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创作背景
《卜居》是唐朝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诗人寓居成都时所作,表达了避俗野居的乐趣。此诗开头二句点明卜居之地,中间四句写草堂幽情幽趣,幽居自得,物各闲暇,结尾二句写草堂远韵,溪通吴会,正可乘兴而下。全诗以“幽”为中心,而幽则体现在水上,故全诗以水为线索,所有景物都和水有关,用字传神是本诗的一大特点,如“齐”字和“对”字便传神地写出了动物闲适的样子。全诗笔调欢快,表达出一种欣喜之情,但也隐藏着苦涩与无奈。
此诗是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西郭草堂时所作。乾元二年(759年)年底,杜甫一家由同谷到达成都,在草堂寺暂时居住了一段时间。在饱经忧患、备尝困苦、又正当“一岁四行役”之后,诗人在亲友的帮助下筹划在寺旁空地营造草堂,有了安身处所,喜不自禁地创作这首诗,以表达避俗野居的乐趣。
1.卜居:本自《楚辞》名篇《卜居》,字面意思是选择居住的地方,实际是借用屈原对人生道路的抉择。
2.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郊,一名百花潭,锦江上游一段,杜甫结草堂于溪畔。溪,一作“之”,一作“流”。
3.水西头:浣花溪由西向东流,水西头即在溪之上游。
4.主人:指当地的亲友,或指剑南节度使裴冕,或是诗人自称,未详。
5.为卜:即行卜。为,即施行;卜,选择。
6.林塘:指树林池塘,泛指幽居之所。王勃有《林塘怀友》,其《别人四首·其三》:“林塘风月赏,还待故人来。”刘孝绰《侍宴饯庾于陵应诏》:“是日青春献,林塘多秀色。”
7.幽:僻静,幽雅。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8.出郭:双关语,喻作者避难入蜀,远离了政治漩涡。郭,即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9.少尘事:没有俗世打扰。尘事:尘俗之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10.更:另外。
11.澄江:清澈的江水,这里指浣花溪。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清澈静止。
12.销:消除。《后汉书·方术传下·寿光侯》:“此小怪,易销耳。”
13.客愁:行旅怀乡的愁思。戴叔伦《暮春感怀》:“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国何处此登楼。”
14.齐:一齐。
15.鸂鶒(xī chì):水鸟名,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暝渚藏鸂鶒,幽屏卧鹧鸪。”顾嗣立注:“鸂鶒,水鸟。毛有五采色,食短狐,其在溪中无毒气。”
16.对:共,同,合。《魏书·张镋传》:“遣中书侍郎高闾与镋对为刺史。”
17.沉浮:在水上出没。语出《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扬舟,载沉载浮。”
18.东行万里:即向东行驶万里。
19.堪:能够、胜任。《尚书·多方》:“惟尔多方,罔堪顾之。”
20.乘兴:兴会所至,用王子猷典故,下文“山阴”、“小舟”同出于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安道)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子猷)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安道)!”’
21.须向:需要前往。须:应当;向,前往,去。
22.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杜甫青年时期曾南游昊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到过会稽(即山阴)。
白话译文
在浣花溪水流的上游溪畔,主人选择有树林池塘并且景色幽雅之地为我筹建草堂。
他们知道我愿在城外少尘俗之事的地方卜居,这个地方另外还有清澈的江水,以销除我行旅怀乡的愁思。
我仿佛看到那无数的蜻蜓一齐在天地间飞翔,一对紫鸳鸯同在溪水上出没。
如果兴会所至,这里能够东行万里,须要前往山阴的话,顺水搭舟即可到达。
此诗是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西郭草堂时所作。乾元二年(759年)年底,杜甫一家由同谷到达成都,在草堂寺暂时居住了一段时间。在饱经忧患、备尝困苦、又正当“一岁四行役”之后,诗人在亲友的帮助下筹划在寺旁空地营造草堂,有了安身处所,喜不自禁地创作这首诗,以表达避俗野居的乐趣。
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709.html
杜甫: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html
注释1.卜居:本自《楚辞》名篇《卜居》,字面意思是选择居住的地方,实际是借用屈原对人生道路的抉择。
2.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郊,一名百花潭,锦江上游一段,杜甫结草堂于溪畔。溪,一作“之”,一作“流”。
3.水西头:浣花溪由西向东流,水西头即在溪之上游。
4.主人:指当地的亲友,或指剑南节度使裴冕,或是诗人自称,未详。
5.为卜:即行卜。为,即施行;卜,选择。
6.林塘:指树林池塘,泛指幽居之所。王勃有《林塘怀友》,其《别人四首·其三》:“林塘风月赏,还待故人来。”刘孝绰《侍宴饯庾于陵应诏》:“是日青春献,林塘多秀色。”
7.幽:僻静,幽雅。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8.出郭:双关语,喻作者避难入蜀,远离了政治漩涡。郭,即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9.少尘事:没有俗世打扰。尘事:尘俗之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10.更:另外。
11.澄江:清澈的江水,这里指浣花溪。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清澈静止。
12.销:消除。《后汉书·方术传下·寿光侯》:“此小怪,易销耳。”
13.客愁:行旅怀乡的愁思。戴叔伦《暮春感怀》:“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国何处此登楼。”
14.齐:一齐。
15.鸂鶒(xī chì):水鸟名,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暝渚藏鸂鶒,幽屏卧鹧鸪。”顾嗣立注:“鸂鶒,水鸟。毛有五采色,食短狐,其在溪中无毒气。”
16.对:共,同,合。《魏书·张镋传》:“遣中书侍郎高闾与镋对为刺史。”
17.沉浮:在水上出没。语出《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扬舟,载沉载浮。”
18.东行万里:即向东行驶万里。
19.堪:能够、胜任。《尚书·多方》:“惟尔多方,罔堪顾之。”
20.乘兴:兴会所至,用王子猷典故,下文“山阴”、“小舟”同出于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安道)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子猷)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安道)!”’
21.须向:需要前往。须:应当;向,前往,去。
22.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杜甫青年时期曾南游昊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到过会稽(即山阴)。
白话译文
在浣花溪水流的上游溪畔,主人选择有树林池塘并且景色幽雅之地为我筹建草堂。
他们知道我愿在城外少尘俗之事的地方卜居,这个地方另外还有清澈的江水,以销除我行旅怀乡的愁思。
我仿佛看到那无数的蜻蜓一齐在天地间飞翔,一对紫鸳鸯同在溪水上出没。
如果兴会所至,这里能够东行万里,须要前往山阴的话,顺水搭舟即可到达。
作者杜甫资料

杜甫的诗词全集_杜甫的诗集大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 查看详情>>
杜甫古诗词作品: 《江边星月二首其一》 《夔州歌十绝句·赤甲白盐俱刺天》 《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其一》 《遣兴·猛虎凭其威》 《戏为六绝句·不薄今人爱古人》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 《一百五日夜对月》 《上白帝城·江城含变态》 《奉汉中王手札》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其一》
古诗《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 - 杜甫 - - 《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
-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 - 杜甫 - - 《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
-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 - 杜甫 - - 《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
-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 - 杜甫 - - 《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
《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 - 赏析 - - 杜甫
- 古诗《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 - 注释译文 - - 杜甫
- 古诗《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 - 创作背景 - - 杜甫
- 古诗《望岳·西岳崚嶒竦处尊》- -注释译文 - - 杜甫
- 古诗《塞芦子》- -鉴赏 - - 杜甫
- 古诗《江梅·梅蕊腊前破》- -创作背景 - - 杜甫
- 古诗《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鉴赏 - - 杜甫
- 古诗《重题郑氏东亭》- -赏析 - - 杜甫