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赏析
作者家世巨富,而天生情种。但这首词中流露出来的愁绪,并非如晏殊《珠玉词》一般的闲愁、轻愁,而是沉挚的深愁。这是生命意识觉醒的标志,唯有真正热爱生命,真正认真生活的人,才会感觉到如此深重的愁情。他们太依恋春天的美好,也太担心春天的逝去,所以他们比平常人感受着更多的愁苦。
上片,作者从阑珊的春意写起,为读者描绘了—幅春夜愁思图。开头两句写作者感到春意阑珊,心绪惆伥。在酒醉后漫倚绿琴,四周一片寂寥,只有绿琴相伴。作者首先交待了时间、地点。时间已到了春末夏初时节,春花开始凋落,面对阑珊的春意,作者内心不禁涌起万般惆怅。项鸿祚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作者,正如他自己在自序中说的“生幼有愁癣”。故“其情艳而苦,其感于物也郁而深。”因此,在这样一个寂寥宁静的春夜,作者万般的愁绪无处排遣,只好借酒浇愁。但醉后的心境更是寂寥,于是只好以琴为伴,暂且用琴声慰藉一下孤寂的心情。这里的“相伴住”,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想以琴排忧,却又心绪皆无的情景。“一枕新愁”二句,写作者夜深难眠,满腹愁绪。“残夜’’正是人们熟睡之际,而作者却嗅着庭院花香,看见满楼月色。这“残夜花香月满楼”句,暗示了作者难以成眠,使读者好像看到作者睁眼不寐沉思忧郁的形象。“一枕”句也生动地勾出作者愁绪绵绵,辗转反侧之状。“新愁”到底是什么,这里没有说,作者在下片才以含蓄的笔法暗示出来。
下片作者用含蓄的笔墨道出了这种“新愁"的由来。“繁重绝管,吹得锦屏春梦远”,终于道出了是隔墙邻居家繁杂的管弦乐声,把自己难成的春梦吹向了遥远的地方。从句子表面来看,似乎是比邻的弦管乐声搅得自己难以入睡,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作者的托词而已。真正的原因,是作者对隔墙佳人的思恋,才使得他卧不安席。这一点在结尾一句中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打秋千的女子,这才是作者为之辗转反侧而产生“一枕新愁”的根源。夜深人静,作者因相思而产生的种种愁绪却无法传递绐对方。因此,只好把这种哀怨发泄到了庭院中的垂杨上,仿佛那静静的垂杨也不解人意,偏偏挡住了作者的视线,从而使他连荡秋千的女子的影子也看不到。表达了作者对佳人深深的爱恋,却又无法向对方表达的惆怅与哀怨。
总之,这首词以其清新幽怨的风格,缠绵委婉的笔调,以情写景,景中寄情,抒发了作者内心真实的思想感情,读来令人感到真挚自然。
⑵杨花:或叫柳花,又称飞絮,杨花雌雄异株,花苞边缘常有剪碎状裂片,质轻,易飞扬。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⑶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第一个“尽”,尽管,即使之意,连词。第二个“尽”,完结,彻底之义。解,懂得,知道。
⑷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正,恰好,副词。避,避开,躲避。重帘,厚实或一道又一道、层层挂着的帘子,一般指将自已的生活圈子封闭起来的人所居住的居室。回,回避,避开。深幙,幙同幕,房屋深处的帷幕。护,保护,护卫。轻幡,轻盈的保护花枝的旗旃。幡,护卫花枝的旗旃。
⑸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一春,一个春天,整个春天。断红,与“落红”同义,指落花。相识,认出,看到。
⑹未忍,不甘心,委地,落在地下。
⑺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算,①数来。北宋苏轼《满庭芳》(三十三年):“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②料想。南宋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这里当解为第二义。耐,忍受得住,经得起。春阑,春意阑珊,春光尽头。阑,阑珊,将尽。
⑻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月地,晚唐杜牧《七夕》:“云阶月地一相过。”花天,中唐刘禹锡《杨柳枝》:“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⑼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收将,收起,将,语助词,用于动词之后。中唐白居易《蔷薇架》:“假如君爱杀,留着莫移将。”
⑽看取,看着,瞧着。取,语助词,犹着也,得也。初唐武则天《如意娘》:“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上片,作者从阑珊的春意写起,为读者描绘了—幅春夜愁思图。开头两句写作者感到春意阑珊,心绪惆伥。在酒醉后漫倚绿琴,四周一片寂寥,只有绿琴相伴。作者首先交待了时间、地点。时间已到了春末夏初时节,春花开始凋落,面对阑珊的春意,作者内心不禁涌起万般惆怅。项鸿祚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作者,正如他自己在自序中说的“生幼有愁癣”。故“其情艳而苦,其感于物也郁而深。”因此,在这样一个寂寥宁静的春夜,作者万般的愁绪无处排遣,只好借酒浇愁。但醉后的心境更是寂寥,于是只好以琴为伴,暂且用琴声慰藉一下孤寂的心情。这里的“相伴住”,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想以琴排忧,却又心绪皆无的情景。“一枕新愁”二句,写作者夜深难眠,满腹愁绪。“残夜’’正是人们熟睡之际,而作者却嗅着庭院花香,看见满楼月色。这“残夜花香月满楼”句,暗示了作者难以成眠,使读者好像看到作者睁眼不寐沉思忧郁的形象。“一枕”句也生动地勾出作者愁绪绵绵,辗转反侧之状。“新愁”到底是什么,这里没有说,作者在下片才以含蓄的笔法暗示出来。
下片作者用含蓄的笔墨道出了这种“新愁"的由来。“繁重绝管,吹得锦屏春梦远”,终于道出了是隔墙邻居家繁杂的管弦乐声,把自己难成的春梦吹向了遥远的地方。从句子表面来看,似乎是比邻的弦管乐声搅得自己难以入睡,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作者的托词而已。真正的原因,是作者对隔墙佳人的思恋,才使得他卧不安席。这一点在结尾一句中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打秋千的女子,这才是作者为之辗转反侧而产生“一枕新愁”的根源。夜深人静,作者因相思而产生的种种愁绪却无法传递绐对方。因此,只好把这种哀怨发泄到了庭院中的垂杨上,仿佛那静静的垂杨也不解人意,偏偏挡住了作者的视线,从而使他连荡秋千的女子的影子也看不到。表达了作者对佳人深深的爱恋,却又无法向对方表达的惆怅与哀怨。
总之,这首词以其清新幽怨的风格,缠绵委婉的笔调,以情写景,景中寄情,抒发了作者内心真实的思想感情,读来令人感到真挚自然。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3786.html
项鸿祚: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687.html
⑴木兰花慢:《木兰花》,唐教坊曲,用作词调。⑵杨花:或叫柳花,又称飞絮,杨花雌雄异株,花苞边缘常有剪碎状裂片,质轻,易飞扬。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⑶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第一个“尽”,尽管,即使之意,连词。第二个“尽”,完结,彻底之义。解,懂得,知道。
⑷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正,恰好,副词。避,避开,躲避。重帘,厚实或一道又一道、层层挂着的帘子,一般指将自已的生活圈子封闭起来的人所居住的居室。回,回避,避开。深幙,幙同幕,房屋深处的帷幕。护,保护,护卫。轻幡,轻盈的保护花枝的旗旃。幡,护卫花枝的旗旃。
⑸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一春,一个春天,整个春天。断红,与“落红”同义,指落花。相识,认出,看到。
⑹未忍,不甘心,委地,落在地下。
⑺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算,①数来。北宋苏轼《满庭芳》(三十三年):“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②料想。南宋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这里当解为第二义。耐,忍受得住,经得起。春阑,春意阑珊,春光尽头。阑,阑珊,将尽。
⑻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月地,晚唐杜牧《七夕》:“云阶月地一相过。”花天,中唐刘禹锡《杨柳枝》:“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⑼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收将,收起,将,语助词,用于动词之后。中唐白居易《蔷薇架》:“假如君爱杀,留着莫移将。”
⑽看取,看着,瞧着。取,语助词,犹着也,得也。初唐武则天《如意娘》:“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作者项鸿祚资料
项鸿祚的诗词全集_项鸿祚的诗集大全,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 查看详情>>
项鸿祚古诗词作品: 《菩萨蛮·檀槽细响龙香拨》 《烛影摇红·润涩琴丝》 《清平乐·画楼吹角》 《清平乐·客中心绪》 《谒金门·秋水漫》 《河传·风转,帆卷,日西斜》 《玉蝴蝶·错认滕王剩稿》 《齐天乐·翠乡不暖行云梦》 《贺新郎·白发三千丈》 《鹊桥仙·价廉难长》
古诗《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的名句翻译赏析
-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 - 项鸿祚 - -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 - 项鸿祚 - -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 赏析 - - 项鸿祚
- 古诗《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 注释译文 - - 项鸿祚
- 古诗《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 创作背景 - - 项鸿祚
- 古诗《清平乐·池上纳凉》- -注释译文 - - 项鸿祚
- 古诗《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赏析 - - 项鸿祚
- 古诗《清平乐·池上纳凉》- -赏析 - - 项鸿祚
- 古诗《清平乐·池上纳凉》- -创作背景 - - 项鸿祚
- 古诗《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注释译文 - - 项鸿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