧雅致的亭舍,客人要想游赏,都可以坐小轿,径直而人,不必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主人亦不在意,对此不会感到奇怪和发出责难。因此,洛阳种竹赏竹的风俗也出名了,都把它当作一件好事。
壬申年秋天,官府纷纷率人拿着镰刀斧头,不论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竹林的主人是谁,一律砍伐,不伐尽不止。西京留守发出严令:敢隐瞒丝毫的即为私藏,将按照不服从官家急需治罪,当官的被看作是对朝廷的怠惰不敬,当百姓的则被看作是叛逆不道。这样一来,数日以后,土地荒芜了,竹园光秃了。老百姓的脸上却看不到一点吝惜的神情,由此可知,洛阳的百姓是急供朝廷所需的。
唉,古时砍伐山木,交纳木材芦苇,只是把地产的好东西,送到官府,以准备充当一定的用途。不供给就叫做叛逆犯上,不按时令砍伐征收,就叫做随意糟蹋。现在大宋王朝疆域广大,赋税收入积聚众多;皇上更是一心一意地节俭,并没有大兴宫室、盛设园圃的奢侈之心。官府中积累的材料物资,无不是余裕漫溢,甚至于都被蠹蚀腐朽了。可是,一遇到意外之事,却又没有限度的搜敛刮取,也许是塑像修庙超过了限度吧!古书上不是说过:“不要做无益的事来损害有益的事吗?”还说过:“君子应当节约用度,爱惜人民。”皇上和各部门的官吏们应当每天早晚都要考虑到这些,坚守职责的道义,千万不可忽视。以此类推而扩展开来,伐竹则如同是一桩小事了。
作者白居易资料
白居易的诗词全集_白居易的诗集大全,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 查看详情>>
白居易古诗词作品: 《冀城北原作》 《变法·自惭到府来周岁》 《冬至夜·老去襟怀常濩落》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 《香山寺二绝》 《张十八·谏垣几见迁遗补》 《白发·雪发随梳落》 《闻歌妓唱严郎中诗因以绝句寄之》 《劝酒·莫事长征去》 《竹窗·常爱辋川寺》
古诗《戕竹记》的名句翻译赏析
- 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镰斧,亡公私谁何,且戕且桴,不竭不止 - - 白居易 - - 《》
- 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包箨榯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下 - - 白居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