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封君传注释译文
周封君是广东按察司副使周济叔的父亲。他的祖先是海虞人,后来迁徙到昆山的茆泾。
周济叔幼年的时候,周封君就亲自传授知识。连续数年之后,让他拜师学习。晚上回家,就点燃灯烛,让他在旁边读诵文章,到半夜才睡,习以为常。等到济叔进入郡学读书,认为他自已已能努力进步,从此不再像以前那样管束。周封君天天取医卜、地理、星命之类的书学习,尤其精通小儿痘疹,判断病人的死生,片刻也不会差错。早晨起床,就焚香拜神。到亲人的忌日祭祀,总是感伤悲泣。他为人真诚朴实,儿子显贵之后,还是坚持吃粗劣的食物,穿粗布衣服,与人们交谈都是平生常说的话,人们尤其因为这点尊敬他。自已推算自己的命数,能活七十九岁。这一年的生日恰好与他所生年份都是甲子,高兴地说:我应当能增寿十二年,可活到八十九。到了这个年龄,到祖祠设祭,与历代祖宗诀别,无疾而终。
当初,周济叔担任尚书秋官郎,周封君在京师儿子的任官住所接受供养。周济叔任职期满接受朝廷封赏,父子俩一起在奉天门谢恩,观看的人羡慕叹息。内侍把他们请入宫殿,他们遍览宫殿、神明、渐台、泰液池的美景,皇帝用宫中的珍贵食品招待他们,说:“周封君来谢恩的次数少,何况年龄超过八十,还像这样刚健开朗!”依照高规格的礼仪把他们送出长安门才告别。等到周济叔出任佥湖宪,周封君还随着他居住蕲、黄间等地。等到周济叔调任蜀藩,周封君送他到长桥,说:“我老了,不能跟着你远行了,早晚盼你早回来。”周济叔到任,奉皇帝的命令监督办理户籍。艰难困顿做了两年,等到调任海南的命令下来,就上疏皇帝请求回家奉养父母,他下了陇山,兼程赶路。到家一个月后,周封君就去世了。
我感叹说:“周济叔曾经对我说,在蜀地时,巡视下属,经过邛郲九折阪,又登上了峨嵋山,云霞从下面飞着涌出,往下看东方的吴地,何止万里之遥。有诗写道:“登临葱茏山岗上,远远地望我的父亲”“早晚不停真忙碌”“归来莫要留远方”。我写周封君的事,大概是悲哀做儿子的心情。
先生自认为才能卓异,却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特别喜欢说别人的好话。无论贤人还是愚人,见到先生都十分敬慕。那些稍稍懂得遵循正道的少年学子,他一定会引荐推举。有志的士人,也都归附先生。人们常常跟从他在嘉林修竹之间,衣衿围绕,鞋履相并,谈笑吟咏,几乎没有一天空着。有时士人对学问质疑、辩论,先生解析得细致深入,议论纷然并起时,(经过先生分析)众人便豁然开朗,就像云散雨停,天清日明。他对于天下的益处与害处,百姓的所得与所失,常常有深切的忧虑。当今天子振作,国家转衰为盛,有效法夏商周三代治世的志向。屡次颁布诏书,其中用来修正阐明千百年来废置的法令制度的不止一例。这些都是先生曾经说过的。过去与先生交游的人,都离开成为显赫的官员。唯独先生还是秀才,但他在与人交往中泰然自若。
嘉靖辛卯年,先生才在乡试中考中举人第一名,此时将赴京参加礼部会试。大家都为先生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而高兴,却又为他机会到来得如此之晚而惋惜。但是评论君子的标准,不是看他中举人、进士的早晚,而是看他是不是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君子)不只以科场得意,考中举人、进士为喜,更当以施展才华以有利于国家为乐。
我思考国家用科举考试来招收天下的读书人,名臣将相,连续不断地涌现。豪杰之士,没有不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可是近年来,士大夫的风气渐渐衰颓。他们开始只是一个贫弱的穷书生,刚刚脱去平民的衣服,一切应用物资就可立刻拥有,这些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呢?唯独不去思考朝廷为什么录取他们,为什么任用他们做官,为什么赏赐给他们官爵俸禄!世上依靠、器重的都是这类人,这类人触目皆是,君子因此为世道感到无尽的忧虑。
当初,先生和我议论天下事,我总是对先生充满恭敬,又对所论之事深有感触。我认为当权者如果都能像先生那样以天下为本心,国家就可以太平无事了,然而先生没有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如今先生有机会了,能够按照以前所说的那样去做,(带来的效果)就好像饥渴的人有了饮食一样。迎合世俗的人恭敬顺从(不敢直言),持守公正的人直言争辩。直言争辩,(对于个人来说)不是好事。但是天下的事,那个人不做这个人做,一个人倡导,十个人跟从,那么本来就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随)。如此共同保持天下的好形势,君子又认为这是世道莫大的幸运。所以我说先生(如今中举赴京会试)不能算晚,像先生这样可以说是真的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那些庸碌无为的人,即使很早就得到了高官显爵,但每天在朝廷中一味地顺从,不敢争辩,我不认为他是真遇。于是写下这篇序文作为与纯甫的赠别。
周济叔幼年的时候,周封君就亲自传授知识。连续数年之后,让他拜师学习。晚上回家,就点燃灯烛,让他在旁边读诵文章,到半夜才睡,习以为常。等到济叔进入郡学读书,认为他自已已能努力进步,从此不再像以前那样管束。周封君天天取医卜、地理、星命之类的书学习,尤其精通小儿痘疹,判断病人的死生,片刻也不会差错。早晨起床,就焚香拜神。到亲人的忌日祭祀,总是感伤悲泣。他为人真诚朴实,儿子显贵之后,还是坚持吃粗劣的食物,穿粗布衣服,与人们交谈都是平生常说的话,人们尤其因为这点尊敬他。自已推算自己的命数,能活七十九岁。这一年的生日恰好与他所生年份都是甲子,高兴地说:我应当能增寿十二年,可活到八十九。到了这个年龄,到祖祠设祭,与历代祖宗诀别,无疾而终。
当初,周济叔担任尚书秋官郎,周封君在京师儿子的任官住所接受供养。周济叔任职期满接受朝廷封赏,父子俩一起在奉天门谢恩,观看的人羡慕叹息。内侍把他们请入宫殿,他们遍览宫殿、神明、渐台、泰液池的美景,皇帝用宫中的珍贵食品招待他们,说:“周封君来谢恩的次数少,何况年龄超过八十,还像这样刚健开朗!”依照高规格的礼仪把他们送出长安门才告别。等到周济叔出任佥湖宪,周封君还随着他居住蕲、黄间等地。等到周济叔调任蜀藩,周封君送他到长桥,说:“我老了,不能跟着你远行了,早晚盼你早回来。”周济叔到任,奉皇帝的命令监督办理户籍。艰难困顿做了两年,等到调任海南的命令下来,就上疏皇帝请求回家奉养父母,他下了陇山,兼程赶路。到家一个月后,周封君就去世了。
我感叹说:“周济叔曾经对我说,在蜀地时,巡视下属,经过邛郲九折阪,又登上了峨嵋山,云霞从下面飞着涌出,往下看东方的吴地,何止万里之遥。有诗写道:“登临葱茏山岗上,远远地望我的父亲”“早晚不停真忙碌”“归来莫要留远方”。我写周封君的事,大概是悲哀做儿子的心情。
周封君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3139.html
归有光: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3.html
我在小时候,就听说过吴纯甫先生。长大后登门拜访,高兴得忘了回家。当世人谈论胸怀大志、刚正不阿、高特超群的人时,我一定说是吴纯甫先生。先生学业精通,文章精深,事理精熟。年少时,被县令及州县中的长者推崇。掌权的人往往感叹,对他寄予宏图大展的期望,认为他很快就可以施展抱负。(没想到)其后先生近三十年都未能得志。先生自认为才能卓异,却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特别喜欢说别人的好话。无论贤人还是愚人,见到先生都十分敬慕。那些稍稍懂得遵循正道的少年学子,他一定会引荐推举。有志的士人,也都归附先生。人们常常跟从他在嘉林修竹之间,衣衿围绕,鞋履相并,谈笑吟咏,几乎没有一天空着。有时士人对学问质疑、辩论,先生解析得细致深入,议论纷然并起时,(经过先生分析)众人便豁然开朗,就像云散雨停,天清日明。他对于天下的益处与害处,百姓的所得与所失,常常有深切的忧虑。当今天子振作,国家转衰为盛,有效法夏商周三代治世的志向。屡次颁布诏书,其中用来修正阐明千百年来废置的法令制度的不止一例。这些都是先生曾经说过的。过去与先生交游的人,都离开成为显赫的官员。唯独先生还是秀才,但他在与人交往中泰然自若。
嘉靖辛卯年,先生才在乡试中考中举人第一名,此时将赴京参加礼部会试。大家都为先生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而高兴,却又为他机会到来得如此之晚而惋惜。但是评论君子的标准,不是看他中举人、进士的早晚,而是看他是不是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君子)不只以科场得意,考中举人、进士为喜,更当以施展才华以有利于国家为乐。
我思考国家用科举考试来招收天下的读书人,名臣将相,连续不断地涌现。豪杰之士,没有不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可是近年来,士大夫的风气渐渐衰颓。他们开始只是一个贫弱的穷书生,刚刚脱去平民的衣服,一切应用物资就可立刻拥有,这些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呢?唯独不去思考朝廷为什么录取他们,为什么任用他们做官,为什么赏赐给他们官爵俸禄!世上依靠、器重的都是这类人,这类人触目皆是,君子因此为世道感到无尽的忧虑。
当初,先生和我议论天下事,我总是对先生充满恭敬,又对所论之事深有感触。我认为当权者如果都能像先生那样以天下为本心,国家就可以太平无事了,然而先生没有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如今先生有机会了,能够按照以前所说的那样去做,(带来的效果)就好像饥渴的人有了饮食一样。迎合世俗的人恭敬顺从(不敢直言),持守公正的人直言争辩。直言争辩,(对于个人来说)不是好事。但是天下的事,那个人不做这个人做,一个人倡导,十个人跟从,那么本来就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随)。如此共同保持天下的好形势,君子又认为这是世道莫大的幸运。所以我说先生(如今中举赴京会试)不能算晚,像先生这样可以说是真的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那些庸碌无为的人,即使很早就得到了高官显爵,但每天在朝廷中一味地顺从,不敢争辩,我不认为他是真遇。于是写下这篇序文作为与纯甫的赠别。
作者归有光资料
归有光的诗词全集_归有光的诗集大全,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嘉靖十九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 查看详情>>
归有光古诗词作品: 《甲寅十月纪事·经过兵燹后》 《自徐州至吕梁述水势大略》 《奉托俞宜黄访求危太朴集并属蒋萧二同年及长》 《丙辰自南宫下第还避倭往来无定居亲交少至独》 《壬戌南还作》 《琼州张子的与余同年俱为县令江南子的自建德》 《碛砂寺·望见石柱立》 《赠星人胡竹轩》 《甲寅十月纪事》 《南旺·嗟我南行舟》
古诗《周封君传》的名句翻译赏析
- 济叔少时,封君口授以书。比数岁,遣从师学。暮归,辄燃膏,令从旁读诵,夜分乃寝,率以为常 - - 归有光 - - 《》
- 周封君者,广东按察司副使周美济叔之父也。其先海虞人,后徒昆山之茆泾 - - 归有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