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评析
这首诗作于任嘉州刺史期间。嘉州即今天四川乐山市。岑参为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进士,后任嘉州刺史,终老于蜀。青衣山即今天的乌尤,慧净禅师锡居之地即今天的乌尤寺。
长期以来,中国朝野一直以岷江为长江的正源,故都江堰称为“江源”,都江堰至乐山、至宜宾的岷江干流均称作“大江”。直到民国初年,人们才开始以金沙江作为长江的正源,而把岷江作为支流。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嘉州山水甲桂林。乐山山水之胜,既有大佛、乌尤、峨眉,还有那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之汇合。正如岑参在诗中所说:“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特别是大渡河以万钧之势,正面截入岷江,把百丈岷江的江面在大佛下冲缩得仅三五丈宽。三江汇合之处既有江天般阔,又有雷霆般震,再配以两岸秀丽之山,天下的确再难寻此胜境了。加之佛刹钟磬,僧禅猿鸟。以至使身为地方长官的岑参留连难返,几欲“抽簪归法王”,剃发出家,遁入空门了。不仅如此,他还想起与他结为“方外交”的兵部杨郎中,非常遗憾这位老友远在长安,不能分享这份清福。于是作了这首诗,命石工刻在山壁上以作证明,以资纪念。其中对慧净上人的描写,充满了景仰,并把他当作当代的“庐山远”——东晋慧远法师。
诗歌自立新题,节奏多样,旋律动人,是诗人创造性力作。
长期以来,中国朝野一直以岷江为长江的正源,故都江堰称为“江源”,都江堰至乐山、至宜宾的岷江干流均称作“大江”。直到民国初年,人们才开始以金沙江作为长江的正源,而把岷江作为支流。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嘉州山水甲桂林。乐山山水之胜,既有大佛、乌尤、峨眉,还有那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之汇合。正如岑参在诗中所说:“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特别是大渡河以万钧之势,正面截入岷江,把百丈岷江的江面在大佛下冲缩得仅三五丈宽。三江汇合之处既有江天般阔,又有雷霆般震,再配以两岸秀丽之山,天下的确再难寻此胜境了。加之佛刹钟磬,僧禅猿鸟。以至使身为地方长官的岑参留连难返,几欲“抽簪归法王”,剃发出家,遁入空门了。不仅如此,他还想起与他结为“方外交”的兵部杨郎中,非常遗憾这位老友远在长安,不能分享这份清福。于是作了这首诗,命石工刻在山壁上以作证明,以资纪念。其中对慧净上人的描写,充满了景仰,并把他当作当代的“庐山远”——东晋慧远法师。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6207.html
岑参: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66.html
《蜀葵花歌》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代表作品。全诗通过描写蜀葵花的花期长,新花未开旧花老,勉劝世人,人生苦短,要珍惜光阴,及时行乐。诗歌自立新题,节奏多样,旋律动人,是诗人创造性力作。
作者岑参资料

岑参的诗词全集_岑参的诗集大全,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 查看详情>>
岑参古诗词作品: 《送崔主簿赴夏阳》 《经陇头分水》 《醉戏窦子美人》 《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晚过磐石寺礼郑和尚》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早春陪崔中丞同泛浣花溪宴》
古诗《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的名句翻译赏析
- 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 - - 岑参 - -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 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早知清净理,久乃机心忘 - - 岑参 - -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 绝顶诣老僧,豁然登上方。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 - 岑参 - -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浮舟一跻攀,侧径缘穹苍 - - 岑参 - -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 评析 - - 岑参
- 古诗《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 作品注释 - - 岑参
- 古诗《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 创作背景 - - 岑参
- 古诗《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创作背景 - - 岑参
- 古诗《安西馆中思长安》- -鉴赏 - - 岑参
- 古诗《宿蒲关东店忆杜陵别业》- -注释译文 - - 岑参
- 古诗《裴将军宅芦管歌》- -注释译文 - - 岑参
- 古诗《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赏析 - - 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