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创作背景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此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前两句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割”字照应上句“剑铓”的比喻,突出作者愁苦之深;后两句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期望身化千亿,散上诸峰以望故乡。全诗因景生情,融情入景,想象奇特,比喻新颖,作者谪居的愁苦与望乡的悲哀在短短二十八字里表达得深挚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此诗作于柳州。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为了排遗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真是“登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湘口馆》)。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京城长安亲友,以表达对他们强烈的怀念之情。
⑴与:同。浩初:作者的朋友,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柳宗元。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山:指柳州附近山峰。京华:京城长安。亲故:亲戚、故人。
⑵海畔:畔,边。柳州在南方,距海较近,故称海畔。剑铓(máng):剑锋,剑的顶部尖锐部分。《玉篇》卷十八:“鋩,刃端。”
⑶秋:秋季。割:断。愁肠:因思乡而忧愁,有如肝肠寸断。
⑷若:假若。化得身:柳宗元精通佛典,同行的浩初上人又是龙安海禅师的弟子,作者自然联想到佛经中“化身”的说法,以表明自己的思乡情切。千亿:极言其多。《诗经·大雅·假乐》:“千禄百福,子孙千亿。”
⑸散上:飘向。一作“散作”。峰头:山峰的顶端。望:遥望。故乡:这里指长安,而作者的家乡在河东。
白话译文
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
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
此诗作于柳州。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为了排遗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真是“登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湘口馆》)。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京城长安亲友,以表达对他们强烈的怀念之情。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16989.html
柳宗元: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1.html
注释⑴与:同。浩初:作者的朋友,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柳宗元。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山:指柳州附近山峰。京华:京城长安。亲故:亲戚、故人。
⑵海畔:畔,边。柳州在南方,距海较近,故称海畔。剑铓(máng):剑锋,剑的顶部尖锐部分。《玉篇》卷十八:“鋩,刃端。”
⑶秋:秋季。割:断。愁肠:因思乡而忧愁,有如肝肠寸断。
⑷若:假若。化得身:柳宗元精通佛典,同行的浩初上人又是龙安海禅师的弟子,作者自然联想到佛经中“化身”的说法,以表明自己的思乡情切。千亿:极言其多。《诗经·大雅·假乐》:“千禄百福,子孙千亿。”
⑸散上:飘向。一作“散作”。峰头:山峰的顶端。望:遥望。故乡:这里指长安,而作者的家乡在河东。
白话译文
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
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
作者柳宗元资料
柳宗元的诗词全集_柳宗元的诗集大全,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 查看详情>>
柳宗元古诗词作品: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禅堂·发地结菁茆》 《咏荆轲》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禅堂》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叠后·事业无成耻艺成》 《构法华寺西亭》 《种木槲花》 《柳州峒氓》
古诗《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名句翻译赏析
-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 - 柳宗元 -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 - 柳宗元 -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