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晚日照空矶注解

朝代:南北朝 作者:萧纲 出自:采莲曲·晚日照空矶 更新时间:2020-02-13
晚日:夕阳。傍晚的太阳。
空矶:空旷的石矶。矶,突出江边的岩石或小石山。
承:承接。承受。
晚晖:傍晚的余晖。傍晚的日光;斜阳。
摘未稀:摘下莲蓬也没有显得稀疏。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子。又称“莲房”。
棹zhào动:船棹摇动。棹,长的船桨,泛指船桨或船。
芙蓉:荷花的别名。
[8]船移:舟船移动。
白鹭:白色的鹭鸶。鹳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荷丝:荷叶折断后扯出粘丝。【汉典】即藕丝。
[11]傍:在旁边。
[12]绕腕:缠绕手腕。
[13]菱角:菱的果实。亦指菱。
[14]远牵衣:远远地牵扯衣服。

采莲曲·晚日照空矶: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65345.html

萧纲: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971.html

《采莲曲》是乐府旧题,多描写江南女子采莲的情景。萧纲此诗则袭用旧题,用清丽浅显的语言,描绘诗人泛舟湖上采摘莲蓬的图景,表现了他悠然闲适的情趣。
起首四句,淡淡叙来,并不着意刻画。“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薄暮时分,清波粼粼,莲叶田田,夕阳余晖洒落于空旷的石矶上,主人公兴致盎然准备荡舟去采莲了。“晚日”、“空矶”不仅点名了时间和地点,而且勾画出一片空阔、寂静的背景。“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诗人的视线由岸边转至湖上。泛舟湖面,晚风阵阵,水波荡漾,小舟也随之起伏摇荡。渐渐地,舟入莲塘,此时闯入诗人眼帘的,便是那一片茂密丛生的莲花。“莲多”句是写作者乍入莲塘第一眼所得的总体印象。虽是笼统的总写,却是一篇之关键,全诗就是围绕着这一句展开的。从章法上看,这第二句在全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面紧挽上文笔触,由岸而湖再转莲塘,一面又开启下文,展现在诗人眼前的莲塘,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这样,就自然地带出了下文。
紧接第四句,承上“莲多”一句加以生发。诗人的镜头渐次推进,把焦距对准了莲塘深处,集中描写小船在莲花丛中穿行之状。作者从细处落笔,分别从行船之艰与主人公置身其间的感受两个角度加以描绘。“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前句意在表现莲花之密,却避免从正面来写。他只写了一个细节:置身莲花丛中,行动不易,稍一划动船桨,便弄得莲花纷纷坠落。后句仍然从侧面烘托,暗示莲塘之深。小楫轻舟微微前移,蓦地,扑棱棱惊起了一群白鹭,打破了这里平和静谧的气氛。这才令人领悟到,原来这儿已是莲塘深处了。二句中虽不见“密”、“茂”“幽”、“深”等字面,然其情景、神韵却宛然如在眼前。“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这是着重写主人公置身其间的感受。在莲塘中行船既如此艰难,吗船上人当然就格外小心。可是,四周莲丝蔓布,缠绕纠结,横生阻碍;水中菱角飘浮,又不时地攀钩住主人公的衣裳,真是进退两难啊。这四句诗,都是抓住了几个最具典型特征的细节,具体而微地刻画了“莲多采未稀”的特定情景。倘用绘画作比,这四句可称得上是“点刷研精,意在切似”,是一幅精微细致的工笔画了。再加上四句皆为对偶,每联不仅对得非常工整,而且自然圆熟,如出天籁,略物刻意求工的生涩感,成为全诗中溶情铸景的名句。
全诗通篇写景,然而诗人的闲情逸致、闲适意趣却恰是通过一个画面含蓄且委婉地流露出来。诗风清新自然、平易流畅,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作者萧纲资料

萧纲

萧纲的诗词全集_萧纲的诗集大全,萧纲(503-551),即梁太宗、梁简文帝,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母贵嫔丁令光,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由于长兄萧统早死,萧纲在中大通三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爆发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为侯景所害,葬于庄陵..... 查看详情>>

萧纲古诗词作品: 《蜀道难·巫山七百里》 《蒙预忏直疏诗》 《明君词·玉艳光瑶质》 《生别离·别离四弦声》 《蜀国弦歌篇十韵》 《晚景纳凉诗》 《戏赠丽人诗》 《纳凉诗·斜日晚骎骎》 《汉高庙赛神诗》 《折杨柳·杨柳乱成丝

《采莲曲·晚日照空矶》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