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亭记赏析
宋濂是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明道致用”是其重要的论文主张。他善于把一件平凡的小事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赋予其作品以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政治色彩。《环翠亭记》就体现了他的这一风格,作品把以许仲孚为代表的中下层人民勉力耕凿、兴杯歌吟的朴实生活和以宋濂为代表的上层统治阶级对新王朝的殷殷之情表现得极为真实。
尽管《环翠亭记》包含着严肃的社会政治内容,但作者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诗情雅意。在艺术上给人以较高的审美享受。
首先《环翠亭记》文笔清秀,作者善于运用语言营造美的意境。如对环翠亭外雨后竹林景观的描绘就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赏。作者以竹林之绿为主色调,把雨后早晨的阳光与晶莹的水珠被此掩映所激射出来的光彩描绘得极其形象生动。一个颇具魅力的彩色世界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里,“晨光熹微”、“浮光闪彩”、“晶莹连娟”,而竹林之绿更是“冲溂于北南,洋溢乎西东”,人一走进这个世界,衣服“皆成碧色”。在这样一个如画的境界里,仲孚啸歌亭上,其声悠远,仿佛是在翠水岸边等待着笙凤的来临。作者满含诗情画意的文字,将读者引入到一个其乐融融的古朴生活的氛围中。顿时,一幅竹林啸歌图展现在读者眼前,它高雅、清纯,令人神往之至。
其次、在结构上,始终围绕着环翠亭展开,环翠亭的兴废是这篇文章立意的中心。围绕这一中心,作者采用了先叙后议的手法。这样,让所叙之事明了,所议之论有所依凭,不至于空穴来风,唐突失据。作者一开始先记述了许氏一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生活环境,其重点放在对环翠亭外竹林雨后景观的描写上。由环境描写自然而然引出环翠亭,过渡自然巧妙。然后作者就环翠亭如何“兴”、因何“废”,以及它的“再兴”做了记述。这之中关涉到战乱,及乱后人们的重建家园。最后,作者就环翠亭的兴废发表了议论,点明了写作此记的原因及目的。全文结构简约,作者的议论也顺理成章。
此外,《环翠亭记》富有气势,颇具大家风度。作者不满足于仅记一事一物。它立意高远,过往思来,将人们的思绪带入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中。“王山拔起兮青蕤蕤;六千君于兮何师师;凤毛褵褷兮啄其腴;秋风吹翠兮实累累;邈千载兮动遐思。”作者借他人之口,传达出他的历史人生之思,丰富并深化了这篇散文的主题。
知县周以中刚上任,征调百姓运输物品到郡里而征调不到,就亲自到乡里去征调。一个村民想要逃跑,周以中命令衙役鞭打他,村民不服,跑入山中,骂县令说:“你在县里当官,到这里来干什么?”县令恼怒,胥吏与衙役趁机用语言挑拨县令,想要诬陷一个村民贪图钱财和利益,拘捕了六七个人关进狱。门窗紧锁,看管非常严。吴德基核查发现百姓没有罪过,亲自去狱中巡视,叱责狱卒立即释放百姓,狱卒用其他的说法推辞,吴德基用木槌砸碎狱门释放了百姓,说:“你们没有罪,回去告诉父亲兄弟不要害怕。”于是前去告诉县令周以中。县令恼怒,说:“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吴德基说:“触犯大人的只是一普通百姓罢了,他的同乡有什么罪?况且法律是天子的法律,难道是大人您发泄愤怒的工具吗?”县令周以中感到惭愧。事情就这样平息了。
吴德基入朝拜见皇上后,被提拔为莱郡潍州的知州。有百姓饲养了四十匹官驴,莱郡太守核查官驴繁殖的情况,与登记在册的情况不一致,说:“驴应该一年生产一头驴驹,现在几年应该有几头驴驹,为什么这么少呢?”想要追究养驴百姓欺骗蒙蔽的罪过,并征收他们的赔偿。各县都已下令让百姓买驴赔偿,只有吴德基告诫百姓不要赔偿。太守发怒,问吴德基:“潍州不赔偿驴,什么借口?”吴德基说:“百姓实际并没有欺骗,怎么可以追究他们赔偿?国家富有四海,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了几头驴吗?”太守无言以对。吴德基又趁机谈了几种不利于百姓的情况,太守不敢再说什么。
连同其他各县已经赔偿的都免除了。山东有百姓愿意用牛羊代替秋季赋税,官府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吴德基跟百姓商量,羊牛有生病死去的隐患,不如交纳粮食方便。只有潍州收百姓的粮食。其他县的牛羊要送到陕西,百姓驱赶牛羊走两千里路,都倾家荡产,全郡只有潍州百姓得以保全。上级官府下令让派一千人运送邻县的牛,吴德基列出不能这样做的理由,说:“有牛的人家自己送牛,虽然劳苦但不敢有怨言。让别人代替送牛,如果途中牛死了,谁承担赔偿呢?”极力抗争,没有接受命令。
吴德基当官,不追求成名,把爱护百姓放在第一位,百姓对他非常感激。在潍州任职两年,被召回京。潍州百姓拦在门口抱着他的脚哭泣跪拜,说:“自从您做了我们的父母官,潍州百姓的身上再也没有鞭打的瘢痕。现在您离开我们,希望能得到您的一只鞋供奉起来,来安慰我的思念之情!”
吴德基到了京城,就辞职回家。宋濂是吴德基的朋友,关系非常亲密,当时也已退休将要回家,喊住德基对他说:“你愿意接受年长者的教诲吗?”吴德基说:“好,要教诲我什么?”宋濂说:“谨慎不要出门,断绝和官吏的往来,不要和他们交往。”吴德基回到家中,遵循宋濂的告诫,道德品行高尚的人赞美他能接受有益之言。
尽管《环翠亭记》包含着严肃的社会政治内容,但作者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诗情雅意。在艺术上给人以较高的审美享受。
首先《环翠亭记》文笔清秀,作者善于运用语言营造美的意境。如对环翠亭外雨后竹林景观的描绘就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赏。作者以竹林之绿为主色调,把雨后早晨的阳光与晶莹的水珠被此掩映所激射出来的光彩描绘得极其形象生动。一个颇具魅力的彩色世界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里,“晨光熹微”、“浮光闪彩”、“晶莹连娟”,而竹林之绿更是“冲溂于北南,洋溢乎西东”,人一走进这个世界,衣服“皆成碧色”。在这样一个如画的境界里,仲孚啸歌亭上,其声悠远,仿佛是在翠水岸边等待着笙凤的来临。作者满含诗情画意的文字,将读者引入到一个其乐融融的古朴生活的氛围中。顿时,一幅竹林啸歌图展现在读者眼前,它高雅、清纯,令人神往之至。
其次、在结构上,始终围绕着环翠亭展开,环翠亭的兴废是这篇文章立意的中心。围绕这一中心,作者采用了先叙后议的手法。这样,让所叙之事明了,所议之论有所依凭,不至于空穴来风,唐突失据。作者一开始先记述了许氏一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生活环境,其重点放在对环翠亭外竹林雨后景观的描写上。由环境描写自然而然引出环翠亭,过渡自然巧妙。然后作者就环翠亭如何“兴”、因何“废”,以及它的“再兴”做了记述。这之中关涉到战乱,及乱后人们的重建家园。最后,作者就环翠亭的兴废发表了议论,点明了写作此记的原因及目的。全文结构简约,作者的议论也顺理成章。
此外,《环翠亭记》富有气势,颇具大家风度。作者不满足于仅记一事一物。它立意高远,过往思来,将人们的思绪带入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中。“王山拔起兮青蕤蕤;六千君于兮何师师;凤毛褵褷兮啄其腴;秋风吹翠兮实累累;邈千载兮动遐思。”作者借他人之口,传达出他的历史人生之思,丰富并深化了这篇散文的主题。
环翠亭记: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2997.html
宋濂: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67.html
吴德基,名叫吴履,婺州兰溪人。被官吏推荐给朝廷,朝廷任命他为南康县县丞。南康的百姓认为县丞是一个读书人,都轻视他,吴德基处之泰然。几个月后他详尽地了解了当地的虚实,做了一些揭露奸人,破获案件的事,全县的人都很吃惊。吴履于是放宽政策,教化百姓。百姓有来告状的,吴德基就把百姓叫到跟前和他谈话,从不加以呵责。老百姓有人拉着吴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称,吴德基也不责怪。知县周以中刚上任,征调百姓运输物品到郡里而征调不到,就亲自到乡里去征调。一个村民想要逃跑,周以中命令衙役鞭打他,村民不服,跑入山中,骂县令说:“你在县里当官,到这里来干什么?”县令恼怒,胥吏与衙役趁机用语言挑拨县令,想要诬陷一个村民贪图钱财和利益,拘捕了六七个人关进狱。门窗紧锁,看管非常严。吴德基核查发现百姓没有罪过,亲自去狱中巡视,叱责狱卒立即释放百姓,狱卒用其他的说法推辞,吴德基用木槌砸碎狱门释放了百姓,说:“你们没有罪,回去告诉父亲兄弟不要害怕。”于是前去告诉县令周以中。县令恼怒,说:“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吴德基说:“触犯大人的只是一普通百姓罢了,他的同乡有什么罪?况且法律是天子的法律,难道是大人您发泄愤怒的工具吗?”县令周以中感到惭愧。事情就这样平息了。
吴德基入朝拜见皇上后,被提拔为莱郡潍州的知州。有百姓饲养了四十匹官驴,莱郡太守核查官驴繁殖的情况,与登记在册的情况不一致,说:“驴应该一年生产一头驴驹,现在几年应该有几头驴驹,为什么这么少呢?”想要追究养驴百姓欺骗蒙蔽的罪过,并征收他们的赔偿。各县都已下令让百姓买驴赔偿,只有吴德基告诫百姓不要赔偿。太守发怒,问吴德基:“潍州不赔偿驴,什么借口?”吴德基说:“百姓实际并没有欺骗,怎么可以追究他们赔偿?国家富有四海,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了几头驴吗?”太守无言以对。吴德基又趁机谈了几种不利于百姓的情况,太守不敢再说什么。
连同其他各县已经赔偿的都免除了。山东有百姓愿意用牛羊代替秋季赋税,官府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吴德基跟百姓商量,羊牛有生病死去的隐患,不如交纳粮食方便。只有潍州收百姓的粮食。其他县的牛羊要送到陕西,百姓驱赶牛羊走两千里路,都倾家荡产,全郡只有潍州百姓得以保全。上级官府下令让派一千人运送邻县的牛,吴德基列出不能这样做的理由,说:“有牛的人家自己送牛,虽然劳苦但不敢有怨言。让别人代替送牛,如果途中牛死了,谁承担赔偿呢?”极力抗争,没有接受命令。
吴德基当官,不追求成名,把爱护百姓放在第一位,百姓对他非常感激。在潍州任职两年,被召回京。潍州百姓拦在门口抱着他的脚哭泣跪拜,说:“自从您做了我们的父母官,潍州百姓的身上再也没有鞭打的瘢痕。现在您离开我们,希望能得到您的一只鞋供奉起来,来安慰我的思念之情!”
吴德基到了京城,就辞职回家。宋濂是吴德基的朋友,关系非常亲密,当时也已退休将要回家,喊住德基对他说:“你愿意接受年长者的教诲吗?”吴德基说:“好,要教诲我什么?”宋濂说:“谨慎不要出门,断绝和官吏的往来,不要和他们交往。”吴德基回到家中,遵循宋濂的告诫,道德品行高尚的人赞美他能接受有益之言。
作者宋濂资料
宋濂的诗词全集_宋濂的诗集大全,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仙华生、元贞子、元贞道士、仙华道士、幅子男子、无念居士、白牛生、南山樵者、南宫散史、禁林散史,汉族,祖籍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查看详情>>
宋濂古诗词作品: 《游览杂赋·别后不见山》 《为宜兴强如心题复初斋》 《哭郑佥事》 《秦宫谣·五坊小儿骑骏马》 《题李太白观瀑布图》 《义侠歌》 《思春辞·美人别我城南去》 《艳阳祠·九子金铃出九龙》 《游览杂赋·幽厓不知日》 《杂体·英英匣中剑》
古诗《环翠亭记》的名句翻译赏析
- 至正壬辰之乱,烽火相连,非惟亭且毁,而万竹亦剪伐无余。过者为之弹指咏慨 - - 宋濂 - - 《》
-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其青云第一峰 - - 宋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