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兴造记注释译文
注释
信州:地名。唐乾元元年置,宋因之,治在今江西上饶。
晋陵:郡名。晋置昆陵郡,后改晋陵;隋开皇九年废郡置常州,唐又改为晋陵郡,宋又置常州。此乃称旧名。在今江苏。
奸强帖柔:恶豪强都折服而服帖柔顺。奸强:奸恶豪强;帖柔:服帖柔顺。
隐绌(qū):隐没之人与屈下之人。绌:同“屈”。
命百隶(lì)戒:命令一百个隶役警戒守备。
夜漏半:半夜。
谯(qiáo)门:建有望楼的城门。
敕(chì):官长告诫属下,长辈告诫子孙,汉晋时称敕。南北朝以降,始专称君主之命。这里是用的古义。
桴(fú):以竹木编成的可以浮水载人的东西,大曰筏,小曰桴。
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
癃(lóng):手足不灵之病。
水降:水退下去了。
隐度:暗中度量。
符县:以信符号令属县。
直:同“值”,价钱。
监军:官名,即都监,为宋代置于路、州、府、军、监的武官。州府以下的都监,掌本城屯驻、兵甲、训练差使之事。
亢(kàng)爽:高旷干爽。
水之所附:寄托山水之意。
车徒:兵车和步卒。
裒(póu)取:从百姓手中收取税赋。
舞手:谓上下其手,玩弄手段。
白话译文
晋陵人张公治理信州的第二年,就是皇祐二年,奸邪和强悍之辈服帖柔顺了,隐士和被贬的人心情舒展了,因而其政策得到了大力推行,人民得以安宁。那年夏天六月乙亥日,发了大水。张公把囚徒迁移到高处的监狱中,让百余名小隶来看着,一个人也没有杀。半夜里,大水冲破了城墙,淹没了府衙,包围了人民的房舍。张公到门楼下面,坐在那里,让官吏和士兵用船去救灾民,鳏寡孤独和老弱之人和所迁移的囚徒,都没有死。
丙子日,大水降下去了。张公用幕僚的意见按行为来猜度,从各县有钱而叉没被水淹的人家征集金钱和人力,一共七百八十六户,又用佛寺中积累的木材一千一百三十二根。不足的,在此之前张公命令调用粮食的富民二十三人说:“食物有新的了,赈济可以停止了,愿意用卖粮的钱来资助买材料的钱。”七月甲午日,招募人在水进入的地方筑城,在郡府的缺口处筑墙,建了监军的居所和监狱。在州西北高爽的地方建了军营,用以给屯驻的军队来住,去除了旧营,按时教给士兵们作战的方法,这是旧地所没有的。建了驿站叫作饶阳驿,还建了叫“回车”的宅院。在南门外建了两座亭子,左面的叫仁亭,右面的叫智亭,是山水的依附。造了四十二艘船,在两亭之间行走,来输通道路。在州门之左又筑一亭叫作“宴亭”用于月吉日招待宾客。一共建了梁一个,城墙九千尺,屋子八处。楹一共五百五十二根。从七月九日到九月七日共五十二天,用去一万一千四百二十五个。中等人家以下的,见到城郭和房舍的建立完工,而不知道材料是从哪里出的,见到工人的聚散,却没见到派劳役到家里。凡是旧有的都已具备,而旧时没有的,现在也有了。过去经费最终都要官府来出。张公用来救灾和补足破败的政策如此的好,他的贤能超过一般官吏太多了。
现在州县的灾难一个连一个,而人民却没有因灾难而生活痛苦,是因为有治理灾难的政策的缘故。如果取舍不对,那么大奸大恶之人就会扰乱民众,那么人民就会困顿。困顿到了极点,官吏就十分高兴,民众也嘲笑,却不明白。作官吏却不知怎样治理政事,那些困顿的人民大多如此。这是我之所以为民哀伤,而可惜官吏的不求上进。由此来说,作了张公的子民,不幸遇到了灾难,也可以没什么遗憾。十月二十日,临川王某记。
第二段写淫水去后,张公补败之政。文中写了筹资情况:从未遭灾的富户及佛寺筹集钱、财。然后写修缮的时间、处所及用工数,时间从七月到九月用了五十二天,募工一万一千四百二十五,修建了城墙、房屋、兵营、狱所、还有亭子。后小结:“凡故之所有必具,其无也,乃今有之”,可见张公在信州不仅仅是补败,而且还兴建了一些建筑物。文中特别强调了“中家以下”不知钱材的来源,而且也没有参加徭役,此处与前面记述的使“富户”“佛寺”出钱材相呼应,最后对张公的吏政赞许说:“公所以救灾补败之政如此,其贤于世吏则远也”。此处实借张公之政绩表达了作者“为政爱民”的思想。
第三段在前面记述的基础上,指出当今州县之灾接连不断,常常是民众尚未受灾,而为吏者施舍或聚取不适当,使一些元恶豪门乘机欺凌百姓,以致使百姓遭了灾。百姓受灾后为吏者反而盲目自大以为施德政于民了。文章至此从反面提出论点:“吏不知为政,其重困民多如此”。也就是为吏者应当知道如何为政,才不致于害民而不自知,作者最后说: “此予所以哀民,而闵吏之不学也”,道出了写此“记”的动因是“哀民”,希望那些为吏者要学习“为政”之道。
文章突出的特点是对张公吏政以详笔出之,既有概括介绍,又有具体事例陈述,不仅以短语写发大水时的紧迫形势,又有信州兴造时的时间、用工、及修建的城垣、房屋等情况叙述,如此之详乃是为其立论提供了充实的事实论据,然后再以当今之吏不知为政给民众带来灾难等作了鲜明对比,从而使立论在事实对比中具有强大的说服力量。
信州:地名。唐乾元元年置,宋因之,治在今江西上饶。
晋陵:郡名。晋置昆陵郡,后改晋陵;隋开皇九年废郡置常州,唐又改为晋陵郡,宋又置常州。此乃称旧名。在今江苏。
奸强帖柔:恶豪强都折服而服帖柔顺。奸强:奸恶豪强;帖柔:服帖柔顺。
隐绌(qū):隐没之人与屈下之人。绌:同“屈”。
命百隶(lì)戒:命令一百个隶役警戒守备。
夜漏半:半夜。
谯(qiáo)门:建有望楼的城门。
敕(chì):官长告诫属下,长辈告诫子孙,汉晋时称敕。南北朝以降,始专称君主之命。这里是用的古义。
桴(fú):以竹木编成的可以浮水载人的东西,大曰筏,小曰桴。
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
癃(lóng):手足不灵之病。
水降:水退下去了。
隐度:暗中度量。
符县:以信符号令属县。
直:同“值”,价钱。
监军:官名,即都监,为宋代置于路、州、府、军、监的武官。州府以下的都监,掌本城屯驻、兵甲、训练差使之事。
亢(kàng)爽:高旷干爽。
水之所附:寄托山水之意。
车徒:兵车和步卒。
裒(póu)取:从百姓手中收取税赋。
舞手:谓上下其手,玩弄手段。
白话译文
晋陵人张公治理信州的第二年,就是皇祐二年,奸邪和强悍之辈服帖柔顺了,隐士和被贬的人心情舒展了,因而其政策得到了大力推行,人民得以安宁。那年夏天六月乙亥日,发了大水。张公把囚徒迁移到高处的监狱中,让百余名小隶来看着,一个人也没有杀。半夜里,大水冲破了城墙,淹没了府衙,包围了人民的房舍。张公到门楼下面,坐在那里,让官吏和士兵用船去救灾民,鳏寡孤独和老弱之人和所迁移的囚徒,都没有死。
丙子日,大水降下去了。张公用幕僚的意见按行为来猜度,从各县有钱而叉没被水淹的人家征集金钱和人力,一共七百八十六户,又用佛寺中积累的木材一千一百三十二根。不足的,在此之前张公命令调用粮食的富民二十三人说:“食物有新的了,赈济可以停止了,愿意用卖粮的钱来资助买材料的钱。”七月甲午日,招募人在水进入的地方筑城,在郡府的缺口处筑墙,建了监军的居所和监狱。在州西北高爽的地方建了军营,用以给屯驻的军队来住,去除了旧营,按时教给士兵们作战的方法,这是旧地所没有的。建了驿站叫作饶阳驿,还建了叫“回车”的宅院。在南门外建了两座亭子,左面的叫仁亭,右面的叫智亭,是山水的依附。造了四十二艘船,在两亭之间行走,来输通道路。在州门之左又筑一亭叫作“宴亭”用于月吉日招待宾客。一共建了梁一个,城墙九千尺,屋子八处。楹一共五百五十二根。从七月九日到九月七日共五十二天,用去一万一千四百二十五个。中等人家以下的,见到城郭和房舍的建立完工,而不知道材料是从哪里出的,见到工人的聚散,却没见到派劳役到家里。凡是旧有的都已具备,而旧时没有的,现在也有了。过去经费最终都要官府来出。张公用来救灾和补足破败的政策如此的好,他的贤能超过一般官吏太多了。
现在州县的灾难一个连一个,而人民却没有因灾难而生活痛苦,是因为有治理灾难的政策的缘故。如果取舍不对,那么大奸大恶之人就会扰乱民众,那么人民就会困顿。困顿到了极点,官吏就十分高兴,民众也嘲笑,却不明白。作官吏却不知怎样治理政事,那些困顿的人民大多如此。这是我之所以为民哀伤,而可惜官吏的不求上进。由此来说,作了张公的子民,不幸遇到了灾难,也可以没什么遗憾。十月二十日,临川王某记。
信州兴造记: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2914.html
王安石: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90.html
文章第一段围绕信州兴造的始末记述了晋陵张公在皇祐二年(1050年)任职后的政绩。先概括介绍他施政时采取“既政大行,民以宁息”的养民之道。然后记载信州发大水以后他如何抢险、救灾的情况:皇祐二年夏天六月十二日信州发了大水,张公先迁徙囚徒到高地,命百名衙役警戒。半夜时水破城而入,淹没府寺,包围了人民居所,张公立即到城门楼上指挥士卒用小筏子救百姓,经过奋战,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及囚徒,都免于一死。这里写水势汹涌为害百姓时,以“夜漏半,水破城,灭府寺,包人民庐居”等短句出之,使读者产生一种急迫危险之感。写张公指挥吏士救民成绩显著,仅以“鳏寡孤老癃与所徙之囚,成得不死”几个字写出,老弱病囚犹得不死,何况其他,行文既筒略又有代表性,可谓“简贵”之极。第二段写淫水去后,张公补败之政。文中写了筹资情况:从未遭灾的富户及佛寺筹集钱、财。然后写修缮的时间、处所及用工数,时间从七月到九月用了五十二天,募工一万一千四百二十五,修建了城墙、房屋、兵营、狱所、还有亭子。后小结:“凡故之所有必具,其无也,乃今有之”,可见张公在信州不仅仅是补败,而且还兴建了一些建筑物。文中特别强调了“中家以下”不知钱材的来源,而且也没有参加徭役,此处与前面记述的使“富户”“佛寺”出钱材相呼应,最后对张公的吏政赞许说:“公所以救灾补败之政如此,其贤于世吏则远也”。此处实借张公之政绩表达了作者“为政爱民”的思想。
第三段在前面记述的基础上,指出当今州县之灾接连不断,常常是民众尚未受灾,而为吏者施舍或聚取不适当,使一些元恶豪门乘机欺凌百姓,以致使百姓遭了灾。百姓受灾后为吏者反而盲目自大以为施德政于民了。文章至此从反面提出论点:“吏不知为政,其重困民多如此”。也就是为吏者应当知道如何为政,才不致于害民而不自知,作者最后说: “此予所以哀民,而闵吏之不学也”,道出了写此“记”的动因是“哀民”,希望那些为吏者要学习“为政”之道。
文章突出的特点是对张公吏政以详笔出之,既有概括介绍,又有具体事例陈述,不仅以短语写发大水时的紧迫形势,又有信州兴造时的时间、用工、及修建的城垣、房屋等情况叙述,如此之详乃是为其立论提供了充实的事实论据,然后再以当今之吏不知为政给民众带来灾难等作了鲜明对比,从而使立论在事实对比中具有强大的说服力量。
作者王安石资料
王安石的诗词全集_王安石的诗集大全,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 查看详情>>
王安石古诗词作品: 《赴召道中·海气冥冥涨楚氛》 《登西楼·楼影侵云百尺斜》 《送杨骥秀才归鄱阳》 《题定林壁怀李叔时》 《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 《醴泉观·邂逅相随一日闲》 《题八功德水》 《挽辞·从容边塞议》 《彭蠡·茫茫彭蠡春无地》 《王逢原挽辞》
古诗《信州兴造记》的名句翻译赏析
- 夏六月乙夏,大水。公徙囚于高狱,命百隶戒,不恭有常诛。夜漏半,水破城,灭府寺,苞民庐居 - - 王安石 - - 《》
- 晋陵张公治信之明年,皇祜二年也,奸强帖柔,隐诎发舒,既政大行,民以宁息 - - 王安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