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一旅同仇谊注释译文
注释
⒀一旅:《左传·哀公元年》:“有众一旅”注:“五百人为旅”。
⒁“三秋”一句:公元1644年,明思宗在煤山自缢,1646年作者入吴易义军,前后三年整,故称三秋。故主怀,“怀故主”的倒装句。故主,指明思宗。
⒂“将星”一句:指1645年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死难。将星,古代认为帝王将相都上应天星。左辅,这里指扬州。
⒃“卿月”一句:这里卿月比喻贤臣。中台,星名,三台之一。古代以三台喻三公之位。中台谓司徒,这里指朝廷。此句是指马士英、阮大铖等奸佞当权,朝政败坏,贤良之士尽皆隐蔽。
⒄东阁:语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宾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尘:玷污。宾幕:即幕宾。
⒅西征:潘岳曾作《西征赋》。
白话译文
旅内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三年里,我一直怀念先帝。清兵攻克扬州,一颗将星就此陨落。奸臣当政,贤良之士尽皆隐蔽。自己能力差,不能胜任义军的参谋,惭愧自己没有像潘岳一般的才能。此夜明月高挂,响起军号之声,这是为谁而哀鸣?
三首诗的共同特点是:直抒胸臆与典型意象、景物烘托相结合。都是用对起手法,四联中有三联是对句,形成整饬的格律、庄严的风韵。都是用衬托手法表现义军不畏强敌,不畏艰苦的崇高精神,有时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把作者强烈爱国情感抒发出来。诗风激越而蕴藉、沉雄。
⒀一旅:《左传·哀公元年》:“有众一旅”注:“五百人为旅”。
⒁“三秋”一句:公元1644年,明思宗在煤山自缢,1646年作者入吴易义军,前后三年整,故称三秋。故主怀,“怀故主”的倒装句。故主,指明思宗。
⒂“将星”一句:指1645年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死难。将星,古代认为帝王将相都上应天星。左辅,这里指扬州。
⒃“卿月”一句:这里卿月比喻贤臣。中台,星名,三台之一。古代以三台喻三公之位。中台谓司徒,这里指朝廷。此句是指马士英、阮大铖等奸佞当权,朝政败坏,贤良之士尽皆隐蔽。
⒄东阁:语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宾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尘:玷污。宾幕:即幕宾。
⒅西征:潘岳曾作《西征赋》。
白话译文
旅内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三年里,我一直怀念先帝。清兵攻克扬州,一颗将星就此陨落。奸臣当政,贤良之士尽皆隐蔽。自己能力差,不能胜任义军的参谋,惭愧自己没有像潘岳一般的才能。此夜明月高挂,响起军号之声,这是为谁而哀鸣?
即事·一旅同仇谊: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84858.html
夏完淳: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149.html
第三首写同仇敌忾的精神。开篇即直言对明思宗的怀念。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到作者写此诗时已经三年。接着写史可法蒙难,扬州城破,是各镇不听调动,福王政权腐败无权威的结果,叙述中有揭露,有批判,有深沉的感慨。接着又转向对自身的描述,惭愧自己身为幕宾而没有潘岳那样的才能,这是作者的自谦,最后以设问作结,引人深思。三首诗的共同特点是:直抒胸臆与典型意象、景物烘托相结合。都是用对起手法,四联中有三联是对句,形成整饬的格律、庄严的风韵。都是用衬托手法表现义军不畏强敌,不畏艰苦的崇高精神,有时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把作者强烈爱国情感抒发出来。诗风激越而蕴藉、沉雄。
作者夏完淳资料
夏完淳的诗词全集_夏完淳的诗集大全,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 查看详情>>
夏完淳古诗词作品: 《两同心·有梦》 《绝句口号·去年人送长短亭》 《绝句口号·愁来江上柳条青》 《即事·一旅同仇谊》 《浣溪沙·剪剪猩狨试晚霞》 《金明池·似雨江梅》 《烛影摇红·辜负天工》 《绝句口号·昨夜惊魂渡五湖》 《卜算子·断肠》 《一剪梅·黄鹂啼处绿阴遮》
古诗《即事·一旅同仇谊》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东阁尘宾幕,西征愧赋才。月明笳鼓切,今夜为谁哀 - - 夏完淳 - - 《即事·一旅同仇谊》
- 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将星沉左辅,卿月隐中台 - - 夏完淳 - - 《即事·一旅同仇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